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邓飞:草根慈善的力量

2012年11月06日 13:56  《绿公司》杂志 

  “大病医保”在推广之初就被评价为“一次医疗领域的重大变革”。后来的事实也证明,邓飞他们又一次成功推动了公共政策的出台。

  本刊记者 冯嘉雪

  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邓飞刚坐下喝了一口雪菊茶,手机就再一次响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微博]教授许小年[微博]来电:“你看到今天的新闻了吧,我想告诉你的是,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继续做好‘大病医保’这个项目,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

  “大病医保”是继“微博打拐”、“免费午餐”之后,邓飞联合众多公益人士发起的第三个儿童福利项目,旨在为儿童争取医疗资金和公平的医疗机会,让乡村儿童病有所医。

  2012年7月18日,该项目在北京启动。仅一个月之后,8月30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就公布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落实后,参保的大病患者在通过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费用的报销金额可达50%以上。

  此前,旨在帮助贫困地区儿童免于饥饿,健康成长的“免费午餐”启动于2011年4月2日。当年10月26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

  一切远比想象中顺利得多。从“免费午餐”开始,邓飞就决定要做“战略公益”,即通过民间慈善行动影响公共政策。“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的战略目标已经提前实现了。”邓飞对《绿公司》记者说。

  一年多中,由邓飞发起的几个公益项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超过100万普通民众参与了捐款,上千名志愿者参与了项目的执行和监督。

  这种由民间力量推动的公益行动也得到了政府的肯定。2012年1月8日,邓飞从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手中接过了“中国慈善推动者”奖杯。窦玉沛称,“免费午餐”为中国民间慈善做了一个新的典范。

  在由民政部指导的“中国慈善年会”官方介绍中,这样评价“免费午餐”项目:这种源自草根、蓬勃而起,最终影响国家决策的公益行动,在中国公益史上尚属首次。无论其成长速度、规模还是路径,都足以载入中国公益历史。“免费午餐”成功撬动政府行为,也为中国民间公益慈善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一个改革样板。

  从监督到建设

  李连杰曾感叹,做慈善太辛苦了,才做了一年慈善,他的头发就白了一半。

  “我的头发也白了很多啊。”邓飞说,不过他比李连杰更幸运一些——赶上了微博的兴起,“所以即使没有权力和声望,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只要有一个足够好的想法,通过新媒体工具,也有机会获得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2011年初,著名学者于建嵘在微博上发起了“随手拍解救流浪乞讨儿童”活动。作为《凤凰周刊》调查记者的邓飞也开始关注这个事件并从中寻找新闻线索。很快,湖北人彭高峰多年寻子的故事引起了他的注意。

  为了深入报道,邓飞开始跟随彭高峰一起寻找其子文乐。终于,他们发现文乐的照片被一个网友贴在了微博上。此后,仅一周的时间,他们就依据网友提供的线索在江苏找到了被拐卖近4年的孩子。

  孩子重回父亲怀抱的那一刻,邓飞泪流满面。参与救援的过程中,作为记者的他却几乎无暇执笔。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获得解救,邓飞建立了“微博打拐”,号召民众在网上提供各种线索。

  2011年春节刚过,邓飞以“天涯社区2010年度记者”的身份参加了他们的颁奖晚会,被网友评选为“中国最美支教教师”的蔡加芹恰好坐在他身边。闲聊间,邓飞得知小芹曾在贵州一所小学支教,那里的孩子中午都没有饭吃,只能喝凉水或者睡觉驱赶饥饿。

  半个月后,邓飞走访了那所小学,他发现原来当地很多小学都没有食堂。邓飞当时就决定,要为孩子们建立一个像样的食堂,让他们吃上热饭。

  回到北京后,邓飞看到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一项关于中国贫困地区学生营养状况的调查报告称,中西部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摄入严重不足,受调查的学生中12%发育迟缓,72%上课期间有饥饿感。

  如果只是个别情况,邓飞凭借一己之力尚可解决,但当这一问题具有普遍性时,邓飞意识到,他必须团结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共同面对。

  2011年3月底,邓飞召集了几名媒体圈的朋友,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建立一个公益基金,专门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提供午餐。经中间人的接洽和沟通,他们很快获得了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的批准,“免费午餐”成为后者的一个专项基金。

  该项目正式启动当天,邓飞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公布了捐款账号,并倡议:每天捐赠3元给贫困地区儿童,让他们享受到一顿免费午餐。

  第一位捐款的是一位深圳的企业家,他一下拿出了两万元。此后,从明星、企业家到普通网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捐赠中来。

  邓飞原计划在第一年中筹集到1000万元的善款,但实际上仅仅5个月,他们就收到了超过1600万元的捐款。

  “其实中国人并不缺乏爱和善良,关键就在于如何调动、激活他们的爱心。”邓飞说,自己做了十年的调查记者,一直是在以舆论监督的方式推动社会进步,但做公益之后,他忽然发现,与“建设性监督”相比,“建设性建设”对于社会的推动更加直接、有力。

  自此,邓飞开始全力投入到公益事业之中。

  新媒体的启发

  在贵州推广“免费午餐”的过程中,邓飞遇到了一个身患肺结核的小女孩,由于贫困的原因一直未能得到医治。这让邓飞意识到,贫困地区儿童在面临温饱问题的同时,还面临着重大疾患的威胁,而与前者相比,后者的问题更加致命。

  借鉴先前的经验,邓飞发起了第三个公益项目:“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基金”。与前两个公益项目不同的是,大病医保的参与主体中第一次出现了商业机构的身影:由公益组织负责筹款和出资,为每个贫困儿童每年投保75元,由商业保险机构负责大病承保,最高报销额度为20万元。

  这个整合了民间资金、政府资源以及商业保险的新医保模式,在推广之初就被评价为是“一次医疗领域的重大变革”。后来的事实也证明,邓飞他们又一次成功推动了公共政策的出台。

  对于三个公益项目的连续成功,邓飞表示一方面是依靠了新媒体工具,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他身后优秀的志愿者团队。

  所有志愿者都是邓飞从网上招募的。例如做大病医保时,邓飞招到的一个志愿者是国内某保险公司的职员,在她的多方努力下,他们很快完成了对大病医保的定型,并面向全国的保险公司公开招标,整个项目才得以迅速开展。

  除了专业型人才,大部分志愿者之前并没有公益经验。事实上,他们所做的事情也并没有太多的先例可循,只能依照一些通行的标准和常识,在实践中一点点积累经验。

  例如,为了保证免费午餐工作标准、有序地展开,邓飞的志愿者团队就在摸索中编制了一本工作指导手册,涵盖了包括申请流程等在内的多项说明。

  除了规范流程、严格操作之外,作为一个公益项目,筹集资金无疑是头等大事。除了传统的银行账户捐款方式,邓飞还通过网络开辟了多种渠道。

  起初,很多网友以各自的方式筹集善款。例如,一位叫贺永强的网友在微博上晒出一只水晶老鼠,在将其卖后对免费午餐做了捐款。此后,网友们开始纷纷效仿。

  在网友的启发下,邓飞萌生了在新浪微博上开展公益拍卖的想法,但由于不能与第三方支付工具顺利对接,只能作罢。但很快,邓飞就接到了阿里巴巴[微博]CMO王帅的电话。在他的帮助下,免费午餐先在淘宝上建了一个网店,销售网友捐赠的闲置物品,又在天猫[微博]上建立了公益店,网友可以购买3元虚拟产品的方式,为免费午餐捐款。

  “如何利用新技术筹集款项,是我们正在开展的一个新课题。”邓飞说,现在“免费午餐”已经成为一个知名公益品牌,今后他们将推出更多的衍生品,不仅会邀请知名设计师参与设计,还要调动在校大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既能广泛地传播公益理念,也能高效地筹集善款。”

  让公益激活爱心

  从事民间公益的一年半中,邓飞的微博粉丝从16万人激增至200万人。他的签名“国家的孩子”,源于其参与打拐事件后为《凤凰周刊》撰写的文章题目。早年间,邓飞曾供职于《今日女报》,做了大量关于妇女和儿童的采访,孩子渐渐成为他关注的对象。而从事公益事业的第一天起,孩子就是他救助的对象。

  采访当天,邓飞4岁的女儿在周围跑来跑去。只要女儿跑进他的视线范围,邓飞的目光就不由自主地随着她转来转去。

  “我今后准备做一个面向乡村儿童的基金会。”尽管已经倍感疲惫,但邓飞依然不打算停下脚步,他透露,未来这个基金的善款将投向三个方向:一是解决饥饿和营养问题,二是医疗问题,三是对孩子们做精神层面的帮助,例如建立图书馆、开展品行教育等,“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邓飞坦言,没做公益之前,他像很多人一样,觉得自己做了也不会有人回应,“但做了之后你会发现,事情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人们不回应你只是因为信息不对称。”

  在做公益的过程中,邓飞既收获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和理解,也遭到了少数人的批评和质疑。但后来,他学会了接受各种批评,并将它们看成是督促自己不断进步的一种激励。

  大病医保项目启动时,凤凰卫视[微博]董事局主席刘长乐说:“中国慈善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将慈善坚持到底,做到细水长流,坚持不懈。向这个目标靠近,需要将慈善变成每个人的生活习惯。”

  看到过太多社会阴暗面的邓飞感叹,以前在中国人心目中,官方慈善就是权力勾兑、利益交换、行政压迫的结合体,因此过去人们的慈善行为往往不能做到自发和持久。“观念的改变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就是通过公益激活人的爱心和善良,帮助人们建立合理的价值观,让人们能够同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邓飞说。

  尽管已经全身投入到公益事业之中,但邓飞依然称自己是媒体人。他筹划时机成熟之后,自己做一个媒体,传播公益理念,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慈善中来,让做慈善的人变得快乐起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石建勋:热钱来袭 怎么看怎么办
  • 熊鹭:税收收入与经济周期啥关系
  • 徐天舒:EMBA送房卡和基金老鼠仓那点事
  • 杨林:三一应当如何应付在美国投资受阻
  • 姚树洁:2012年是中国经济模式转折点
  • Kingsley:大量热钱流入香港是假象
  • 阿平:茅台成中国最好股票的遗憾
  • 陈序:香港楼市如何消化新政
  • 张化桥:股票真便宜的时候 我偷着乐
  • 黄鸣:任志强是对太阳能无知的地产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