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筹资计划引市场担忧 株连债市掀抛售风潮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5日 14:38 《财经时报》 | |||||||||
除宝钢集团外,还有6家中央企业也在进行以实现集团整体上市为目标的董事会改革。宝钢股份此次增发新股若获成功,必将掀起一轮大型中央企业整体上市浪潮 本报记者 钟华 8月12日,宝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高管悉数抵京,正式宣布收购母公司宝钢集团
此前,沪深股市普遍担心宝钢股份增发新股将引发股票市场资金短缺,两地市场持续萎靡不振。本周二始,宝钢股份连续停牌三天。周五(8月13日)复牌后,股价大幅下跌,至当日下午三点收盘时,宝钢股份收报于6.17元,跌幅达8.59%。宝钢股份的增发计划还引起债券市场的担忧。市场预计投资者会为了准备新股申购资金而在债市套现,债券遭遇大幅抛售。 根据收购发行方案,宝钢股份将按照收购对价280亿元的基准价增发50亿股,其中不低于实际增发股数的50%由宝钢集团全额认购,不超过实际增发股数的50%面向公众。如果增发新股成功,宝钢股份将超过上次国内股票市场最大的筹资数额,即石油巨头中石化于2001年年末创造的118亿元人民币的首次公开发行纪录,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大宗股票发行案。 证券市场持续创新 2003年,武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600005)通过增发新股,实现武钢集团主业整体上市的创新融资方案曾一度受到中国证监会嘉许,证监会有关官员当时就曾对《财经时报》表示,2004年,证监会还将继续推动类似或其他类型的创新案例出现。本周,当记者向这位官员询问宝钢股份此次增发,是否延续证监会鼓励创新的思维时,这位人士予以默许。 负责本次宝钢股份新增发行股票的承销商向《财经时报》透露,7月下旬,上海证券交易所与国内众多机构和专家曾前往武钢取经,目的之一即是对宝钢股份此次增发股票的庞大融资需求与证券市场的容量进行调研。 在他看来,宝钢股份此次增发行为涉及三方面金融创新:其一是可能在规模上再次探索股票市场的深度,即超过中石化,创下中国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大宗股票发行纪录;作为一个增发项目,宝钢股份将充分采用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实行从预路演—路演—簿记建档的定价过程;第三,在配售方面将有所创新,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不过,这位人士并没有透露具体的定价区间以及配售创新模式。 孰优孰劣? 宝钢股份在推进公司整体上市时,采取了与武钢股份类似的策略:通过上市子公司增发股票,收购集团公司资产以达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目的。不过,光大证券研究所行业分析师赵志成向《财经时报》分析说,两者创新路数相同,但收购方式和目标资产存在优良的差异。 据赵志成介绍,在目标资产方面,武钢股份本身资产并不十分优良,收购母公司大量的优质资产,能使其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但宝钢股份是宝钢集团中最优良的资产,拟收购目标资产相对不如前者。在他看来,宝钢股份的盈利能力在收购后将被逐渐稀释。 对于这种判断,谢企华及公司其他高层在新闻发布会及随后的网上路演中一再强调,本次宝钢股份收购的目标资产并非如市场上流传的——资产质量比较差,他们解释说,此次增发收购的资产均为宝钢集团的优良资产。 央企集体上市先驱? 2004年是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资讯 行情 论坛)的关键一年,多项改革的试点工作都在全面启动。其中,7家中央企业正在进行的以实现集团整体上市为目标的董事会改革更为引人瞩目。 今年上半年,国资委敲定7家中央企业作为董事会试点单位,分别是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诚通控股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以及宝钢集团等。据国资委有关领导透露,宝钢集团之所以能够实施整体上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宝钢集团已完成董事会的组建。 他还透露,其他6家中央企业目前也正在建立各自的董事会,从而为整个集团的整体上市扫平道路。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曾向《财经时报》指出,在整个国有企业改制大背景下,由于地方不足以支付下一步国企改革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中央财政也没有能力支付如此庞大的成本,惟一的办法就是处置优质国有资产、出售盈利性强的国有企业以筹集足够费用。 在研究国企改革的有关专家看来,宝钢集团整体上市后可能引发示范效应,一批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或许会在年内上市,另有一批企业也将抓紧完成重组和股份公司设立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