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称:白领暂时的“降薪”是理性的回归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6日 11:05 中国《新闻周刊》 杨中旭 刘溜 | |||||||||
如果当前行情是对此前的高薪热的理性回调,则加薪进入减速期并非暂时之举在过去的几年,如小陈一样的中国的白领,已经习惯了加薪的日子,习惯了每月四五千元开销的生活。近两年来,他们薪酬上涨的脚步放缓了,甚至开始倒退。 其实,对小陈来讲,降薪的表面影响并不大,“我原来也花这些钱”。但是当她想到未来,想拥有自己的房子、车子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已无力承担。
与大学生遭遇的整体降薪相比,白领们遭遇的是薪水增幅的放缓,但在一些行业,也出现了降薪的趋势。 加薪放缓是普遍现象 北京外企太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对1500家企业——其中80%是民企——的调查显示,最近两年各个行业的平均薪酬增长率一直在4~8%之间徘徊,低于中国经济的增幅(2003年为9.1%).从总体上看,2001年度的薪酬增长率为8.5~9.1%之间,2002年度下降约有1个百分点,为7.4~8.0%左右,2003年度的增幅仅为7%左右。从现在的数据水平判断,2004年度的薪资增长幅度停留在7.2%左右,难以有更多的提高。 太和顾问公司的黄海莹顾问介绍说,“这些企业提供给太和的都是最为详细、全面的薪酬数据,包括工资、奖金、福利、医疗、养老、交通、实物,还有一些连员工本人都未必清楚的一些费用,比如人事服务费、配小车等支出也都列入其中。” 另一家全球人力资源公司翰威特的报告显示,在2003年,由于亚太地区的雇主们继续严控开支,员工工资增长率仍然将处于较低水平。这家公司对185家在华企业的调查发现,2003年工资平均增长率为6.7%~7.3%,而2002年是6.5%~8.7%。他们预测2004年增幅会稍有回升,但幅度不会太大。 美世咨询对上海40家跨国公司的调查也发现,从2002年起,他们加薪幅度开始放缓,2001年平均工资增长率为8.59%,2002年是7.71%,预测到2004年仅为6.96%。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高新技术产业。 太和顾问表示,和几年以前企业动辄为硕士、海归人员开出丰厚回报相比,企业目前的薪酬给予从水平上来看是较之以前“小气”了许多。 在分析其间的原因时,北京企太和表示,薪酬水平的缓增与整体的社会经济背景有关。一方面:企业用人付薪日趋理性,对于员工更加强调对企业的贡献价值和为企业带来的利益。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薪酬的浮动部分加大,用以激励员工更好的完成期初的目标,当然如果目标没有完成,员工当期的薪酬收入就会有明显的下降,甚至导致底薪的下降。 实际上,在更多的行业并不选择普遍加薪的同时,老板们调整了花钱的方向。翰威特也发现,在预算缺乏增长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通过“可变薪酬”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奖励关键性人才,将薪酬与绩效结合。中国社科院人口所副所长张车伟研究员认为,决定薪酬的根本因素,还是供求关系。从总体而言,无论是外表风光的IT,还是证券,人才的绝对值都还不够,这是长远的规划范畴。现实生活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一些行业人才供求上的结构性矛盾。 “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价格还能不下来”?张车伟对本刊说。 降薪是理性回归 降薪趋势,实际是前几年经济过热中甚至显得盲目的高薪热的理性回调。在那个时候企业主们已经发现,高薪让企业也难堪重负。 浪潮集团副总裁、浪潮北京电子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恩东对中国《新闻周刊》说,IT红火时普通员工平均月薪7000元的成本,他们这样的大公司倒还可以,很多小公司就难以承受。 本刊采访的所有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有一个相同的看法:暂时的降薪,是理性的回归。是人才与企业经过博弈之后的理性选择。 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失业保险处处长张士凯认为,适度的降薪与失业是好事,对经济发展和成熟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有利。他对本刊说:“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力市场,见不到高学历的待业人员,那才是怪事。” 在这种态势下,白领们就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和位置。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丁小浩女士说,劳动力市场上工作岗位的分布是一个金字塔,由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决定。除非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或者技术带来了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否则在塔尖的那些待遇高的岗位一定是有限的,规模也相对稳定,不可能因为高校毕业生、白领、海归的大规模扩展而迅速增多。 她表示,在此情势下,部分白领必然会去从事一些过去不乐意从事的较低层次的工作,也就是说白领就业的金字塔的重心肯定会有下移的趋势,因此白领薪酬的下降是可以预见的、必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