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研究 > 正文
 

央票利率回落央行打算弃守 外汇占款激增是主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 09:22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陈继先 上海报道

  近期,银行间市场到期资金“汹涌而出”,每周规模都创出历史新高。但央行的票据发行和正回购招标力度更猛,明显表现出与往常不同的操作策略。市场人士认为,这可能与12月份外汇储备净增246.5亿美元有关。然而,昨日央票利率的回落更让市场关注,这是否是央行弃守短期利率的信号?

  外汇占款激增是重要原因

  上周,市场到期资金有1690亿,而央行回笼资金量却达到了2100亿,净回笼资金410亿。而本周二,一年期票据发行量也达到了700亿,与往常明显不同。央行节前公开市场操作一般比较节制,回笼资金力度柔和,甚至还净投放资金,节后实施回笼。并且,由于特殊时期对资金的特殊情况,在品种选择上,过去央行也一般多用短期正回购或者短期逆回购。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这种变化,让市场颇感意外。不过,业内人士认为,随着2005年全年运行数据的公布,其中原委“逐渐清晰”。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应对过快增长的外汇占款。

  相关数据显示,2005年12月底央行外汇储备突破了8000亿美元,至8188.72亿美元,而12月当月的外汇储备净增246.49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额和外汇占款不是同一概念。据分析,这两个数据在年度总量上基本一致,如2005年央行全年外汇占款约1.74万亿人民币,外汇储备净增量大约2089.4亿美元,以8.1的平均

汇率折算,相当于人民币1.7万亿,两者大致相当。然而,每月的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增长数据并不严格对应,而是存在着一定的“时间性”差异。以12月为例,外汇储备激增249.5亿美元,但外汇占款却只有1200亿,尚余500多亿“递延”到了2006年1月,从而促使央行在上周净回笼资金410亿,而不仅仅是对冲完到期资金后了事。

  产生这种时间性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有时银行替央行结汇后,滞后一段时间才到银行间市场平盘,让央行“兜着”,形成外汇占款。

  央行要弃守短期利率?

  由于市场资金面相当充裕,央行近期的公开市场操作并没有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有业内人士透露,当央行在作票据发行计划时,

商业银行一般都根据自身业务、资产配置、流动性等方面的需求上报各自的投标计划,也就是大家都考虑好了春节的资金需求。然而,现在央行无论是700亿、900亿的票据,还是一年期正回购,参与招标银行联手“通吃”。有业内人士估计,要是按照商业银行上报的总量,央行票据和正回购的发行量恐怕还要上升30%。总体市场资金充裕程度可见一斑。再加上本周和下周到期资金量也大,因此,央行巨量操作后,市场反应并不剧烈,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继续走低。

  然而,央票发行利率的下挫让市场分外关注。据央行公告,昨日一年期的2006年第三期票据招标价格为98.18元,参考收益率约1.8537%,比上周大约下降了4个基点。继上周正回购招标利率受市场打压后,票据发行利率终于“独木难支”。债券市场再受刺激,全线上扬。上证国债指数上涨0.14%,突破110元的大关,至110.06元。

  市场开始担心,央票利率的回调,是否预示着央行要“弃守短期利率,还其自由?”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实际上,在春节前后,央行并不担心市场利率过低,而是担心市场利率太高。数据显示,去年春节前期,7天期回购从1.88%左右跳跃上升,最高达到了2.51%,三个交易日上升了60个基点,迫使央行加大资金投放予以缓解。现在,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利率接连走低,昨日7天加权平均回购利率收于1.447%,较前一交易日下降了0.61个基点。这对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来说,倒不啻为好兆头。让央票利率顺其自然地随之下移,否则,如果在未来几个交易日里,有央票利率支撑的市场利率万一出现飙升,来势可能更猛,幅度可能更大,从而违背公开市场操作的初衷。因此,对央行来说,将票据发行利率“暂且放一放”未尝不可。

  但是,利率究竟会放到什么程度?有市场人士分析,不会很大,估计也就是20个基点以内。毕竟,当初将一年期票据发行利率从1.3274%的水平拉上来也并不容易,除了成本外,市场环境也很重要。再者,市场利率太低,容易再次激起市场的套利行为。2005年,大量的资金就是利用低回购利率融资,滚动套利,这也是央行不希望看到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