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无奈抢盘 国债利率走低动因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8日 14:43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高凡 上海报道 面对国债市场,金融机构已经开始由谨慎转为无奈。 如同3月市民们排着长队抢购收益率并不算太高的国债一样,3月15日,几乎所有的机构都进场招标330亿元的财政部记账式二期国债,认购资金高达920.4亿元。
尽管之前不少机构作出预测,但是,最终1.3937%的中标利率还是令市场有些意外,“本以为招标机构会持谨慎态度,没想到中标利率会这么低。”海通证券的一位人士表示。 此次招标中最大的买家仍然还是手头资金非常宽裕的银行。 事实上,目前的收益率水平已完全脱离其价值基本面,但是在金融市场投资途径很少的银行,买到风险性较低的国债总比买不到要强。“有总比没有好。”一家中标的银行资金运营部人士感叹道。 对于债券的最大需求主体——银行来说,这多少有点无奈。 发行结果显示,银行的认购量达到了232.9亿元,占比高达70.58%。中标额前三名分别是工行、杭州市商业商行和兴业银行,其认购总额分别为30.8亿、28.4亿、22亿。需要长期债券匹配资产的保险公司中,中国人寿、华泰财险、平安人寿和中国人保控股总共才认购了7.1亿元。 由于今年将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市场预期长期国债发行规模还要缩减,但短期国债发行将大大增加。尽管作为一个投资品种,短期国债与回购利率之间的套利空间很小,但国债的避税功能因此被一些银行所看好。商业银行投资国债,可以免营业税、所得税(利息收入免税,差价收入即处置收益征收所得税)和印花税。 一位城市商业银行人士认为,小银行资金运用压力没有大型银行那么大,会谨慎参与一级市场的中长期债券,而这样的短期国债,风险较小,所以抢着购买。 面对债市已经出现“看空不做空”的尴尬局面,“在利率走低的大趋势下,银行只能被动配置资产。”华安保险资产管理部何葳评论说。 不像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有多种资金配置途径,可寻求相对较高的资金回报,银行在本身存贷比的要求下,资产配置要求强烈,所以,像四大行,资金运用压力大,尽管债市利率一路走低,风险很大,还是被动买债,成为被动多头。 央行3月15日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9.77万亿元,同比增长19.7%,增幅比上月末高2.7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5.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3%。如此巨大的居民储蓄,进一步加大了银行的资金运用压力。 何葳认为,2005年,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收益率已经大幅走低,目前已经低于银行和保险等资产负债配置型机构的资金成本。而人民币汇率持续的升值压力,央行只能维持目前的较低市场利率。 于是,在资本充足率得到提高之后,盈利目的要求更高的商业银行不会一直固守逐步走低债券市场投资收益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愿望正在逐步增强”,一股份制银行人士认为,尤其是那些没有资本充足率困扰的商业银行可能转而加大贷款,因为对于它们来说,不断增加的存款和增长缓慢的贷款,会加大银行的资金运用压力,从盈利角度来说,国债过低的收益率只能给银行带来负收益。 今年1月份出现贷款明显增加,当月各项贷款增加677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533亿元。3月15日央行的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491亿元,同比多增532亿元。贷存比也已经出现回升。 不过,何葳认为,现在银行的风险控制非常严格,况且,目前,在建项目施工强度会明显减弱,出口减速将抑制出口型投资增长,瓶颈产业投资将随着瓶颈产业紧张程度的缓解而减少,投资增速的回落在所难免,宏观调控还会继续,因此银行放贷仍会保持谨慎。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