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热点聚焦 > 债券市场 > 正文
 
政策开口不大 保险公司能购买可转债的比重有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1日 10:35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本报记者 唐学鹏

  保险公司对待“可转债”的心态,和前不久对待银行次级债和中央级企业的企业债截然不同。

  “银行次级债,保险公司很看重,尤其是中行建行的,但是政策开的口不大, 保险
中行新上网抵债资产 理想系列写字楼热租中
无线精彩 无线雅典 俄罗斯方块邀你玩
公司能购买的比重有限。”一位分析人士对记者说。

  根据保监会有关通知规定,保险公司投资次级债券的余额按成本价格计算不得超过该保险公司上月末总资产的15%,投资一家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券比例累计不得超过该保险公司上月末总资产的3%(以前是2%),投资一期次级债券的比例不得超过该期次级债券发行量的20%。

  “但实际上,银行次级债方面的最大买主是一些商业银行,而不是保险公司。银行系统在银行次级债的分配上,并没有偏向保险行业。”该人士对记者说。

  现在留给保险公司的最主要投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企业债(正常债券),还有一种就是债券和股票的中间过渡产品———可转债。当然,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可转债余额是要计入企业债券的,也就是说,要根据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的比重限制来确定保险公司投资可转债的范围。

  “保险公司在企业债方面,通过团购的形式来购买中央级企业发行的企业债,尤其是在目前债市低迷的情况下,掌握了相当大的话语权。他们可以在债券固定利率的谈判上得利多多。”该人士表示。

  根据国家对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的规定 截至6月底,保险公司资产规模已达10806亿元,如果按照20%的投资比例计算,可投资于可转债的上限为2161亿元。这是一笔能量很大的资金。

  不过,保险公司在进入股市前的预演:投资可转债上却是有着另外一重心理:损失固定利率上的好处,来达到以后转股的目的。“这也是一种对未来变化的赌博。”该分析人士对记者说。

  因为,现在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投资的可转债不得转换成股票,以后的转换方法将会另行规定。“未来大有文章可作。”该人士神秘地对记者说。

  目前,据记者了解,沪深两地挂牌的可转债品种共21只,总市值约170亿元。7家上市公司的可转债申请已过发审会,发行额度将达148.73亿元(包括招商银行的65亿元),还有40多家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通过了可转债发行预案,预计融资额近300亿元。“应该说,可转债将逐渐升温,因为股市其他再融资手段弱化,可转债是一个较合适的融资手段。这一点可以从2003年的可转债行情中看出。”据悉,2003年可转债市场共融资185.5亿元,占了融资总量的一半左右。“今年上半年仅发行3只可转债,筹资金额28.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1.4%。主要是没有保险这样的大资金介入,现在保险资金可以直接购买可转债,可转债的接纳空间突然扩大。”

  老实说,如果根据目前的可转债的收益情况来说,“投资可转债还不如投资国债,但保险公司显然不是仅仅看利率收入。”该人士说。一般来说,可转债的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可转债本身的纯债收益,二是可转债二级市场上的买卖差价,三是转股期权收益,三者中又以转股期权收益最为可观。“可转债市场流动性较差,变现难度高。因此,对于保险公司这类大型机构投资者而言,追求二级市场差价收益的风险较大。而可转债本身的固定收益也并不高。”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份,24只转债品种中,仅有6只的纯债收益超过2%,其中最高的仅为2.5%。如果保险公司投资可转债是冲着纯债券收益来的,那么这一收益率还远不及国债。

  “第三项权益暂时被保监会否决了。”该人士说。“从性质上说,可转债就成了完全的债券产品。而且相对保险公司的承受能力来说,可转债的总体规模还是非常小,因此,可转债这个渠道的放开对保险公司来说更多的只是多了一个产品可以选择,对各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几乎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不过,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转债研究员杨云认为,保险公司直接入市可能会分两步走。先是保监会出台配套的转股规则,限定保险公司转股滞留时间,以解决变现问题;然后再放开时间限制,允许保险公司直接持股,也就是直接入市。“从报批程序上看,可转债属于债券衍生产品,比直接投资股票更容易通过。另外,可转债的风险匹配方式可以参照股票来做,也算是一种比较相似于股票投资的热身吧。”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