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张立:不行贿的“销售女皇”

2012年11月06日 13:51  《绿公司》杂志 

  你用不行贿的方式去销售,就会遇到更多不受贿的客人;受贿的客户总是极少数,在中国不行贿也可以成功。

  文│慕凤丽 黄铁鹰 梁钧平

  “相信在中国做生意不行贿能成功的,请举手!”

  举起来的手,没超过半数。

  这是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课堂上,黄铁鹰老师面对100多个有实际工作经历的MBA学生做的调查。这个调查至今已经进行了9年,涉及18个班,每次举手的都是少数。

  下面故事的主人公叫张立,19年来在中国销售了400多套进口包装设备,每套设备的售价从几十万到几百万欧元不等。她的客户包括中石化、中石油、英国石油,雪弗龙,日本出光、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雪花啤酒、中粮等著名企业。行内人称这个纤细女子为“销售女皇”,他们说“全中国没有一个人没有用过她销售的设备包装出来的产品”。

  然而,她销售秘诀之一却是从不行贿。

  销售的真谛

  1991年,张立为了家庭辞去干了8年的中石化采购工作,南下深圳找了一份销售代表的工作,独家代理意大利一家包装设备公司在中国的销售。这家名为LULU的意大利公司有50多年的历史,专门研发和生产黏稠液体(润滑油、食用油、啤酒饮料和洗涤用品)的灌装包装生产线,产品线包括灌装、包装、码垛和仓储运输机械设备。

  一开始,张立对LULU的产品和使用完全没有概念,连个师傅都没有,只能全靠她自己。刚开始的几个月里,张立能做的就是熟悉产品资料,当意大利的厂家来中国开展会时,她过去搭把手帮着做做宣传。

  然而,真正的考验很快就来了。几个月之后,张立得知锦西有家石化工厂要上灌装设备,她马上打电话过去了解情况,这让她第一次尝到销售工作的艰辛。

  张立找到了那家工厂的负责人,却被告知深圳另一家代理LULU灌装线的公司已经联系过他们。虽然当初说好是独家代理,但张立的业绩一直没有进展,意大利的公司又找了另外一家代理公司,张立没办法,只能和对手竞争。

  张立开始一遍一遍地拨通长途电话,她同锦西客户负责这个项目的所有相关人员取得联系,想方设法了解客户最具体的信息,当时那种老式的转盘电话机要一圈一圈地拨数字,几天下来,张立的手指头都拨肿了。经过了解,她发现并不像另一家代理商所说那样顺利,锦西客户在购买LULU设备的问题上还有很大分歧,主要是技术和价格。张立的英文不好,她先把得到的信息整理后写成中文,再翻着字典译成英文发传真告诉LULU。

  在数不清的长途电话和传真之间,张立把锦西项目的具体要求、新加坡竞争对手的情况传达给意大利的厂家,并要求他们针对问题作出解释和改进。同时,她再翻着字典把她卖的意大利设备为什么贵、贵在哪里、为什么比新加坡厂家的设备更值得买的原因,翻译成中文,再传真给锦西客户。

  两个多月的时间,张立分别站在双方的立场解决问题,不仅打动了锦西客户,也说服了意大利厂家,她终于签下那张订单。之前几乎毫无销售经验的她成功了,摸着拨电话拨肿了的手指,她的内心充满了被承认的满足感。

  天道酬勤,市场没有辜负她超出一般人的付出,她又陆续签了几张订单。经历了第一次痛苦的过程,张立逐渐领悟到销售的真谛——务实、勤奋、真诚、专业。然而,1994年的一次失败,让她又重新认识了销售这份工作,也让她开始思考做销售该不该行贿这个问题。

  失败的思考

  那是北京一家石化工厂要上的一条灌装线,这家工厂曾在十几年前从意大利直接进口过LULU的灌装线,张立对这个项目非常有信心。不料,还没到正式讨价还价,她就被正式通知:下面的投标过程你们不必参与了!她一下子蒙了,完全不能相信这个事实。自己满怀希望,可是还没真正开始,就出局了!

  张立十分伤心,她一个人躲进卫生间大哭一场,耳畔还不断重复客户给她的冰冷理由:我们之前确实是用过你们的设备,但这家意大利厂商服务不好,设备也很一般,我们很不满意。

  这次失败的经历让张立明白:客户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台设备,而是需要几十年的正常生产和整套的系统服务——包括售前的方案设计、售中的安装和培训,以及售后的设备维护等等一系列服务。合同签署那一刻才是她和客户真正合作的开始,她必须保证客户选了自己的设备不后悔!否则,销售之路只会越走越窄,她不能容许这样的不满意再次发生。

  除此之外,就在她被通知出局的前不久,曾有一家自称采购代理的公司找上门要和张立合作。这家公司说可以帮她搞定客户,当然拿到订单后要提一定比例的费用。当时,张立一口回绝了这个要求。张立跟对方说:“对不起,我就是代理了。LULU给不出再请一个代理的费用。”但事后,她听说拿到订单的竞争对手——代理的是另一个意大利品牌Sigama,答应了这家采购代理公司的要求。

  失败的教训让张立开始建设自己的团队,团队成员的不断加入,也开始有了不同的声音,其中就包括:行贿是不是更有利于我们的生意?加上张立之前遇到的事情,她开始郑重考虑到底行不行贿的问题。

  为什么不行贿

  张立对于行贿的概念应该算是后知后觉,并不是因为没有遇到过,而是在她的意识里就从来没有过通过行贿方式达到目的的概念。

  早在她做采购工作时就有被行贿的经历。有一次,张立到日本考察几家设备厂商,其中一家厂商不仅非常积极地招待她,还在她去洗手间的时候,让一个女职员跟着并交给她一个信封。她很奇怪,回房间一看,里面竟装着一大沓美金。张立吓坏了,赶紧退还对方,并从此再不愿意和这家厂商打交道。那种忐忑的感觉在张立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以后她再也就没有拿过别人的好处。

  张立说她一向胆儿小,哪怕撒一个小谎,心跳会加速,脸也会通红,“我的心理素质不强,承担不了违法的事,我从小到大没做过违规的事,连排队加塞都没有做过。”

  并不仅仅是因为张立个人性格原因而不行贿,她在跟自己的团队说明这个问题时,更多的是站在公司立场。

  她分析到,首先,LULU的设备本来就没有价格优势,其生产和组装全在欧洲,价格常常是国内产品的5-10倍,为了提高竞争力,他们的利润已经降至最低了,根本也打不出行贿的预算。其次,即使是受贿的人,也有把工作做好的愿望。如果LULU的价格已经这样高,还行贿,只会让客户怀疑你的设备是暴利。这反过来会让客户对产品的质量、功能更挑剔,他们还会进行更狠的压价。

  在销售中坚持不行贿,就意味着要用其他武器同行贿的对手竞争。张立用的是“把LULU的设备做到性价比最高”。她解释说,因为不用行贿,自然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要比竞争对手更用心地了解客户的需求;更详细地了解自己的产品和对手的产品;更有效地教育客户,因为很多客户是第一次接触这类设备;更有效地教育LULU工厂 ,因为意大利的生产技术人员对中国客户的需求,始终不如我们的团队清楚;还要更好地对客户提供售后服务。

  要想让自己的团队彻底相信并折服,张立必须自己做出榜样。

  树立榜样

  在竞标新疆一家石化厂的生产线设备过程中,LULU落选了,公司老对手Sigama签了合同,也就是当初那家答应给采购代理公司回扣的公司。不过,这家石化厂马上还要上一个更大的生产线——这条生产线的规模是当时石化系统里最大的。张立决定去新疆拿下这个项目。

  由于第一次招标中的失利,加之客户所在地条件艰苦,LULU的意大利支持人员不愿再陪张立一起去新疆。

  背上打字机和专用打印纸,张立只身赶往新疆,参加她的又一个“奥运比赛”。不管压力多大,她只全身心做一件事:了解客户的需要,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她争取每一个机会与每一个相关的部门接触:帮助技术部门了解她的设备性能优势,帮助生产部门打消设备操作复杂的顾虑,帮助采购部门评价性价比,帮助决策领导评估投入产出比??她把客户问到的所有问题都认真整理、解决和回答,不清楚就打电话或是发传真去问LULU。

  在新疆,除了和客户的工作接触外,张立整天一个人躲在招待所用功。竞争对手来了五六个人,也和张立住一个招待所。张立经常看到他们和客户去吃喝玩乐。她忍不住想:“客户是不是已被他们搞定了?他们和客户这样熟络和融洽,我还有机会吗?”

  但张立总是马上压住这一瞬间的杂念,提醒自己:“我是在参加奥运比赛,不可以有任何分神。既然我们没有预算,也没精力去做那些事,我就只能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我能努力的事情上。”

  张立经常说自己真是太幸运了,她只是埋头做了她能做的,客户却给了她更多的回报。她不仅拿到了新疆这家石化厂的第二张订单,还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拿到了全国石化系统新上的所有六条灌装线。而当初让她倍感压力的竞争对手——Sigama的代理商,从此在这个行业里销声匿迹了。

  不仅是道德问题

  张立的业务越做越大,团队也在不断扩大,只要客户需要,她都要求技术服务人员按时解决客户的问题。然而,却总有些客户会故意刁难他们,团队里的人再次提出:“我们不靠行贿做生意,但同客户吃吃饭、送些礼品拉近关系总行吧?”

  同事们的话也让张立反复问自己:如果大家可以很自然地行贿受贿,自己为什么还要如此固执地坚持不行贿呢?

  可每次思考之后,张立还是会坚定自己的立场——不行贿。她说服自己和同事的理由往往不是道德层面的。在她看来,行不行贿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德问题,而是一个战略选择。

  她用自己做过的项目一一举例,不管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决定采购的一定是一个团队,而不是一两个人。如果你费尽心思和精力去试图搞定每个人,还不如把这些心思和精力放在如何更好地了解设备和客户需求上。

  底线之上

  作为著名的不行贿者,王石是个“异类”,却是中国商业的可悲之处。

  在某次会议上,一位发言的企业家针对王石的“不行贿”说:“王石先生不行贿,我很佩服,但那只是个案,因为在中国不行贿,一事无成,比如说我自己就行贿。”话音未落,台下300多位听众掌声雷动。

  中国的现代化之旅总是让各种动乱阻断,最近三十年来和平岁月才维持了基本健康的秩序,然而,各种不断突破底线的行为却成为转型中国难以绕过的恶礁险滩,利益遭到剥夺的痛苦遮蔽了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市场逻辑出现了倒退,寻租文化与失信文化如影随形。

  时至今日,变革已只能进不能退,否则将重温一百年中曾屡次发生的噩梦。如何在机会主义与长远目标中取得平衡?如何驾驭空前复杂的利益关系?如何在财富增长过程中告别血祭?这注定是个痛苦而撕裂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呼吁商业文明捍卫底线,虽然无奈,却不可回避,底线正是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市场体系的基石,它无时无刻不在遭受惊涛骇浪的冲击。在目前的商业环境下,即使对像王石、马云[微博]、柳传志这样的商界领袖来说,坚持底线都是“艰难的决定”,那么对于中小企业来讲,不择手段往往是生存压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成为堂而皇之的理由,“道德的血液”也就迅速流失,“赢”成为企业经营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判断,至于如何“赢”的手段也就并不重要。

  “底线”之所以脆弱不堪,是因为一条可悲的“规律”:不遵守底线带来的暴利,远远大于由此带来的惩罚,也大于遵守底线获得的收益。这种鼓励“破坏性”发展的生产力,必然会创造出适应它的各种生产关系。但是,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丧失底线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我们便甘愿置身于“利益为王”的“丛林世界”吗?

  有“异类”便有希望,王石并不孤独。

  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课堂上,教授黄铁鹰9年来,在18个班中,面对有实际工作经历的MBA时,总是会问到这个问题,每次敢于举手宣称自己“从不行贿”的同学,一直是少数——少数并不意味着没有。一位人称“全中国没有一个人没有用过她销售的设备包装出来的产品”的,业内公认的包装设备“销售女皇”,其秘诀就在于“不行贿”。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关于“底线”的讨论,应当着眼于中国新商业文明,如果仅以维护底线为目标,只能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远。

  企业家何为?

  首先要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主动参与到法治社会的构建之中。权力的边界是政府社会管理的底线,这一边界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才能被证实其有效性。限制权力的边界,树立起法律应有的尊严,让法律成为最有力的底线,在社会成员的心中建立规则观念,不仅可以挤出权谋之术的泛滥,更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基本共识。

  其次,主动参与建立现实环境下的中国“新教伦理”。时代不仅呼吁中国出现稻盛和夫[微博]这样有大格局的企业家,不仅掌握着惊人的财富,也有自己整套思想和强大行动力,为柳传志先生所说的“让社会空气更湿润一些”振臂一呼。同样需要每一个商界人士的共同参与和自觉行动,用个体小小的“坚持”,汇聚整个市场的尊严。

  人人皆是环境,建立“新教伦理”不只是民营企业家的问题,更是全体国民的大事。重构底线,不仅需要道,还要寓道于术,和每一个人的自觉坚守。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吴玉慈:汽车与网络社交的投资挑战
  • 石建勋:热钱来袭 怎么看怎么办
  • 熊鹭:税收收入与经济周期啥关系
  • 徐天舒:EMBA送房卡和基金老鼠仓那点事
  • 杨林:三一应当如何应付在美国投资受阻
  • 姚树洁:2012年是中国经济模式转折点
  • Kingsley:大量热钱流入香港是假象
  • 阿平:茅台成中国最好股票的遗憾
  • 陈序:香港楼市如何消化新政
  • 张化桥:股票真便宜的时候 我偷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