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资源路线图(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5日 15:34 《全球财经观察》杂志 | |
中国的抢购轨迹 1990年代初,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一行人随总经理费子文考察澳大利亚韦伯铝土矿。面对异国富饶易开采的矿产资源,费子文抓起随手可取的铝土矿砂,仰天长叹。 这一幕,被深刻烙在当时主管总公司基建和国外开发的张健心中,尤其是费子文那句“上帝不公”的感慨,张健现在已任中国有色矿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反复咏叹此语,他更觉其“锋芒逼背”。 1996年,张健倡议并具体筹划了中国矿业公司的组建,与世界铝业巨头美铝(ALCOA)签订为期30年“购买年40万吨氧化铝生产能力”的长期合同。在随后两场国际氧化铝的紧缺风暴中,面对一度飙升的氧化铝价格,同行不得不钦佩这一大胆之举。此事作为国际融资的成功范例,被1996年欧洲货币杂志(EURO)评为新兴市场的最佳融资案例,同时也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产品和经营最早与国际接轨的尝试。 随后中色集团2002年的“赞比亚谦比希铜矿”,成为了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海外投资开发建设的处女作。中色集团在2003年与澳大利亚奥多嘉建设签订《工程与供货合同》,约定双方将利用各自的资源与优势,共同开发澳大利亚铝土矿和建设相关矿厂。与此同时,中色建设的3个海外工程承包项目也已启动。 国内氧化铝的垄断者——中国铝业也在积极开拓着海外资源。去年11月底,它与中色建设、越南合作伙伴成立合资企业,共同开发越南中部的铝土项目。在中国铝业的发展计划书中,至少还有另10个海外投资项目。 而一场中国公司对外国公司最大规模的收购案,正在今秋如火如荼地进行。9月,中国五矿就收购加拿大矿业公司诺兰达与其进行排他性谈判。 对于中国来说,虽然在2002年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但随着近年经济的崛起,能源资源已严重不足,尤其中国的经济还以传统模式发展,对整个世界能源资源的胃口就如同一只饥饿的雄狮。而国内制度成本高于国外的市场成本,今年大规模开始的宏观调控也迫使中国企业到世界去寻求资源。五矿集团此番收购加拿大诺兰达的愿望,也显现了中国企业处于产业整合的现在时态。而解决这系列问题的一个自然之路是:中国必须到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资源。 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开始了“世界性通货紧缩”和“主要资源产品价格上涨”的讨论。是谁制造了通货紧缩?一些西方和日本经济学家忽然发现“原因”是中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凸现,“中国出口通货紧缩”之说甚嚣尘上。一些人又随之惊呼,是中国参与了国际资源的分配,造成资源价格上扬。在全球资源市场,世界各国虎视眈眈,格斗趋向白热化,局势已风起云涌。 这是一场实力和战略的较量。在这场全球争夺战中,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如何确定自己的战略和有力出击显然是一个重要问题。“几乎可以说,哪里有资源,就得到哪里去争夺,这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中央的相关文件体现了各国争夺的本质。资源抢夺同时具有国家意义。如果把世界资源总量比作一个蛋糕,那么谁是现在或将来持刀的主角? 《全球财经观察》系列报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