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校正公开操作准星 重点一级交易商增选十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 02:24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 |||||||||
记者 秦宏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新招不断。记者日前从市场中获悉,继节后启动千亿量级央行票据发行后,公开市场又于上周扩大了重点联系一级交易商范围。这一举动显示,面对流动性过剩的市场,央行正在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效率和精准度。
据悉,在上周第二次公开市场操作之前,央行扩大了重点联系一级交易商名单,新获这项资格的机构以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为主,机构数量大约为十家左右。扩容后,公开市场重点联系一级交易商增至三十多家。 公开市场重点联系一级交易商制度是指,在央行公开市场确定每次操作数量之前,由重点联系的一级交易商向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报告流动性变化与需求情况。设置这项制度的目的是,便于央行准确掌握市场的流动性状况,确定公开市场操作的数量,将市场流动性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之内。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每次公开市场之前,这些入围的一级市场商均会向公开市场上报对央行票据的需求量。扩容之前,重点联系一级交易商一共为二十二家,且主要是以大型的商业银行为主。 这次名单的扩大,显然与当前市场流动性分布格局的变化有关。以往,市场的资金主要集中在以四大行为主的少数大型商业银行手中。而从去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开始,货币市场资金富裕状况已经不再是大行独有的专利。去年年底,少数中、小城市商业银行的超额备付率甚至已经超过大行。央行显然已经察觉到目前市场的流动性格局变化的趋势,并且将其体现在了公开市场操作之中。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显然借助于名单的扩大,央行将进一步校正公开市场操作的"准星",公开市场对流动性控制的主动性、准确度和有效应将随之上升。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重点联系一级交易商名单的扩容向市场传递出一项重要信息:与以往相比,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手法将日趋灵活,这意味着今后央行对市场资金动态性调控的能力将呈现强化的趋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