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职业发展 > 《建设人才》2004 > 正文
 
2003年职场热点的分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6日 15:30 《建设人才》杂志

  郝建/文

  一、扩招一族

  与1998年相比,1999年、2000年、200l年3年共扩招300多万人。很显然,这300万人都正在或将要以大学毕业生身份去抢夺饭碗。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应届大学毕业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索爱K700c新上市1元拍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生的就业率是一个大家都十分关注的数字。目前毕业生们都找到工作了吗?已经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们还好吗?我们在2003年9月份做了一份网上“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

  结果显示,已经找到满意工作的只有8%(262票);已经找到工作.但不理想的22%(686票);正在找的53%(1651票);没找工作,先继续充电学习的9%(283票);不找了,要自己创业的6%(215票)。

  我们在此不想对53%建议什么求职技巧,回顾曾经错过的机会,也许自己没有掌握推销自己的技巧、也许好高骛远或左顾右盼,也许片面追求物质条件,结果失去了良机。但不要一味地自责或愤世嫉俗。因为公司在挑选一个人时,看中的是他是否适合一个职位。也就是说,按职位去选人,以职位所需要的性格特征和专业知识去挑人。所以也许你是最好的,但对这个职位并不一定是最合适的。

  对于目前工作暂时不理想的22%,真的不理想吗?等过了磨合期.日久生情。也许就喜欢上目前的工作了。机会不是等来的,目前用人单位只能根据自身需要安排你的工作,即使所分配的工作难以胜任或兴趣不浓,也应先接受下来,力争干好,确有难处,以后再说。至于生活、工作条件方面,也不宜提过高要求,不要计较一时的个人得失,更要从长计议才是。

  二、异地招聘形成对流

  只有流动,才能保持职场的清新。2003年,浙江第六次进京猎才,推出的3000余个岗位引得6000名北京贤才前来竞聘,结果又一次满载而归。该次浙江招聘团计划招考录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100余名;招聘大专院校教授、学科带头人、高级工程师、主任医师和企业高中层领导等700多名。招聘对象为在京各重点高校硕士以上毕业研究生及部分紧缺专业的本科生、北京和各地在职高中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广东省人才服务中心2003年11月15日组织省内150多家企事业单位前往武汉,举行广东省招聘高级人才(武汉)洽谈会,公开招聘逾3000名高级人才,其中最高年薪将达4O万元。

  为了吸引外来人才,继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之后,沈阳将于近日启动“人才居住证”制度。此举意味着长期束缚沈阳人才合理流动的框框被打破,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将有更好的人才“软环境”。沈城数以万计的外来人才在持有这张“沈阳绿卡”后,将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及子女就学等方面享有与本市居民相同的待遇。

  外省市来京招才的同时,北京的企业也走了出去,由海淀区人事局、中关村人才市场主办的2003年度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外出招聘团已于2003年10月底结束了在西安的招聘,目前在兰州继续西北线的招聘活动。

  三、公务员最热

  其实自从国家公务员招聘向社会敞开了大门以后,人们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迷雾中,似乎又看到了一丝曙光。大家看到公务员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待遇丰厚、有成就感。于是乎,莘莘学子、白蓝灰领纷纷挑灯夜战,备战公务员考试。2003年,一方面是就业压力严峻的紧张气氛,一方面政府平均给公务员加薪幅度达15%;因此报考公务员无疑成了职场的“香饽饽”。

  来自人事部的消息说,2003年共有360240人通过互联网报考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其中181488人通过了招考部门的审核,报名人数与合格人数都是历年最多的。仅从北京来看,2003年的报名总数达到了创纪录的33385人,比去年多出了l万多人。北京的报名情况是大专以上学历占绝大多数,大约为31000人.中专学历约为2000人。这次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的职位总数只有7900个,因此竞争十分激烈。不过,也有专家提醒,进了国家机关并非入了“保险柜”,工作压力是一方面,自身难以抗拒的客观原因,致使好不容易拼来的岗位轻易失去的也有很多。

  四、销售人员需求:职场的长青树

  销售职位的供需两旺现象一直是职场的一道风景线,市场营销类职业一直是招聘的热门职业。从2003年的统计情况看,它总是列在招聘的前三位。占所有职业招聘类别的百分比总在10—15%之间变化浮动。数据表示全年前5位热门职业占据所有招聘职位类别的百分比平均值是9.76%,而销售职业类别占据所有招聘职业类别的百分比比例全年平均值是11.6%,高出近2个百分点,相对于其他职业遥遥领先。虽然销售类招聘比例居高不下,但企业对销售人员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对销售人员的要求并非往日的“能言善辩”就行,以电信行业营销人员为例,不仅要熟悉移 动通信行业,具有良好的客户资源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客户网络,还要有较强的学习、创新和表达能力;有较强的市场营销意识;一般有移 动设备销售经验,计算机操作熟练,有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经常性出差,有全国各地的市移 动通信行业的客户网络关系者才会被优先考虑。再以汽车销售人员为例,作为新车销售应具备汽车经营人员从业资格、旧车交易具备汽车经纪资格,但是在各个汽车销售行拥有职业资格的却非常少。房地产业方面对销售人员的要求认证如房地产营销策划师、房地产职业经理人等也已经相继推出。总之,虽然销售类职位数量多,但企业都想招到能带来80%销售额的那20%销售专才,另外应聘者同样人数众多,所以从企业挑选、待遇和考核录用上还是充满挑战。

  五、高级管理需求一路飙升

  去年5、6、7月份高级管理人员的招聘比例分别是9.74%、10.55%和10.96%。通过和以往的月份数据比较,我们发现,高级管理人员需求一路飙升,需求旺盛。

  针对2003年中出现的高管人员“高开高走”的现象,猎头专家分析:目前在中国人才市场上,具有国际经验的顶级职业经理非常匮乏,近乎空白。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内的顶级管理人才工作背景单一,缺少工作经验所致,特别是缺少在多文化企业、多经济文化下工作的背景,即缺少在跨行业的不同企业文化中、不同的经济文化和不同的地域文化中工作的经验。管理人才有其自身的培育成长规律,绝不是上管理培训班或读几年MBA便可以一蹴而就的。因此,目前在国内人才市场上,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属于百分百的“稀缺资源”。

  企业运营人才的需求潜力早就体现在职业经理人的需求压力上了,企业制定的前景与战略终究要靠中层管理人员贯彻实施。高级管理人员可能会受行业和董事会的影响而风雨缥渺,但那些掌握分析和管理生产活动的工具和手段,了解生产能力规划和管理,包括库存管理和控制、生产信息和控制系统、成功运营策略的制定与实施等的人才永远是企业争夺的对象。

  六、计算机硬件、网络行业需求减缓

  2003年计算机币硬件和网络职位需求下降,相应的职位竞争更加激烈。该行业占所有行业的招聘比例从年初的22.8%一路滑落到11月的5.68%。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加快,IT业的不断发展,迫使IT行业的从业者需要不断获取最新技术以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IT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需要避免盲目乐观和盲目悲观。前者是因为对就业形势估计不足,过于自信和自负;后者是因为高估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过于消极和自卑。两种心态对大学毕业生求职都极其有害。了解社会实际需求,掌握最新实用技能和一定的求职策略,对于克服上述两种倾向,保持平稳的心态是大有益处的。

  七、“海待”漂出海面

  曾几何时,一大批“海归派”创业的辉煌经历让他们身价直线飚升。而现在,出国越来越平常,含金量日趋下降,“海归派”的求职路不再那么顺利。有调查显示,在过去的20年里,有近40万国人留学海外。到目前为止,已有13万人学成归国。而且“海归”的人数还在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归国潮面前,许多曾经抱有“镀金”想法的留学人员发现:“海归”的名片并不能让他们成为招聘市场中的抢手人才。

  对于“海归”回来待业成“海待”的现象,智联招聘人力资源专家认为并不奇怪。现在是“要能力不要背景”,国内企业不再打肿脸充胖子,不再以拥有多少“海归”数量往脸上贴金。“海归”成为一个中性词,其前景变得越来越现实。对于留学归来的人们,是镀金还是真金已经到了检验的时候。现在回国人员越来越多,国内不少公司在用人观念上也已经产生了变化。出于节约开支、注重效率的考虑,很多进军中国的国外公司都加快了人才本地化的进程。与此同时,本土人才迅速成长起来了,他们在技术上并不逊色于海归派。而且,中国高校培养的高质量人才也越来越多,中国也有了亚洲排名前20名的商学院。许多优秀的学生不需要出国就可以拿到国际上认可的资格证书。因此,而对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日渐挑剔的目光,“海归派”应该重新估计自己的价值,给自己在市场中一个合适的定位。

  八、北京上海两大地盘:行业需求和薪酬待遇风景各异

  比较全年北京、上海热门行业的招聘比例走势,发现两地行业需求差异凸显。北京的行业需求分布比较平均,只有IT行业需求明显强于其他行业,而上海的制造业和咨询行业各领风骚,成为上海地区的特色。

  在北京的制造业行业招聘比例疲软地维持在7%左右时,上海制造业需求比例一直在18%高位飘扬。有专家分析,北京制造业发展正面临着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低于全市整体水平、个别行业工资增速过低、国有制造业下岗职工压力较大等四大难题。反之,北京作为全国IT行业的中心,计算机硬件、IT多领域经营、通讯技术行业的招聘比例和上海不仅有一拼,甚至略高于上海。比如IT多领域经营,两地都在16%左右持平。咨询行业的行业需求平均百分比为16%,高出北京近10个百分点,成为上海的明显强势。上海作为经济快速发展和开放城市,作为“外脑”的咨询行业则更容易得到企业的认可。

  纵观两地的就业环境,专家认为,北京是科技开发的重要基地,又是我国最大的文化教育中心,而上海则是一个“实用型”城市。对于人才标准,上海更加注重能力而不是学历。北京和上海都是买方市场,但同上海相比,北京在吸引人才方面的步伐显然要慢了一些。

  (作者单位:智联招聘网)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