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将有五只记账式固定利率国债扎堆发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 00:33 北京现代商报 | |||||||||
商报讯 (记者 周科竞) 财政部日前公布的国债发行计划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将发行多期记账式固定利率国债。其中,4月14日发行3年期国债,按年付息;5月15日发行5年期国债,按年付息;5月24日发行7年期国债,按年付息;6月5日发行3个月期国债,以贴现方式发行;6月23日发行20年期国债,按半年付息。 目前市场上投资者对国债投资非常认同,4月1日发行的凭证式国债,虽然利率水平尚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孙鹏认为,相比赁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更加灵活,可以在交易所自由买卖,对于急需用钱的投资者可以在不损失利息的情况下提前变现,也可以通过国债回购在一天之内完成融资借款,这些都是凭证式国债做不到的。 但是由于购买记账式国债投资者拿不到实物券,相当多的投资者对此感到不放心,而且有些投资者认为国债如果能够交易,将有可能使自己持有的国债出现投资风险。 对此,孙鹏认为,记账式国债虽然没有实物券,但是托管在交易所的国债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对于投资者担心国债价格下跌造成自己投资损失,孙鹏认为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如果持有到期,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理论上差别不大。 国债巨量发行不可操之过急 现在投资什么都挺热,股市站稳1300点,国债发多少都不够,封闭式基金也成受到投资者追捧,黄金涨个没完没了,期铜永不言顶,白糖也不甘寂寞,即使让投资者很受伤的权证也能够普遍大幅升水,这些都出自一个原因,市场资金充沛。 什么都涨是好事吗?未必。股市好不容易跌出了投资价值,如果再出现疯牛,面对吹大的泡沫,管理层还要头疼;黄金、原油、铜、糖上涨管理层更加难受,什么都涨的另一面就是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降,也叫通货膨胀,这是管理层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为什么这些商品都涨疯,怎么说的都有:有人说,银行不能贷款给房地产企业,资金没处投资,只好投入股市、债市等周边市场;也有人说,国际投机资金大量涌入我国,企图在人民币升值中获利,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市场上的资金太多了。 资金多了好办,大量发行国债回笼资金,减小货币供应量,这种办法成本最低,效果也最好,因此国债投资也成为了热门。但是大量发行国债真的就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吗? 有人发现,买走凭证式国债的投资者多是老年人,资金来源为银行储蓄,这根本达不到回笼资金的效果;买走记账式国债的多为投机者,通过反复回购扩大杠杆,用很少的本金博取较大的收益,一旦债市出现风险,倒霉的还是银行。 地产企业无米下锅,只好饮鸩止渴,高利贷借入资金死扛房价,再用高房价借更多的资金,虽然来源均是企业间借贷,但是其最根本的出处还是银行,与以往不同的是,以前是银行直接把钱借给地产商,现在是其他公司先申请贷款,然后再把钱高利借给地产商,如果出现问题,吃亏的又是银行。 发国债是可以短期减少市场资金,但是长期看,国债越发越多,最终必将出现问题,从而一次性爆发恶性通货膨胀,这在其他国家历史上有很多先例。做什么事情都要适度,发行国债也是一样。 周科竞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