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要闻 > 正文
 

2006资本创新年:债券市场创新与扩容并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 00:2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方 原

  北京报道

  日前记者从有关方面得到的消息,2006年,国内债券市场将在质和量上迎来一个飞跃——“储蓄国债”正在酝酿破壳,企业债将进入银行间市场,金融债在“短期融资券”和“
资产证券化”两方面扩容。而债券市场交易制度的创新,也将在国债的预发行上取得实质突破。

  “储蓄国债”酝酿破壳

  记者在节后进一步了解到的一个消息是,利率灵活、着眼于长期储蓄性的国债新品种——储蓄国债,将在今年适当时候推出。

  据央行国库局国债管理处处长田文雄透露,从2003年开始,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着手研究在我国构建面向个人发行的国债新体系问题,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积极筹备过程中。

  “总的来看,目前在三方面达成了共识,即国债品种应更加丰富多样,购买通道应更加方便快捷,债权记录应更加科学安全。”央行国库局有关人士表示。

  央行有关人士进一步指出,由于储蓄类国债主要面向中小投资者,因此品种设计将注重满足不同投资者的购买需要,形成多种偿还期限、多种计息方式的多层次、多品种结构。

  “未来将要推出的国债产品虽然仍为固定利率债券,但是期限较长,最长可达10年以上,可按年付息,并且设置了持有期限档次,例如,投资者可以在持满3年、5年和7年时,选择兑付或继续持有。”央行国库局国债管理处有关人士表示。

  专家分析认为,目前凭证式国债在品种设计上期限过短,而储蓄国债则是以吸收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较多偏重储蓄功能而设计发行的一种国债品种。

  “凭证式国债到期兑付资金有相当部分其实转购了新凭证式国债,说明不少市民仍倾向于投资长期限的储蓄国债。”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资金营运部的杨诚表示。

  专家介绍说,储蓄国债种类规定必须持有债券期限超过12个月后才能提前兑取储蓄债券,或者是任何时候的提前赎回将只能得到较低的利息。

  “今后储蓄国债的利率,将有望定期随市场利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水平而调整。”央行国库局国债管理处有关人士表示。

  据了解,现行的凭证式国债的利率采取固定利率,通常以相同期限的银行储蓄

存款利率为基准。一旦遭遇加息,就可能导致投资者大量提前兑取。因此,采用市场力量决定的浮动利率,实行通货膨胀指数化将是储蓄国债的必然选择。

  “储蓄国债可采用多种利息支付方式,可以到期一次性偿还本金和利息,以满足追求价值增值的投资者的需要,也可以定期支付利息以满足追求稳定收入的投资者需要,更加适合养老型资金的投资特点。”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信息部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另外,税收处理也是发展储蓄国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据记者了解,财政部和央行在对储蓄国债的税收上意见较为一致,即储蓄国债的利息收入免收所得税。

  企业债进入银行间市场

  最近,央行研究局金融市场处处长纪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正在进一步细化,新《条例》在六大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预计最快将于2006年出台。修改后的《条例》将大大降低企业债券发行门槛。

  “三年来,央行、发改委、证监会等有关部门对企业债的改革和发展问题经常碰头和磋商。从目前来看,这种磋商的机制已经基本建立,对企业债的发展也逐步达成了一些框架性的共识。”一知情人士表示。

  据了解,从去年6月份开始,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央行金融市场司、证监会发行监管部以及国资委企业改革局等部门就对企业债发展问题进行了分论题的探讨,形成了“备忘录”。“备忘录”的具体内容主要是梳理了企业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亟待解决的症结。

  发改委金融财政司副司长马季华表示,发展多层次企业债交易市场,一方面要允许众多的符合条件的债券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另一方面要逐步开设柜台交易市场,为投资者提供变现和分散风险的渠道。

  央行有关部门则是着重对企业债引入到银行间市场等问题进行更多的研究。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在现行企业债券管理架构不变的前提下,在监管层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应该将企业债的发行和流通引入到银行间市场,甚至在银行间市场直接进行债券的发行。

  “这在技术上已经不存在任何问题,交易规则也可使用目前银行间市场国债、金融债的相关规则。至于对企业债额外的信息披露、评级和风险防范的要求,则需要由监管部门另行制定一些补充性的规定。”一接近央行金融市场司的人士表示。

  金融债扩容

  据银监会监管一部主任阎庆民透露,今年将扩大资产证券化试点。此前的2005年,央行设计的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率先诞生。

  分析人士表示,ABCP产品最大的特点是不属于短期融资产品,大多数产品期限在2年到5年之间,有的甚至长达10年。此外,它还有两处与众不同的地方:国外的ABCP属于资产支持证券(ABS)中的一种,是以未来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做支持发行的证券化产品,而中行试推的ABCP要求有一块规模大、质量好的资产作抵押即可,对稳定现金流没有过多考虑;国外的ABCP要做到破产隔离与真实销售,但中国央行设计的产品没有包含上述风险控制条件。

  “它实际上应该属于国外常见的资产抵押债券。这是在公司债发展受阻,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情况下,央行绕开发改委,积极支持的固定收益产品。目前华能国际已提出该产品的发行要求,预计2006年发行规模可以达到1000亿元。”央行研究局的一位方案设计者表示。

  记者从央行有关方面了解到,2006年央行在金融债方面,除继续推动“资产证券化(ABS)”,也将适当扩大“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

  “在今年发行1000多亿的基础上,2006年将适度放大短期融资券的发展规模,以支持优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央行金融市场司债券发行处人士介绍。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等候发行短期融资券的企业有22家,多数是中央大型国企。

  交易创新指向“预发行”

  记者同时了解到, 除了债市品种的创新外,2005年热烈讨论的诸多交易制度创新2006年也将正式实施。其中备受关注的,就是财政部酝酿的国债“预发行”制度。

  据悉,由财政部国债预发行课题小组编制的《中国国债预发行框架设计》(讨论稿)目前已分发到有关银行、券商和基金的手中,该方案基本获得了机构的肯定。

  “这项制度是国债市场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初稿已出,明年将根据市场的情况进行完善和补充。”一位参与草拟国债预发行制度框架设计的人士向记者透露。

  财政部对建立国债预发行制度已酝酿多年。两年前,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就提出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预发行交易方案设计框架讨论初稿》。财政部国库司也曾多次表示将推出国债预发行制度,以发挥一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近年来,我国国债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例如,在以往的国债招投标中,部分机构投标准确度较差,致使一期国债最高、最低投标报价相差甚远,给一级市场的合理、准确定价带来一定影响。此外,代理投标及招标后的分销行为透明度不高,时有违约现象发生。

  中国国债协会苏之中教授表示:“目前,招标发行为主的方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的发展,改革实属必然。”苏教授曾多次参与国债发行制度设计和修订,他指出,现在的招标发行方式下,债券冻结时间较长,新券定价与二级市场价格差异较大,发行人难以制定合理的发行成本等等,这些都加大了参与者的市场风险。

  据透露,早在2005年3月,财政部、央行和证监会三部委就达成了共识,认为目前市场已经具备了推出国债预发行制度的条件。分析人士表示,2006年推出这一制度已是水到渠成。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36,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