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职业生涯 > 行业专题--传媒业 > 正文
 
华尔街日报名记:到中国工作后我把股票都卖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9日 07:16 中国青年报

  记者 周凯

  本报上海8月8日电

  “你们来报道我们公司,需要多少钱?”高赋文说,当《华尔街日报》记者联系北京一家公司希望采访时,这家公司这么问。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无线精彩 无线雅典 走入香港梦想之都

  高赋文(JonathanKaufman)是《华尔街日报》大中国区分社社长。8月7日,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他,在复旦大学给40多名中国财经记者上了一堂课。课后高赋文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他认为,《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和编辑不允许接受报道对象的金钱,也不允许持有报道对象(企业)的股票,就连家人也不可以买。“新闻报道中保持媒体和记者的独立性至关重要。”

  高赋文来中国分社工作后,把所有的股票都卖掉了。他解释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现在几乎每家美国公司都希望来中国投资,我们都有可能进行报道,所以我不能持有美国公司的股票。”

  “我们的记者在进报社前,都要签订职业操守协议。我们要让所有的报道对象知道,他们不可能影响我们的观点;我们也要告诉我们的读者,我们的报道不涉及任何个人私利,可以保证公正和不偏不倚,这样才能赢得读者的信任。”高赋文说。

  “内部消息”是一些中国财经记者引以为豪的资源。高赋文说,在公司信息公布之前,《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不允许购买股票或告诉别人。他透露,十几年前《华尔街日报》的一名股评专栏撰稿人,把自己写的公司评论内容事先通知朋友,以便让他的朋友提前抛售或买进股票,事情败露后,他立即被报社解雇了。“写错文章我们可以更正,上班迟到,我们可以给几次机会,但违反职业操守中的任何一条就要立即被解雇。”

  财经记者如何处理与经济学家的关系?高赋文说:“记者处于专家学者和读者之间,必须具有足够的理解力和智慧,把经济学家费解的专业语言通俗地解释给普通读者。一些学者可能和某个公司关系密切,会影响到他的观点。我们这样处理,比如一个学者说‘该买可口可乐’或‘该买耐克’,写报道时,记者应该写出这个学者的观点,但同时说明他的背景,比如和公司有什么关系,持有该公司多少股票等,来保持文章的客观性。”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华尔街日报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