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才观由模式化转向个性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8日 06:58 中国青年报 | |||||||||
本报记者 林蔚 复旦大学青年研究中心日前完成的一项名为“复旦青年成才观”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成才观正从模式化向个性化转变。 在接受调查的458名学生中,对“成才”概念的理解出现两种主要的态度:实现自己
对于“成才最必需的知识储备”,“人文科学”的认同程度最高(53.6%),其次是“外语”(44.5%)。 对于“成才最必需的能力储备”,调研结果选项分布较广,包括“心理调适和承受力”(54.2%)、“适应力和竞争力”(47.6%)、“学习和创造能力”(42.5%)等。而对于能力的培养,有半数同学认为应该在社会中历练,反映出大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关注。 本次调查也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在改变他们的择业观,他们认同“蛰伏”、看重“后劲”。在“择业标准”的调查中,在只允许选择一项的情况下,50.7%的学生把个人发展空间视为首要标准,比例远远高于个人兴趣爱好(19.9%)、经济待遇(14.6%),而其他选项如工作强度与环境、社会地位、国家需要等获选率均不足5%。 调研人员认为,长久以来,我们受传统道德和社会、政治倾向的影响,已形成根深蒂固的成才观念;当我们面对大量西方思想,尤其是个体性思想的涌入,原有的价值体系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结果大多数青年知识分子在个人意识中,对于“成才”有一个模板存在,但回归和落实到自身,则又是另一个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