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监管企业债市场才能走出低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 01:38 第一财经日报 | |||||||||
顾蔚 亚洲的企业债券市场普遍不发达,中国的企业债目前只占中国整个债券市场的3%左右,潜在需求很大。 中小企业近年来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很大,但借贷不易,尤其希望能够发行债券,
目前,企业债的发行额度是由政府逐级分配的。由国家到省,再由省到地方。政府在对企业债的发行额度进行行政分配时,有不少是按“济贫”原则,把企业债额度作为一种救济,分配给有困难、质量较差的企业。强扭的瓜不甜,包办代替的做法不可能令企业债市兴旺。 企业债券市场的低迷,和监管的婆婆太多也有关系。中国人民银行管一年以下的企业短期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一年以上的长期债,发行上市则由证监会监管。政府对发债企业的条件、发债用途,甚至债券利率都作了严格规定。而在这些“抢着管”的地带之外,却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保护投资者的措施。 一般在国际市场上,发个企业债也就是几个月的事,但中国目前企业债发行审批环节十分耗时,从上报方案至最终发行往往需要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如果企业真是等米下锅,根本就来不及,所以有项目急着上马的企业未见得敢走这条路。 要简化监管,最重要的不是决定谁来管,而是怎么管。最有效的方式可能是让市场来管,如果企业符合债券发行法规的要求,有资格的承销机构愿意保荐,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就应该让企业发行债券。 在美国,债券发行和交易一般由证券交易委员会管理,主要参照证券交易法行事。这些法律主要要求公司充分披露信息,规范发行和交易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至于什么样的公司才能发债,能发什么样的债,在这些问题上由市场说了算。 要放开监管,很多人就会担心是否会闸门大开,放出洪水野兽,引发金融混乱。其实,美国虽然企业债券发行要求相对宽松,但并没有导致人们担心的乱发债券和大量企业违约的情况。当然,中国不能完全照搬海外市场的经验,因为市场不具备市场化的利率体系,评级机构未能建立起权威性,甚至连基本的法律保障都缺乏。中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企业债券法,只有一个管理条例。也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破产法,一旦出现问题,借贷人逃之夭夭,债主也很难追回借贷。政府应该着力解决这些问题,为发贷人提供保障。 要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政府应该着力培育一个好的债券市场的生态环境,其中包括有良好信用的发行人,成熟的投资者,透明公开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金融、法律和财会等专业人士。有了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建设,然后就照着这些制度,提高执法水平,严惩违规者。如果真能这样,配合上企业和投资者迫切的需求,中国债券的发行与交易有望迅速壮大,形成一个与中国经济规模相匹配的企业债券市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