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要闻 > 正文
 

统计局发布数据CPI走低不必过虑 通胀仍需提防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 09:1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左小蕾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了2月份的经济统计数据。其中引起各方关注的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0.9%,相对于1月份的1.9%,降低了1个百分点。这一数字使人们对于通货紧缩的担心又开始多了起来。笔者认为,2月份的CPI数据是正常的。从趋势上来看,也不必过虑2006年出现通货紧缩经济下滑的局面。

  首先,从月环比看,2月份CPI还是比1月份上涨了0.5%,而且2月份的CPI相对1月份的CPI增幅降低可能与农历新年之前商品价格普遍上升,新年以后又普遍回落,导致价格平均水平产生比较大的变化有关。

  其次,推动CPI呈上涨趋势的因素很多。一是能源价格体制改革的因素。世界

石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国内成品油价格倒挂的现象随着价格调整机制与
国际油价
变化接轨,成品油价格上涨是没有悬念的。如果征收
燃油税
的方案通过,成品油的价格上涨幅度可能比较大。煤电价格联动的机制也正在成为改革的思路,如果电价随煤价上升而上升,能源价格整体上调完全是可以预期的。

  二是劳动力价格因素。劳动力价格可能因为通过设置最低工资,或者因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其他的机会,劳动力供给的相对减少而上涨。

  三是消费增长的价格推动因素。财政加大了对农民的直接补贴,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大,当收入增长以后,所增加的收入中会有较高的比例被用来增加消费支出。如果财政的各种直接补贴大约500亿能够到位,按80%的平均消费倾向计算,农村估计新增400亿的基础消费。400亿增量进人基础消费市场,对基础消费品的价格是有推动作用的。

  四是投资增长的价格拉动因素。如果解决人们一直担心的产能过剩问题,采用扩大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弥补产能过剩导致的GDP增长率降低,就非常可能成为投资反弹动力。

  还有今后五年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头戏。在县级政府换届之际,如果GDP的业绩评价体系还没有完全得到矫正,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仍然存在,特别是目前地方政府还能一定程度控制银行资本和土地资源的情况下,一不注意,农村建设就有制造新一轮过度投资的风险。

  投资的增长对上游行业的原材料价格会产生拉动的效应。所以,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这些价格因素,都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使CPI的趋势呈上涨预期。

  最后,政府的政策也是倾向防通胀而不是防通缩。《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特别提到经济增长速度问题。今后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设定平均7.5%的增长目标具有明确的政策导向性。刚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具体说来,财政政策今年要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财政赤字比上年预算减少,并控制行政经费增长。政府少借一点钱,少花一点钱,预算赤字规模递减, 非扩张性财政政策取向明显。货币政策将继续按照其政策目标控制货币总量,适当进行信贷总量的调控。中性偏紧的政策可能是货币政策的特点。

  政府工作报告给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4%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这显然是一个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是积极的但决不是激进的目标,特别是对CPI的目标预期是高于近期水平的。根据报告中的信息,我们的理解是,要实现2006年的目标,需要控制投资规模,“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按照贷款条件和市场准入标准发放贷款,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有保有压等等政策和措施,防止投资增长过快,防止经济过热。

  所以通缩应该不会困扰2006年的经济发展,通胀倒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对于讨论比较多的产能过剩,会导致价格下降进而通货紧缩的观点,我们认为产能过剩并非必然导致通货紧缩。因为产能不等于产量,100吨的产能,完全可以只产出50吨的产量。关键是控制生产要素的投入,比如钢铁行业,如果市场需求小于供给能力,企业就没有必要开足马力生产,钢铁的过剩产能,不可能全部变成产量,市场供求就不会发生严重失衡,价格不会大幅下降。

  最重要的是正确的政策。如果为了防止过剩产能可能带来的通货紧缩而加大政府投资,放松银行贷款的控制,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不但不能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反而可能推动过剩产能的过度释放,产生更严重的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利润大幅下滑,引发经济的衰退,导致本不应该发生的后果。

  因此在目前的经济环境和体制下,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避免通货紧缩出现的关键。(作者单位:银河证券)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