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要闻 > 正文
 

再贴现利率难起浪花 尚不具备利率调控功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 01:26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华安保险资产管理部 何崴

  央行在《2005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作为中央银行利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贴现利率将在未来的货币政策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再贴现利率将适时动态调整。一时间,市场传言央行近期将下调再贴现利率。

  尚不具备利率调控功效

  目前我国再贴现利率采取固定利率,这已经与市场利率完全脱节,不具备市场基准利率的功能,从而丧失了作为利率调控的功效。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再贴现利率与贴现利率"倒挂":我国现行的再贴现利率为3.24%,银行汇票的贴现利率一般在2.2%-2.5%之间,而转贴现利率一般在1.7%-1.8%之间。这导致央行通过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影响贴现市场利率的路径无效。2005年,商业汇票累计签发4.45万亿元,比前一年增加1万亿元,增长30.1%;累计贴现6.75万亿元,增长43.3%。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5年累计再贴现25亿元,比前一年减少202亿元;再贴现余额2.39亿元,同比减少31亿元。

  其次,再贴现利率远远高于银行间回购利率和银行间拆借利率。目前银行间回购利率大致为:1天回购利率1.38%,7天回购利率1.40%,14天回购利率1.42%,21天回购利率1.52%,1个月回购利率1.62%。其中,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最为活跃,被市场默认为基准利率;目前银行间拆借利率大致为:1天拆借利率1.4%,7天拆借利率1.55%,14天拆借利率1.45%,1个月拆借利率1.8%。由此可见,商业银行没有进行再贴现的动力。再贴现不具备作为基准利率的条件。

  第三,"流动性陷阱"导致利率政策的作用已经非常微弱。再贴现利率是当商业银行需要调节流动性的时候,要向央行付出的成本。但由于我国过高的储蓄向实体经济传导不畅,同时大量国际资金流入我国享受

人民币升值和我国
房地产
升值带来的巨额利润,银行系已经是钱满为患。当我国逐步陷入"流动性陷阱",利率政策的作用将日趋微弱。

  下调对市场影响甚微

  适时动态调整,也就是不再实行固定利率,而根据市场情况不断调整,根据以上分析,现在的再贴现利率应该下调。

  如果下调,则释放出放松货币供给的信号。举例来说,目前1年期央行票据收益率在1.9%左右,如果再贴现利率下调到1.9%以下,商业银行就可以通过再贴现融入资金来购买央票进行套利。这等于进一步增强了银行间资金的流动性,与目前央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相悖。

  因此,我们认为下调再贴现利率首先必将是小幅的,不会对市场资金面造成多大影响。但长期来看,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迈进了一大步。再贴现利率的调整有利于建立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完善中央银行利率体系和提高中央银行对市场利率的引导能力。

  [资料链接]再贴现利率及其理论功效

  再贴现利率,是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央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换言之,是当商业银行需要调节流动性的时候,要向央行付出的成本。理论上讲,央行通过调整这种利率,可以影响商业银行向央行贷款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调控整个货币体系利率和资金供应状况的目的,是央行调控市场利率的重要工具之一。

  我国中央银行利率有五种,分别是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

准备金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和央行票据的利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