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案例剖析 > 《中国企业家》2004 > 正文
 

华为两年 一场官司与一个公司的改变(1)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 16:59 中国企业家

  文/郭海峰 本刊记者 李 岷

  经过一年半的缠斗,早在你看到这组封面报道两三个月前,思科诉华为侵权这桩近年来知名的跨国官司就已经尘埃落地了。

  为什么现在还要去追踪、还原这起诉讼的始末?

  《中国企业家》认为,以思科诉华为案为切入点、为横断面,是观察华为——现在这家国际化触角最为广阔、深入的中国企业——正在经历的巨大蜕变的最好视角。对于一个正在高速运转的物体来说,一点微小的外力都有可能被急剧放大从而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和内在结构。2002年末,正是华为“发展中国家市场遍地开花,欧美市场初战告捷”、即将迎来在国际市场大步跨越的时刻,思科之诉就是那“微小的外力”,它是击中华为这样一家中国企业的“阿喀琉斯之踵”,还是促使华为的国际化水准成功升级。

  不管怎样,这场官司以华为和思科的和解结束,显然超越了任正非的目标,“小输就是大赢”。

  这不是中国企业第一次遇到国际知识产权诉讼纠纷,但在中国企业卷入的国际商业纠纷中,很少有中国企业能将官司打得如此酣畅淋漓,很少有中国企业能够动用这么多国内外资源(法律手段、政府关系、媒体资源、业界伙伴、客户关系)去迎战一家来者不善的全球500强企业并最终议和。敢打的勇气和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自信,是华为获得最终和解的决定性因素。本期封面故事的上篇《华为VS思科:全景回放》向你展示了华为是如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从仓猝应战走向主动出击的过程。这是华为高层迄今为止对媒体最全面、细致的一次披露。

  在下篇《华为之变》中,你将会看到一个在中国商业文化、法律体系、游戏规则中成长起来的公司,当面临国际化带来的全面冲击、遭遇一场犹如当头棒喝的跨国诉讼之时,如何不断修正自己以迎合国际化的需要,包括调整过时的技术跟随策略、变革管理、和更多的国际伙伴更紧密地站在一起,以及创建更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这是一个从“本土传奇”走向“国际化常识”的过程,事实上,这也是所有渴望国际化的中国企业都必须走过的过程。

  一场跨国官司有没有可能改变一家公司、一个产业、甚至一个经济体的命运?有可能。而且我们认为,华为在思科之讼中的改变,就是这样一个案例。我们还认为,改变的决不只是华为。和“中国崛起”一样,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是未来10年、20年全球商界的一件大事,全球商界俱乐部里的大公司将以何种心态、方式来对待中国企业的进入?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端倪、一些蛛丝马迹。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思科诉华为案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