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床买国债引出三质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2日 07:37 北京晨报 | ||||||||
过去一个多月里,北京人投资“走投无路”可以用一个黑色幽默式的故事来注解:两次卖国债,都有人抬床在银行门口等号。 “国债太抢手了,连我们银行自己员工想买都买不到。”昨天,一位兴业银行员工如是感叹说。今年第二期凭证式国债前日发售,再度引发市民通宵排队抢购。这种情况年年如此,回回如此,每次都令不少市民抱怨不已。
人们不禁要问:我们何时能走出“抬床买国债”的困境? 专家指出,理财产品短缺、咨询服务欠缺掣肘城市人投资 质疑销售方式 银行也会“嫌贫爱富” 有银行表示:将客户划分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不同的优惠服务,是国际银行业通行的规则。 社科院金融专家易宪容昨天对记者说,银行集中发售国债的方式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例如读者反映,银行的大客户可以不用排队提前预约购买国债,这对小客户很不公平。记者联系到的多家银行均不愿对这种“嫌贫爱富”的行为公开表态。有银行表示:将客户划分层次,并提供不同的优惠服务,是国际银行业通行的规则,例如,民生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普通卡和钻石卡客户所享受的服务就不一样。 一位姓郑的读者建议,国家发售国债时,能否像新股发行那样,采取抽签的方式,大家可否买到全凭运气,不用通宵排队。 质疑产品种类 理财产品少得可怜 除国债外,普通百姓能参与的理财产品只有几项,而且一些产品的专业性令不少人望而却步。 “好的理财产品太少,因此,一旦有不错的产品出炉,大家自然都会去争抢。”易宪容指出:国债火爆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居民的投资理财渠道狭窄。 现在,除国债之外,普通百姓能参与的只有股票、基金、信托、银行理财产品这么几项,而且一些产品的专业性令不少人望而却步。由于股市不好,基金盈利难以把握,银行利息又低,全国老百姓手里有十几万亿存款,却不知道该把手里的钱投向哪里。 北京天恩理财中心高级理财师姚海燕分析说:我国金融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国家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在金融产品的开发上有很多限制,比如银行不得卖证券类的产品,证券公司不能卖银行业的产品。相比起来,国外的股票指数期货、外汇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都很丰富,既可以保证一定的收益,还能规避风险,但我国基本没有这些衍生产品,居民的资金也没法投资。 金融界高层领导也有类似的表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不久前曾介绍:在美国,居民可以在银行开立货币市场基金账户,其资金可以在储蓄账户和货币市场基金账户之间自由切换。但我国只允许银行代销基金,不允许设立类似的账户。不过,吴晓灵也认为:引入货币市场基金账户会加剧融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不适合中国国情。吴晓灵指出:中国债券市场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缺乏,例如国债多为3年期、5年期,没有短期产品。 质疑咨询服务 顾问素质亟待提高 普通居民的专业知识有限,而银行即使为贵宾客户提供的理财咨询也不够健全。 姚海燕指出,普通居民在金融、证券方面的专业知识有限,因此倾向于选择国债这种容易理解又保险的投资品。记者在方庄一家证券公司的营业大厅看到,一位市民向柜台营业人员咨询:“我有30万元,您看买什么基金比较合适?”事实上,证券公司柜台营业人员没有投资咨询的义务,也缺乏相关知识,因此该投资者得到的答复只是“都挺好的,您看着买吧”。 据姚海燕介绍,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居民的退休金规划以及基金、股票等投资都会交由专门的理财顾问打理,由他们根据专业知识做出判断。如果客户要求理财顾问买入某支股票,理财顾问不会简单地照办,而是先分析、判断,如果觉得客户的决策不合适,就会向客户提建议。 中国理财市场刚起步,多数居民仍持观望或不信任态度,甚至银行针对贵宾客户的理财咨询也不够健全。记者了解到,某些银行的理财师不熟悉证券市场的产品,不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为了提升本行的销售业绩,某些理财师甚至在行情不佳时也积极推销本行代销的基金,而不推荐其他银行代销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