张培刚:庚子赔款留美生到发展经济学创始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4日 10:32 经济日报 | |||||||||
经济日报记者 梅绍华 通讯员 胡艳华 刘继文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庆祝建院10周年的日子里,有一位老人被介绍给了记者: 他是发展经济学创始人,他是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科创办人之一,他是———张培刚
虽已年过九旬,但张教授还是思路清晰,谈笑风生。回忆起哈佛的求学经历以及两度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往事,张培刚教授依然记忆犹新。 考取清华庚子赔款留学生 张培刚先生1913年出生于湖北红安。193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随即被选送到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从事农业经济研究工作。1941年,张培刚成为全国16位考取清华庚款留美的学生之一,荣幸地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工商管理,后又学习经济理论、经济史和农业经济。在哈佛期间,他师从熊彼特、张伯伦、布莱克、汉森、厄谢尔、哈伯勒等大师,深入学习和研究当时世界最前沿的经济学理论。在哈佛的求学,对张培刚教授的学术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培刚先生1945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47年,他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被该校授予经济学科最佳论文奖,并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科最高荣誉奖——“大卫·威尔士奖”,张培刚也成为到目前为止亚洲惟一获此殊荣的人。著名的经济学家陈岱孙评价:“我终于看到了有一个中国留学生跻身于哈佛大学经济系最高荣誉奖者的行列”。张教授的学生、经济学家董辅 这样评价:他在书中提出的农业国家工业化是当代发展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的论点,比上世纪70年代获得诺贝尔奖的刘易斯至少早10年。 张教授1946年回国,出任武汉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1948年初,应聘担任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顾问及研究员。1949年初,为了迎接新中国的成立,他辞去优厚的职务和待遇,毅然回国,继续担任武大经济系教授及系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他兼任校总务长,武汉市人民政府委员。1952年底调华中工学院任“建校规划办公室主任"。现任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并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会长、中美经济合作学术委员会中方主席等职务。 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张培刚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是第一部从历史上和理论上系统地探讨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如何走上工业化道路的著作。该著作后来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他也被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该书1949年在哈佛大学出版,1951年被翻成西班牙文在墨西哥出版,1969年在美国再版,一时在南美和东南亚各国成为热门书籍。由于当时中美两国处于隔绝状态,再加上“文革”,他本人竟然对此毫无所知。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许多海外专家来华寻找张培刚,在武汉找到了这位几乎快销声匿迹的经济学界泰斗,才将此事告知他。 张教授回忆说:“1934年,我从武汉大学毕业后,被选送进入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从事农村经济调查研究工作达6年之久,足迹遍及河北、浙江、广西、湖北等地的乡镇和农村,在此期间相继撰写了《清苑的农村经济》、《广西食粮问题》、《浙江省食粮之运销》、《中国粮食经济》等4部著作,发表了40多篇论文。可以说,我对当时中国农村的情况已有相当了解,这对于我后来在哈佛大学撰写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很有裨益。在哈佛学习时,我参观过他们的工厂、农场、林场,还参观了他们的养鸡场,看到那里专业化的养鸡场非常现代化。我深深地感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达,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是我同时也看到,美国社会虽然物质文明发达,但是贫富不均现象严重。我对西方市场经济的利与弊都有所了解,开始思考如何在政府作用和市场经济之间寻找平衡。” 1989年他写的《发展经济学往何处去》一文为迷茫中的发展经济学指明了方向。1992年,他出版的《新发展经济学》实现了研究立场、对象、主题、方法的重大变革,并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为发展经济学实现新的突破和飞跃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2年,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钱纳里来华讲学时说:“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是你们中国人,是张培刚先生。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哈佛大学有教授认为,刘易斯、舒尔茨的理论比张培刚的要晚好些年。 一生最钟爱教书育人 张教授出生于军阀混战的年代,见证过国家和人民的积弱和贫困,再加上长期在美国求学的经历,他深深地感受到,美国之所以发达,关键在于重视人才和教育,一个国家要富强,关键是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于是将自己的毕生经历献给了他最钟爱的教育事业。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张教授又以老牛奋蹄的精神重返经济学界,继续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 1981年,正当改革开放初期,张培刚教授不顾年迈体弱,开始投入到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科的开办和建设当中,在理工大学里开办文科艰难辛苦程度可想而知。经过17年的艰苦拼搏,1998年经济学院终于申请到博士点,张教授成为博士生导师,这一年,他85岁。85岁的高龄成为博士生导师在我国大学真不多见。在一个工学院里,几乎从白手起家到成功申请到博士点,这其中浸透了张教授多少汗水和心血。如今,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的建设已具规模,但张老对自己所作的贡献,却闭口不谈。其实,经济学院的老一辈教师都知道,正是像张培刚等几位老教授痴心不改,执著地呵护着这一学科,发展着这一学科,才使这一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路发展壮大。 张培刚说:“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有今天,1998年能够申请到博士点,关键是靠人才。此前,在我们最困难时,得到母校武大经济系谭崇台教授等的支持和帮助,合作培养博士生人才,在学院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我们面对的关键问题还是人才问题,要把握好如何造就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 作为著名经济学家,愈到晚年,张培刚先生对我国的现代化和教育事业的关注愈深。他说:“我国经济要发展,整个社会的风气要改善,在教育界要扭转急功近利和浅薄浮躁的学风。经济学要根据时代的前进而前进,要有历史观,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来发展。” 作为一位大学者,张培刚对如何培养优秀教师,同样忧心忡忡。他说:“现在一方面因为各种著作太多,我们不知道该看哪一本才好;另一方面,我们又觉得看哪一本书都一样,因为很多书都大同小异,东抄西抄,没有自己的观点。作为教师,特别是青年一代,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更要多做调查研究,多动脑筋思考,不能抄一点就是一篇文章,多抄点就是一本书,这样个人没有进步,学科没有发展,终究是不行的。”寥寥数语,体现了长者对青年教师的关爱和期许。 本报记者 梅绍华 通讯员 胡艳华 刘继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