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券 > 会计准则“新老划断” > 正文
 

新会计准则与债券市场:债券重分类 制度大变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 01:31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兴业银行 冯海天

  近两年的中国债券市场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新产品、新规则迅速涌现,市场为不断出现的新产品和业务而忙碌。不过,当我们将视线集中在新产品和新业务之时,一个关系债券市场根本制度的变革正在悄然进行,那就是国内会计制度逐步与国际接轨。这一变革将对债券市场产生长期、深远影响,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和研究。

  债市基础将出现制度性变革

  新会计制度与目前国内实行的长期投资、短期投资会计制度截然不同,其中全面引入公允价值,限制不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流动性,不同分类的债券公允价值变动影响不同报表等规则都是全新事务,采用新会计制度意味着债券市场基础将出现彻底变革。

  目前建行、中行、交行、中国人寿、

平安保险等债券市场主力机构因海外上市已采用新的债券分类办法,而按照
财政部
2005年发布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所有上市银行及拟上市银行在2006年将全面适用新的会计分类办法,这意味着中国债券市场的主要投资、交易机构将全部接受新会计制度,债券市场基础性的变革已向深入进行。

  优缺点并存利大于弊

  金融机构引入新会计分类方法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机构的投资者和管理者有许多优点,主要有:1)由于债券资产估值直接影响财务报表,可以更清楚看到该机构债券资产所面临的风险状况和经营情况;2)将更加积极调整债券资产结构并强化债券流动性管理,从而增加交易活跃度;3)可以通过各种方法预测未来的公允价值,从而对金融机构财务报表以及债券资产未来的表现得出自己的预测;4)可以更早及更容易发现债券资产的不良状况倾向,从而先期对债券资产进行调整,最大效力地避免损失和提高收益。

  不过新会计制度也存在缺点,主要包括:1)对债券资产用公允价值估值增大了金融机构收入的波动性,冲击财务报表的稳定性;2)对债券资产用公允价值估值容易促成金融机构报表在好时期更高,坏时期更坏;3)由于很多债券资产因流动性匮乏而难以用市价作为公允价值,只能应用估值模型。然而模型是基于各种假设条件和数据的,公允价值因此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并容易被操控;4)信用类产品因信用市场较多的个性与差异性尤其难以进行公允价值估值,加大估值的不确定性。

  可见,作为一种全新制度,新的会计分类和计量方法其优点和缺点并存,但总的来看,采用能够较全面反映债券资产经营情况的会计制度还是利大于弊的,尽管这一会计制度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与关注。

  国外执行会计分类的情况

  美国早在1990年代初即制定并执行了按照四类分类的会计准则。随后进行的调查表明,许多投资机构确实改变了投资策略,包括缩短债券组合期限和久期,并减少房地产信贷支持证券及相关衍生品的投资。可见,新会计制度对债券投资者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

  经过十余年的运行,美国国内金融机构已经逐渐熟悉和适应新会计制度,尽管对公允价值估值等重要问题仍存在学术和实践上的争论,但美国金融机构已经形成自身稳定的债券经营格局。配合着金融衍生品和风险对冲工具的高速发展,美国金融机构目前绝大多数债券资产分类为可售类和交易类,而债券的运营已经全面多样化并与会计制度相适应。

  欧洲自2001年前后开始接受四类资产分类的会计制度,目前正处于新、旧会计制度的磨合期。从欧洲各国对新会计制度的应用和评价中可以看到,新会计制度在欧洲引起了较多争论,许多金融机构对新会计制度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同意见,一些国家对新会计制度进行了本国化的修订。但新会计制度在欧洲的地位已经确立,执行资产分类并用公允价值计量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普遍做法。

  在国外执行会计分类中一个情况值得关注,不同国家债券各分类的比例相差很大。根据统计,在2003年底美国国内银行证券资产的72%被划分为可售类,21%被划分为交易类,仅有7%被划分为持有到期类。观察也表明,欧美各国金融机构债券资产中持有到期类普遍占比不高,最多的不到1/3,而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债券资产中持有到期所占比例较高,比例从35%至85%不等,主体在45%-65%左右。这一现象显然和不同国家债券市场发展程度有关,市场流动性好、风险对冲工具丰富的欧美国家金融机构能够在不增加较多风险情况下控制持有到期类债券资产比例,以保持债券资产的流动性和灵活性。

  将改变市场交易流通结构

  ------将高比例持有到期类债券。对于国内机构而言,市场流动性缺乏和风险对冲工具市场发展的滞后是执行新会计制度的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债券流动性较低,投资规模较大的机构面临相当大的债券流动性问题,债券投资作为资金流动性管理工具的职能受到相当程度弱化,机构债券组合更多变成获得稳定票息的工具,这就必然造成金融机构提高不受市值影响的持有到期类债券比例。同时,由于风险对冲工具市场发展滞后,债券投资机构无法用衍生产品对冲利率、信用风险,如果大量债券划为可售类或交易类,则金融机构财务报表将可能因公允价值变动而出现相当波动,将严重影响金融机构的财务稳定性及投资者公信性。对于

商业银行而言,权益表的波动更直接影响其资本充足率指标,并进而影响其全局性的经营活动。因此迫于风险对冲工具的匮乏金融机构也只能增大持有到期类债券比例。显然市场流动性缺失和风险对冲工具匮乏都将导致国内金融机构保持相当高的持有到期类债券比例。

  ------将提高交易活力活跃度。高比例保持持有到期类债券资产比例并不意味着债券交易活力下降。由于持有到期类债券限制条件严格,非重大理由无法在市场买卖,债券资产一旦被划为持有到期类即意味着资产管理的变通性、灵活性丧失殆尽,债券资产也无法为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做足贡献。因此,金融机构不可能过分大力度地保持持有到期类债券比例,大量的债券(通常达到总量的30%--60%)还是要最终划分为可售类或交易类。于是,迫于报表的压力金融机构只能不断地调整可售类与交易类债券资产,并进而增加交易活跃度。举例而言,在以往债券市场下跌时,依靠成本记账法的金融机构基本不出售债券,通过搭成本记账法的"便车"来"熬"过债市寒冬。然而新会计制度的公允价值估值将始终督促金融机构管理交易债券资产,这就使得下跌市场中仍将出现大量交易盘,市场将保持一定活跃度。

  ------将被迫缩短债券组合久期。考虑到仍有相当债券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机构将对风险对冲工具产生更多需求,而如果衍生品市场不能提供充分空间,金融机构将被迫缩短债券组合久期。这将可能造成部分金融机构在未来市场投资中更偏好期限短的债券品种,从而减少中长期债券的需求量。同时,在市场下跌或者出现下跌预期时,将可能出现部分积极主动性金融机构缩短债券资产久期的经营行为,增大卖空动能;反之,则增长久期,增大上涨动能。

  ------将倾向性增持国债。由于国内金融机构普遍税负水平较高,金融机构大量投资国债以获得免税资源。随着新会计制度的逐步实施,缺乏风险对冲手段的金融机构可能倾向于将大量国债划为持有到期类以消除其市值波动对报表的影响,这将大大缩小二级市场中国债的流通量,从而因会计制度变革而加大国债资源的稀缺性。同时,由于大量非国债不被划分为持有到期类,二级市场中金融债、公司债等各类债券的供应可能增多。新会计制度长期看将一定程度改变市场的交易结构和流通结构。

  不仅如此,新会计制度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还将渗透到各个方面。新会计制度应用的各种问题、各种影响、各种结果只有在执行新会计制度后才能发现,这需要我们作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只有充分了解新会计制度、认真实行新会计制度,才能逐步适应它,并使之为我们的债券资产运营服务。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