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券 > 正文
 

交易所债市边缘化危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 01:2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徐 炯

  上海报道

  短短几年,几组数据的对比,令人感叹。

  2006年1至5月,银行间债市现券成交量为4.06万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债现货交易量为833.34亿元,两者相差50倍。

  2005年全年,银行间债市现券成交量达6.3万亿元,交易所的现券成交量2772.8亿元,相差20倍以上。

  但是,如果时光倒回至1999年:现在“风光一时”的银行间债市年成交量不过区区150.5亿元,而交易所的现券成交量则高达5000亿元。

  从1999年全年的150.5亿元到2005年的6.3万亿元,银行间债市七年内成交量增长超过400倍。而上证所的现券成交量则从1999年的5000多亿元,一直萎缩到2005年的不到3000亿元。

  完全相反方向的变化,正在两大债券市场上演。

  银行无法进入交易所

  7月3日,上证国债现货全天仅成交14万手,成交金额仅为1.4亿元,创出了自有国债指数以来成交量的新低。虽然4日交易所债市成交量有所回升,又达到3.4亿元的水平,但相对银行间债市每日上千亿元的交易量,显然望尘莫及。

  “交易所债市的成交量在不断萎缩。”一家券商固定收益部的研究人员无奈地说,“和银行间债市一天成交上千亿元相比,确实已经非常边缘化了。”

  “资金问题,是导致交易所债市不断萎缩的一个主要原因。” 德邦

证券固定收益部的研究员莫凡称。

  目前,

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券商是债券交易的投资机构。以现有的交易情况来看,商业银行是最大的债券持有人。但商业银行无法参与交易所的债券交易,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也都在银行间市场参与债券交易,因此交易所债市交易量大大萎缩。

  “最近几个月,很多券商的净托管数量是零。”莫凡说,这意味着券商自营买卖数量已经降到了极小的程度。

  一家大型证券公司固定收益部的一位人士也称,“公司已经很久没有资金进行债券自营买卖了。”

  另外,随着原有在交易所交易的券种逐步到期,债券存量减少,而新发行的券种中,跨市场的债券更多,金融债和短期融资券发行量虽不断增加,但这两大品种和交易所债市并无关系。

  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统计,截至今年5月末,银行间市场债券可流通量达7.68万亿元,占债券存量比重的91.98%;而交易所可流通量仅0.37万亿元,只占存量比重的4.43%。

  上证所虽然在2005年推出了买断式回购交易,但由于交易程序复杂,几乎没有成交纪录。而在银行间市场上,保险、证券公司、基金都利用“回购”放大操作和进行套利。

  如此一来,怪圈就这样出现了:成交量减少,流动性降低,难以聚集市场人气,进而使得债券发行也难以取得较好成绩。而缺少新的品种和交易模式,则进一步导致成交量萎缩。

  托管债券数量锐减

  在交易所交易量不断萎缩的情况下,交易所托管债券数量的锐减,更是“釜底抽薪”。

  据中国债券信息网统计,截至2006年5月底,银行间债券托管量达7.9万亿,其中国债托管量2.4万亿;而交易所债券托管量仅为3738亿,其中国债托管量仅为3336亿。

  据此计算,目前银行间的债券托管数量已经超过交易所的20倍,而仅仅在一年半之前,这个比例还仅为10倍左右。

  这种差距仍在拉大。6月14日发行的总量达325.7亿元的2006年8期国债,全部被托管在银行间市场,成为今年以来第三只仅在银行间市场单一挂牌的跨市场国债。

  也有分析员认为,造成新上市的国债品种不进入交易所债市的原因,一方面是银行成为债券主要的持有人,另一方面,即使券商持有债券,也不愿意托管在交易所。这是因为,“现在很多客户出于安全性和风险防范的考虑,要求券商托管到银行间市场上。”某大型券商固定收益部人士说。

  客户担心的“风险”问题,即是前几年少数券商挪用客户的国债,进行回购,并将资金用于其他领域的行为,这造成客户损失巨大。虽然这一漏洞不复存在,但委托券商的客户仍纷纷要求券商转托管到银行间市场。

  如果债券不托管在交易所,那么即便希望通过交易所进行交易,也需要通过转托管的方式进行。这样无疑增加了交易的成本,减少了交易的便利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