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逢明:创新是债券市场发展的生命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 10:58 《中国金融》 | |||||||||
创新是债券市场发展的生命力 ——访清华大学金融学教授宋逢明 本刊记者 陈翎
记者:近几年来,产品创新成为推动债券市场发展的突破口,您认为我们是否应该坚持这样的发展策略? 宋逢明:这样的策略是非常对的。我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目前还很不完善,市场产品种类远远不够丰富,配置风险的能力差,必须通过不断的创新来改善市场的不完全性,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创新是金融发展的生命力。如果金融没有创新,金融就死亡。市场越来越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越来越强,这是市场发展的方向。完善市场功能必须依靠金融创新。金融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行业,不光是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需要创新,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金融创新更是层出不穷。金融市场创新能力趋强,实际上是一个市场成熟的表现。 目前我们的金融市场是很不完全的,主要表现是产品太少。要么只有风险度很高的产品,比如股票,企业的全部财务风险都集中在那里。要么是完全没有风险的国债和银行存款,银行存款相当于有政府担保,完全缺乏中间层次的产品。 金融产品都是带着预期收益和风险的,金融产品都有三个基本的特性: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任何金融产品都是这三方面特性的结合。与其他类型的产品不同,一般的商品都有使用价值,金融产品如果有使用价值,就体现在上述“三性”上。金融产品相互的替代性很强,所以才有金融工程。金融工程实际是把不同的已有的金融产品组合在一起或拆开来,创造出各种各样投资者需要的金融产品。如果我们说金融正在由服务业转向制造业,它就是要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能够产生各种未来收益现金流的、投资者需要的金融产品。 我们的市场上缺少一个产品线。产品要搞的像光谱一样,一头是深蓝色,一头是鲜红色,中间是逐渐过渡的各种颜色。实际金融要提供一个产品谱,像光谱一样的产品谱,这样投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来选择不同的产品。你选择承担多大的风险,就相应得到多少的预期回报。越来越成熟的市场就应朝这个方向发展。除了风险配置,我们目前在时间维度上也有问题,比如 2005年推出了短期融资券,但中长期的企业债券很少,这也是市场迫切需要的。 记者:推动债券市场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完善它的功能,我们应该如何客观认识债券市场的功能? 宋逢明:首先我们要搞清楚金融的涵义。金融本质上是在时间的维度和风险的维度上配置资源,这是国际上关于金融的规范定义。过去我们在学术界、实务界普遍认为货币信贷是金融,或者融资活动是金融,这样的理解不符合国际规范,太狭隘了。 金融市场的发展实际是让它发挥应有的功能。在莫顿和博迪的一篇文章《功能与结构金融学》中,曾经将金融市场的功能归纳为六大项。我提炼了一下,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正确评估资产的价值。这实际也是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根本问题,股票的价格表现与上市公司的资产价值是脱节的,这个问题不解决,股票市场发展好不了。要通过市场交易机制评估企业的价值。二是在时间、风险的维度上配置资源。三是传递信息。金融活动是根据预期估值、定价,信息是预期的基础,因此金融市场特别强调透明性,必须保证信息的传递效率。债券市场的功能也是基于以上三方面。首要的是债券要反映发债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就是债券本身的估值和定价问题。为什么要评级?评级是为了定价。那么如何定价呢?债券价格实际是反映发债企业资产的价值。债券是要还钱的,是用发债筹集的资金购置的资产形成的未来的收入现金流还债。发债企业资产质量越高,债券质量就越好,债券价格就越高。如果企业资产质量越差,债券价格越便宜,预期收益率就越高,就包含更多的风险补偿。也就是说,债券评级越高,债券价格越高,预期收益率就低;债券评级越低,债券价格越低,预期收益率就越高,这就与利率市场化结合起来了。另外,不仅是作为市场风险的利率风险,债券价格更重要的还体现出信用风险溢价,也就是收益率要反映信用差额,这是真正的利率市场化。 我们的股票市场没有实现它基本的功能,只是片面强调融资功能,这是错误的。企业要融资可以通过贷款、通过私募的方式筹集资金,没必要一定通过金融市场公开筹资。通过市场筹资的目的是把企业资产暴露在市场之下,由市场来评估其价值,这是很重要的外部治理、市场治理,现在我们的问题就是市场治理功能太弱。 记者:债券市场有众多的参与机构,我们在发展中应该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宋逢明:债券市场发展应该是以投资者为中心的,这与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是一样的。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公司治理问题。公司治理的根本目标到底是股东价值最大化,还是客户价值最大化,或者是员工价值最大化?很多人搞不清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涉及到对市场经济本质的认识。亚当·斯密是市场经济理论的鼻祖,他是个很伟大的人,他曾经对人类的前途很悲观,看到人人自私、尔虞我诈、不考虑公众利益,认为人类社会前途暗淡。但是,他通过研究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规律,就是在市场发展起来之后,任何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取胜,必须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良好的售后服务,才能占领市场。也许其动机完全是利己的,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但在市场竞争中,实际产生的后果一定是先利人的。所以市场经济是一个竞争经济,市场经济不是损人利己的经济,而是利人然后利己的经济,这是市场经济的哲学。所以,在市场经济中,在产品市场上,就应该是客户价值的最大化,就是买主价值的最大化,只有他买了你的产品,你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上述原则用在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上是一样的。实际上你是把企业当成一个商品卖给投资者,你就应该遵循投资者价值最大化。只有实现了投资者价值的最大化,才能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才能实现企业所有员工价值的最大化,他们的辩证关系应该是这样的。所以资本市场应该是以投资者为中心的,债券市场也应该是这样,要以投资者为中心,监管部门要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但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最终是要形成公平、自由、竞争的市场,形成这样一种经济秩序,市场是自由竞争的,这样才能实现整个社会财富的最大化,这也是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含义。 债券市场发展必须要认识清楚谁是市场主体。市场只有一个中心,投资者是买家,是需求方,没有投资者、没有买家,你的产品是卖不出去的。企业作为一个商品在资本市场上被卖给投资者,投资者的目的是要享受今后的收入现金流回报,这样对市场的理解才是正确的。 记者:近年来,尤其是2005年,中国债券市场发展速度很快,市场参与者、市场监管部门等各个方面都十分关注风险问题,应该如何对市场风险进行管理? 宋逢明:债券首先是信用产品,具有信用风险。另外它作为市场交易工具,有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体现为利率风险,就是债券价格风险。如果是国际市场,还存在汇率风险。还有就是流动性风险,随着市场逐渐发展起来,流动性风险会逐渐降低。目前我们的监管主要着眼于风险监管,而且监管者主要是关注信用风险,就是看发债主体是否会违约。 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从理论上说,是高度不完全的,也就是说目前金融市场配置风险的能力还很弱,缺乏风险管理的工具,在市场制度建设、市场交易机制等方面不完善,不能完全依靠投资者自身理性和自己的手段来控制、管理风险,监管部门不得不从监管的角度管理风险。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从今后的趋势看,随着市场功能越来越完善,要逐渐从风险监管转向资本监管。现阶段我们是风险监管、资本监管并重,比如强调资本充足率、有价证券的扣减率,要求发债企业有担保、要实行审批制等措施也都是风险监管。当然也并不是说转为资本监管后,监管当局对市场风险就不管了,只是说今后监管当局应更多地关注宏观经济面的影响,而不是直接关注投资者的风险及损失情况,这些风险应该交给投资者自己去管理。你不能叫政府代替你管理风险。实际上,随着市场的发展,风险的管理、风险的控制,最终要交给投资者。现在监管部门对于全局性、系统性的风险不得不自己监管。 当然,我们也反对监管过度,当前对风险进行监管是必要的,但不能过度。 从发展来看,市场自身配置风险的能力会越来越强,这是市场发展的趋势。 记者:有人提出,这两年债券市场发展很快,应该放慢发展速度和步伐,您认为应如何把握未来市场发展的趋势?您对2006年的债券市场发展有什么建议? 宋逢明:这种观点也是有道理的。金融创新应该是市场需求引发的,应是投资者需求在先,然后你提供相应的产品。如果投资者没有需求,你推出的产品实际上是没有生命力的。短期融资券之所以推出后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就是因为它恰好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所以大家喜欢。就像有关市场人士说的,短期融资券就好比从银行身上割下来了一块肉,熬成汤大家喝,但大家越喝越有味道。这实际上是解决了市场的流动性问题,大大改善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比如银行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总是借新还旧,实际银行资金被套在里头。而持有短期融资券的银行在面临流动性困难时,可以随时在市场上卖掉,拿回现金,这是很有价值的。什么是市场真正需要的,一定要看准了。 我建议债券市场首先应该引入衍生产品,建立卖空机制、对冲机制、套利机制,形成较好的市场理性预期,进一步完善市场交易制度。二是建立双边报价的做市商制度,活跃市场,增强市场的流动性。三是关注项目融资债,现在项目融资大都是通过银行中长期贷款解决,风险全部集中在银行。四是在公司债的发行中,可以考虑允许H股公司在国内发债,与国际市场打通。五是关注信用衍生产品。现在企业发行债券,发改委要求提供银行担保,是担心信用风险问题。国外金融市场都有丰富的信用衍生产品,近年发展很快,1997年后,每年成倍地增加。 作为新兴市场,我国应该利用国际上最新的金融创新成果,不要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经历别人经历过的所有痛苦。我们有后发优势,应该争取一步到位。当前,在理论上已经很成熟了,问题主要在于如何结合中国实际,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别人的模型,要与我们转轨经济的实际结合。 记者:创新的动力来自哪里?应该如何看待商业银行与债券市场发展的关系? 宋逢明:金融创新一个重要的原动力是突破管制。当原有的管制已经不适应市场的发展时,相应的创新就会应运而生。美国的银行创新起因于利率管制、主要是存款利率封顶。各种基金发展起来后,提供比银行存款利率高的收益,老百姓都从银行拿出钱来买基金,这样就造成了脱媒。没有存款资金来源,银行无法开展贷款业务,于是银行开始了资产负债两方面的创新。负债方面是通过发行大面额可转让CD来筹资,实际是用这样的方法来争夺资金。在资产方,就是通过证券化,把已有的贷款卖掉,取得现金,再做新的贷款。这样看来,实际上大量的金融创新是在脱媒的压力下进行的。我们的银行与此不同,目前银行的资金来源是很充裕的。银行今后应发展个人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发展各种中间业务。金融创新会导致对原有监管制度的突破。金融是个非常有趣的东西,是以创新为生命力的行业。 银行和资本市场的分工没有有些学者说得那样绝对。好像资本市场一发展起来,银行就会死亡,不是这样的。美国的资本市场很发达,但它的银行也还发展得很好。对于大型项目、大型企业,银行为它提供融资是风险很大的,无论是银行贷款还是银团贷款,风险都很大。所以大型融资要推向资本市场,通过债券、股票、票据等方式,分散风险。大集团如果有一个出现问题,银行损失就大了。变成直接融资方式后,企业资产处于整个市场的监控之下,可以对项目、对公司资产形成一种外部治理。而且债券流动性很好,一旦发生问题,价格下跌,银行可以马上卖掉,不至于颗粒无收。 但对于零售业务,对于中小企业、个人信贷,不能通过发债的方式融资,这种方式成本很高。有些人主张中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这是不对的。短期融资券实际首先替代了大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货币市场可以解决金融机构自身的流动性问题,可以作为流动性管理的工具。 中小企业、个人需要银行为他们提供融资服务。银行通过零售业务、中小企业贷款,向很多很多客户提供贷款,最后形成的信贷组合就会形成统计规律,可以从统计上控制风险。比如银行不要求全部不损失,但可以做到将损失控制在5%,坏账可以控制在0.5%等等。但对大企业的贷款就不行了,大企业一旦出了问题,有可能几十亿元就赔进去了,损失大得不得了。 所以究竟是采取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要根据融资业务的性质,而不能绝对地说直接融资就好,或者绝对地说间接融资就不好。两种融资方式各有特点。 国外的发展就是这样的。美国是最典型的,美国目前的商业银行主要做个人贷款业务和中小企业贷款。而大企业主要通过资本市场筹集长期资金,通过货币市场筹集短期资金,都是直接融资的方式,这反映了市场发展的规律。日本、德国也是如此。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