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山阴转型重点发展多元循环经济

2012年11月07日 15:12  财经界 

  文/ 本刊山西采访组

  盐碱地,曾经是荒芜的代名词。而在山阴县,一片不毛之地却焕发了勃勃生机:盐碱地变身工业园,荒草滩蝶变新县城,一滴奶催生大产业……这些变化见证了山阴县转型跨越的新发展,也见证了山阴打造全省多元循环发展第一县的能力与速度。山阴县以“四化一体东部新区”建设为引领,重点推进工业新型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农业现代化,在山之麓、河之滨演绎出漂亮的“化蝶”大戏,在转型跨越的大道上奏响“多元循环”的精彩乐曲。

  “山阴模式”的循环经济

  山阴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县,煤炭比重占到全县80% 以上,煤炭兴、经济兴,煤炭衰、经济衰。山阴县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跨越发展为目标,立足优势,不断探索,坚持“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创新了黑色煤炭、白色乳品、绿色生态“三色经济”多元循环发展模式,在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中走出一条具有山阴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路子。

  山阴是全国重点产煤县。近几年,围绕煤炭这一优势,以煤为基,延伸发展,大力推进煤炭经济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以及标准化矿井建设,在煤炭产运洗销环节注重清洁化,并建成技术和规模亚洲第一的15.5 公里全封闭皮带式输煤隧道。在做好煤炭产—运—洗—销产业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产业链升级改造,形成煤—电—冶—建以及粉煤灰、废弃水、电厂余热综合利用的集群延伸工业循环链,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发展。

  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主要以中煤金海洋“双500 亿工程”为重点工业转型项目建设作为全县一号重点工程,今年重点实施了“10+2” 项目,即十大重点项目,两大筹建项目。3 月份开工的选煤厂改扩建项目,总投资9.2 亿元,预计2013 年5 月竣工投产。此外,新建的8 个500 立方大型沼气站已投入使用, 全县14 个大型沼气站可实现畜禽粪便就地转化。

  农业势头强劲的“北方奶都”

  山阴素有“北方奶都”的美誉, 是全国乳品加工示范县、全国奶牛生产强县,奶业已经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全县以奶牛养殖业为纽带,向上发展饲草、饲料、玉米等种植业,向下推进奶牛、畜禽粪便的清洁化、沼气化利用等。同时,利用沼渣、沼液改良盐碱地和发展设施蔬菜,形成了牛—沼— 粮、畜—沼—菜的农业循环链条, 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905 元,连续多年成为山西省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县。

  今年以来,山阴县紧紧围绕10 万头奶牛、10 万亩设施蔬菜、10万亩以枸杞为主的经济干果林“三个十万战略”,大力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实现现代农业的绿色循环发展;二是养殖园区增效工程。巩固和发展全国奶牛和乳品生产基地,大力推广“支部+ 园区+ 合作社”的股份制园区模式;三是设施农业扩规工程, 全县加快应广线种养加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四是优质燕麦兴业工程:在扶持做大做强鑫邦、玉龙等燕麦加工企业的同时,启动了佳联农牧公司与雅士利集团合作的万亩优质燕麦种植基地,目前正在建设马营乡观音堂村千亩优质燕麦基地,全力做强燕麦产业;五是农产品物流工程,加快雁门关农副产品物流园区建设进程,架好农产品与市场的桥梁;六是农业基础条件改善工程:继续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工程、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工程、京津风沙源水利水保配套工程、2011 年末级渠系配套工程、木瓜河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广武水库等。

  桑干河湿地生态的绿色涅槃

  去年3 月,山阴县生态新区正式启动,“生态新城”的理念,悄然唤醒这片沉睡的土地。以保护湿地,做活“水”文章,成为打造生态新区自然景观、改变山阴城市面貌的重要抓手。一年多的湿地保护工程,山阴已经形成“湿地之城” 的初步框架:全长16 公里,总控制面积16000亩。目前,湿地涵养区与王家屏墓风景区已初具规模,容量100 万立方米的河阳湖、河阳大道、顺通路和环湖公路等工程均已进入尾声。

  此外,山阴县是全国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项目区,经过不懈努力,全县生态建设成效斐然。去年,投资5 亿元,完成造林10 万亩、植树500 多万株,三年生态造林任务一年完成。今年,这一数字又一次被刷新,全县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达到10.5 亿元,植树总量完成1200 万株, 全县林木覆盖总面积达到80 多万亩, 占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生态建设的大规模推进,为全县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以及改善农业、人居环境等条件提供了有力支撑。基于此,全县至力于发展以绿色生态旅游为主联动三产的绿色朝阳产业,以广武旅游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旅游, 以“一区、一带、四园区”的文化产业大格局推进,初步形成了一个以边塞文化、古军事遗址、现代生态文明为特色的旅游区。同时,大力发展连带产业,在广武旅游区周边,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果品采摘、特色餐饮等,连带商贸、物流等产业,继而辐射带动全县三大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火热项目推动山阴大转型

  山阴县承担着“四化一体东部新区”建设的尖兵重任,如何发展以及以怎样的速度发展,关系着整个“四化一体东部新区”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如何抓住这历史赋予的机会?今年年初,山阴县结合全县实际,按照“十二五”规划,确立了“12345”的发展思路,“1”是打造全省多元循环发展第一县。“2” 是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和北周庄低碳循环经济省级示范园区。

  紧紧抓住全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和全省第一批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县建设的战略先机,进一步拓展发展潜力优势,构建“三色经济”与“四化一体” 互促互动、同步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3”是创优放大三色经济循环发展模式效应。山阴县努力破解发展瓶颈,以跨越发展为目标, 立足优势,不断探索,坚持“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创新了黑色煤炭、白色乳品、绿色生态“三色经济”多元循环发展模式,在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中走出了一条具有山阴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路子。“4” 是着力在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板块式发展、集群化推进上求突破。着力提升黑色煤炭、白色乳品、绿色生态“三色经济”循环发展模式效应,建设新型立体能源和生态畜牧两大基地。“5”是全面提升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县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和文化产业化水平。

  桑干河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12 亿元,占地16000 亩。特别是开工建设桑干河新区森林文化公园, 预算投资5 亿元,占地1500 亩,是打造智能化、数字化、生态化“大县城”的重要支点;大忻线县城段西移工程,总投资6300余万元,总长11 公里;中煤金海洋昱光电厂二期2×350 兆瓦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工程,总投资35 亿元,项目投产后, 年发电量达35 亿度,消化利用煤矸石200 多万吨,实现产值13 亿元……

  此外,山阴县合盛堡乡万亩盐碱地上10 余个工程队开足马力,加班加点推进,万亩工业园区日渐成形。北周庄低碳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玉马煤炭工业园区、古城农夫产品加工园区、半道地万亩现代畜牧园区、佳联万亩盐碱地牧草种植基地、下喇叭风电产业园区、西山万亩钙化工园区、雁门关现代物流园区等8 大园区工程紧紧追赶。盐碱地变身工业园区,折射出山阴县走工业新型化道路的坚定信心,思维激荡换来的是一种全新的思路,“新指挥棒” 指点山阴在转型发展中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kramer:奥巴马再次当选意味着什么
  • 洪平凡:20国集团的政策方针可能步入歧途
  • 王小广:民资最宜进入哪些行业
  • 石建勋:人民币汇率不应再紧盯美元
  • 真看不懂:忽必烈总理大臣的金融手腕
  • 李光斗:奥巴马凭什么战胜罗姆尼
  • 叶檀:日本恐龙倒地缘于岛国心态
  • 何帆:我和写作的半生缘
  • 吴玉慈:中美人民开车时间为何反向变化
  • 石建勋:热钱来袭 怎么看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