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教育储蓄泉州遇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 00:00 东南早报

  支取手续繁杂所得收益偏少

  早报讯(记者林可)从12月1日起,教育储蓄新政开始实施,至今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记者在泉州调查采访发现,教育储蓄新政虽然规定办理免税手续只跑一趟就可办妥,且一个学生有三次机会,但是广大学生家长并不买账。

  银行网点办理者寥寥

  昨日,泉州工行鲤城支行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12月1日教育储蓄新政实施以来,竟没有一个家长前来开设新教育储蓄账户,反而有部分家长在新政实施后,担心取款困难,把已开的教育储蓄账户清理掉,转向别的收益大的理财产品。工行丰泽支行和清分理处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反映,虽然有免利息税的优惠,但来咨询和办理教育储蓄者寥寥无几。

  是什么原因导致教育储蓄在泉州遭受冷遇呢?工行丰泽支行的有关人士介绍,从新实施的《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看,每位学生在就读全日制高中(中专)、大专和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三个阶段时,每个学习阶段可分别享受一次2万元教育储蓄的免税优惠,而原政策规定只能享受一次。

  教育储蓄采取零存整取的方式,以每阶段2万元需要三年为例,每月要存一次,就要存36次。每一个阶段结束后才能开始下一个阶段,其中的跨度需要9年,用9年时间存6万元,而6万元根本满足不了三个阶段的花费,且所得的利息即使与普遍存款相比也多不了几百元钱。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取得的收益却寥寥无几,这是学生家长放弃的根本原因。

  学校证明难倒家长

  手续繁杂也令许多家长对教育储蓄望而却步。华侨大学的陈先生最近刚把给女儿存了6年的2万元教育储蓄取了出来,他说以后再也不折腾这个东西了。他说,他拿着女儿的高中入学通知书,先后到学校、国税局开了免税证明,然后到某银行去取款,没有想到他和夫人前后去了5次才取出来,银行一会儿要检查入学通知书,一会儿要看户口本,非常麻烦。

  在南安某重点中学教语文的高老师告诉记者,他所在的中学没有到税务机关领取标准证明。一些家长为办理教育储蓄免税证明,把银行、税务、学校等部门都找遍了,仍无着落。

  昨日下午,记者以学生家长身份咨询了市内几所知名中学,得到的答复均是:学校不为学生办理教育储蓄免税方面的证明,学生应找税务机关或银行办理。

  新的《办法》规定,储户在12月1日后支取教育储蓄的,必须持存折、户口簿或身份证到所在学校开具由

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省级国家税务局统一印制的“证明”。不能提供“证明”的,银行将按有关规定扣缴利息税。

  教育储蓄于1999年9月开办,当时

理财手段还不发达,“免税”的卖点让银行用足了,许多人就用教育储蓄避税。但后来国家政策出台,一个学生只享受2万元的额度,当初有口头承诺的银行也反悔了,让违规储户参加的教育储蓄没有享受到免税待遇。

  

福建师大公共关系学院的谢宏添教授认为,教育储蓄失宠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收益低、手续烦琐,另一方面现在人们的理财手段大大丰富了,人们可以选择投资回报稳定的人民币结构存款、国债、信托等其他理财方式。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