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宗庆后重登中国首富宝座 净资产较上年增35亿美元

2012年11月07日 13:29  《中国商界》杂志 

  黄荣

  10月12日,《福布斯》发布201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单,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以100亿美元的净资产重新登上首富的宝座,净资产较上一年增加了35亿美元。

  在这个充满娱乐精神、各种新闻层出不穷的年代,中国新首富是谁可能已经不太引人注目。然而,宗庆后这个靠卖水卖出来的“首富”,这个从传统快速消费品行业走出来的“首富”,还是吸引了无数媒体、国人的眼球。

  而宗庆后第二次成为中国首富,也是自胡润百富榜开创14年来,第三位能两次登上胡润百富榜榜首的企业家。试想,要卖多少瓶水,才能当上”首富”……

  财富传奇

  这恐怕是中国最来之不易、最辛苦的“首富”。对外界而言,宗庆后就是娃哈哈,娃哈哈就是宗庆后。娃哈哈25年如一日,终成饮料帝国。应该说,在中国称得上企业家的人群里,宗庆后可能是最勤奋的一个。

  宗庆后说他每天早上7点之前就到公司了,在其杭州略显单调的总部里吃早餐,还常常工作到夜里11点。他说除了抽烟喝茶以外,没有别的爱好。

  1987年,宗庆后抓住机会,带领两名退休教师,借款14万元,白手起家,创立了娃哈哈。在随后的20年中,宗庆后靠高水平的经营谋略,一手将无资金、无技术、无人才的娃哈哈打造成中国食品饮料业的“巨无霸”,成为中国民族企业的骄傲。

  从最开始创业到今天,宗庆后的勤奋,是事无巨细的亲历亲为,这从他20年前创业一直保持到现在。认识他的人在谈到他的成功时,都有着一样的反应——迟早的事,在意料之中,也是情理之中,这么勤奋、用心的人,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从儿童营养液到果奶,AD钙奶、纯净水、非常可乐、营养快线、婴幼儿配方奶粉年年坚持推陈出新,挑战业绩新高;每天超过16小时的工作时间,坚持自己走市场,看终端,每年出差200多天,每年亲笔撰写100多篇的销售通报,二十年如一日!

  数据显示,近十年,宗庆后的资产从2003年的12.99亿元,不断攀升至2012年的630亿元。可见,即便外部环境不给力,专注主业、坚持实业的企业家仍然可以实现稳步增长。预计娃哈哈今年的净利润将达100亿元,平均每三天1个亿。

  在娃哈哈发展的20多年里,宗庆后从来没有离开过一线市场。他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全国各地和飞机上,下了飞机,直奔市场,走街串巷。曾经有人算过,宗庆后一年有200多天都在各地跑,有的时候甚至一个月要跑上十多个地方。“我要掌握真实的第一手材料。”较之于某些企业家的成功,宗庆后式的致富,是平民草根的成功,更显得来之不易。25年如一日的勤劳,试问,又有几个人能做到。

  在如今这个人心浮躁,人人想着被大奖砸中然后一夜成为百万富翁的时代,这样的致富方式,对于许多有梦想的人来说,更值得学习、推崇。在创业过程中,在事业发展遇到困难时,他们尤其应该好好研究一下宗庆后的成功,思考一下,自己在哪里做的还不够。

  而对于那些仍然整天在想着投机致富而落陷阱的人,相信宗庆后的成功,也能给他们一些借鉴,让他们也冷静思考一下,脚踏实地靠双手去挣得财富,才是正道。

  25年来,宗庆后就是凭着这样的一股劲,将娃哈哈打造成了国内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这是一个只要劳动就可以创造财富的时代,这是一个能够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时代。而宗庆后,无疑是这个时代创造财富传奇的代表者。

  “非常控制力”

  毋庸置疑的另一个事实是,在娃哈哈集团这个独立王国里,宗庆后有着“一呼百应”的权威。

  拥有150家分公司,三万名员工的娃哈哈集团,宗庆后是董事长兼总经理。娃哈哈集团内部实施扁平化管理,同时又高度集权。从成立至今,娃哈哈一直没有设过副总经理,都是宗庆后直接面向公司各个部门的部长或分公司总经理发布指令,一锤定音。近年,作为基本接班人的独生女宗馥莉也还只是旗下公司总经理。

  “你去看看中国现在能成功的大企业,都有一个强势的领导,都是大权独揽的,而且专制的。我认为在中国现阶段要搞好企业,你必须专制。”公开场合,宗庆后从不忌讳自己的专制思维。“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必须是一个‘开明的独裁者’”。

  在娃哈哈看来,除了宗庆后本人外,其他任何人都可上可下,他可以一夜之间撤换公司的人事部长、生产部长,中间没有什么组织考核程序;他也可以一夜之间免掉几个省区销售经理的职务,竟然事先不与销售公司的总经理打个招呼。在外界看来,也正因如此,在娃哈哈,少有“海归”空降或猛然改革机构,而宗庆后的大将们多是已经在公司呆了10年以上。

  而所有的集权管理,落实到最后就是“签字权”。宗庆后是娃哈哈绝对的“一支笔”。据说在创业初期,办公室买个扫把他都要签字;后来,50元以上的开支都要他签字。宗庆后要签字的单据每天多达数百份!现在,虽然娃哈哈实施了分级授权制度,但各类采购合同、广告费、交际费等仍牢牢控制在宗庆后手中。

  在营销方面的任何决策,任何产品的包装、价格、广告等,毫无疑问都是宗庆后说了算。即便是设备的引进、生产线的安装、厂房的设计,许多时候也是宗庆后亲自过问、定夺。如果宗庆后出差在外,办公室每天晚上要给他发送关于营销、生产、采购等方方面面的几十份传真,然后他再用遥控电话作出指示或签字后回传。

  应该说,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尤其在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宗庆后本人强调是现阶段),如果企业家本人有足够的经营管理能力,能够确保企业决策正确,则在人、财、物、事方面的专制会令组织的执行相对高效、到位,企业的发展会更快速。

  对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而言,除非你自信拥有宗庆后般的经营才能,同时你可以进行集权管理,否则建议你应该组建各有专长且能各负其责的创业团队,如此,才可能优势互补,才可能合力地发展企业。

  “外界说我比较独裁、专制,若真这样,员工也不会服你的,不是吗?”宗庆后说,“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提高员工的生活水平、满足员工在职业生涯的发展尤为重要。我讲究实事求是,不搞虚假。只有实实在在的东西,他们才会信服你。我其实也很民主,不同意见我也会接受,不存在面子问题。”用他的话来说是“独裁但要开明”。

  小生意的诚信经

  白手起家的宗庆后,有着一段传奇的创业历程。他用25年的时间将一个只有3个人的小学校办企业发展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四的饮料企业,成功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与房地产相比,饮料这样的快速消费品一度被看作“小生意”。然而,正是靠着这样的“小生意”,宗庆后保持娃哈哈处在正确的行业、维持合适的定位并最终抓住中国小型城市的发展机遇,使自己成为亿万富豪。

  宗庆后很看重诚信,很重视传统的道德准绳。“说得到,一定做得到。”这是做人做事的立足之本。娃哈哈之所以能够深得消费者的信赖,成为中国食品饮料中的第一品牌,产销量全国第一,同样与娃哈哈一直坚持“走质量兴企的道路,打造一流产品质量”的方向分不开。

  纵使商场如战场,娃哈哈的诚信记录也一直良好,一直是诚实守信的“AAA”级企业。娃哈哈没有拖欠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更不会无故拖欠供应商的货款。娃哈哈对待产品一直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没有出现过虚假广告,产品质量更是值得消费者放心。

  宗庆后在对待下属方面,也将诚信作为基本要求。娃哈哈的各种数据,无论对内对外,都是准确无误,绝不虚报。宗庆后所答应做到的,只要条件允许,就一定能做到。

  宗庆后说,这些年许多社会反响强烈的质量问题,一部分是因为企业为了谋取暴利而任意偷工减料,违法添加不良的成份所造成的,但也有相当的比例是因为整条产业链各个环节利润分配机制没有理顺,由于生产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竞相压价,导致原料供应商无利可图,而被迫降低原来的品质。问题虽然出现在供货的源头,但根源还是在于企业之间无序的竞争,因此他强调企业应公平有序的竞争。

  诚信是商业社会的基本规范,以诚信为立业之基,才可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无法想象,如果宗庆后不诚信,娃哈哈怎么能够成为中国食品饮料业的行业“霸主”?如果宗庆后领导下的娃哈哈凭借的是“缺斤短两”“尔虞我诈”而获得了非同一般的持续成功,岂不是对中国市场经济巨大的“讽刺”?

  宗庆后说,我们企业家应该履行社会责任,首先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体现在应该为社会创造财富,其次就是要善待自己的员工,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对社会负责,对老百姓负责,而且要注意环保。“我认为做做食品行业的人必须要有道德,讲诚信,讲道德。娃哈哈将一如既往秉持诚信经营的理念。”

  这就是娃哈哈产品、品牌生命力的根本,这就是娃哈哈之所以能够成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大众品牌的关键,这或许也正是娃哈哈取得成功的核心所在!这些年来,不讲道德,不讲诚信的人也做不强企业,可能企业的生命力就会很短。很多大型的企业就是通过讲道德、讲诚信做起来的。

  激情依旧

  多年来,面对各种机会,宗庆后一直坚持利润相对微薄的饮料行业。而近两年,宗庆后身家暴增500多亿元。在宗庆后做强主业的同时,“现金很多”的他也一直在筹谋他的多元化之路。

  在做饮料的过程中,对于很多零售终端被“老外”控制,进店费高、占用供应商资金、乱收费等,宗庆后感觉处处受制于人,为了避免影响娃哈哈产品的销售,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加之与达能分手后,娃哈哈握有充足的现金流,宗庆后考虑索性自建零售终端网络,拓展产业链和销售渠道。

  2010年6月,娃哈哈宣布进入零售业,在河南投资5亿元建造Shopping Mall(大型购物中心),而这只是第一步,在未来的3到5年之内,娃哈哈将投资数百亿元在河南的多个地区建造100个大型购物中心。

  虽然外界认为隔行如隔山,并不十分看好娃哈哈进入商业地产的前景,但宗庆后却认为,如果现在还不做,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如果中国的商业零售都让外商控制了,那风险就太大了。”

  “我们自己想做超市,二三线城市做了超市之后,实际上也是配送中心。然后再动用经销商,把下面乡镇的超市也做起来。”宗庆后对于娃哈哈品牌和信誉的自信,以及长期与经销商的博弈,是他发展自己的终端市场的重要筹码。

  宗庆后认为,一旦这种模式成功,娃哈哈将在流通领域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和市场掌控力。按照宗庆后的计划,娃哈哈将在地级市建设以“娃哈哈”命名的购物中心,县级市建大型超市,乡镇一级地区则建连锁超市。

  只是,从2010年高调宣布娃哈哈将在5年内建100家购物中心至今,娃哈哈的商业地产之路似乎并非那么顺遂—两年多过去,购物中心未见开业,其运作策略已悄然改变,转而做起欧洲品牌在华总代理,并要在国内主要城市开设欧洲精品商场。

  “我们计划在3—5年内开设100家精品商场。”近日,宗庆后接受采访时描述了这一蓝图。他同时称,不排除未来将进驻一线城市,而运作模式则是租赁与自建相结合。

  这被视为娃哈哈商业地产战略转型的举措。显然,娃哈哈正在进行着一次商业地产的再定位。在宗庆后最新的商业地产战略中,拿地自建正逐渐淡出,后期商业资源的整合和运营成为了娃哈哈的商业地产的重头戏。宗庆后的野心不止于此。宗庆后曾表示,将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投资矿产,至于在矿种的选择上,他表示“铜矿以及一些稀有矿”将是“首选”。

  目前看来,在宗庆后不服老、依然充满创业激情的背后,骨子里有着对实业的执著。无论是近年来投资奶牛养殖、商超,还是投资矿山,对于宗庆后来说,未来要做的就是将主业进一步做大和涉足新的领域进一步拓展娃哈哈的盈利空间。

  “非常可乐,中国人自己的可乐”这曾经令国人大为振奋的广告语,就是宗庆后自己想出来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宗庆后能否巅峰之后迭创高峰?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kramer:奥巴马再次当选意味着什么
  • 洪平凡:20国集团的政策方针可能步入歧途
  • 王小广:民资最宜进入哪些行业
  • 石建勋:人民币汇率不应再紧盯美元
  • 太友:不让百姓因病致贫彰显社会进步
  • 真看不懂:忽必烈总理大臣的金融手腕
  • 李光斗:奥巴马凭什么战胜罗姆尼
  • 叶檀:日本恐龙倒地缘于岛国心态
  • 何帆:我和写作的半生缘
  • 吴玉慈:中美人民开车时间为何反向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