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要闻 > 债券市场 > 正文
 

偿债高峰期的挑战 五年时间财政部将偿还4000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30日 10:32 经济观察报

  2月4日,随着财政部2004年第9期253.2亿元国债的到期,2005年度国债的还本付息工作将拉开帷幕。不仅如此,中国政府还将由此进入一个“偿债高峰期”。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至2009年,财政部年度偿债面值总额均在人民币3500亿至4000亿元左右。

   这种规模的国债偿付对我国经济与财政意味着什么?会不会影响我国的经济运行和经济改革?如果会的话,这种态势造成的影响,又将如何产生,影响的程度如何,我们
又将如何化解这种风险?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国务院研究室宏观经济司副司长丛明和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安体富。

  经济观察报:有统计说,中国进入偿债高峰期,接下来的5年里,仅到期需要偿还的国债每年就高达3千-5千亿元,我国目前国家的负债状况如何?

  贾康:所谓偿债高峰期,与原来债种的数量演变与年限结构有关,这几年合在一起,每个年度的偿还量显得高一些了。这个事情本身,应该说是在过去预料之中的,在前些年我们国家逐渐地、越来越多地发挥国债手段作用的时候,已经有过这方面的预测和研究,就是到了偿债高峰期应该怎么样掌握相关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当然,在前些年已经做了些努力,就是尽可能使这个高峰不要太陡峭。但现在,主要应该讨论的是,当这个偿债高峰期来临之后应该怎么办?一个重要的大前提条件应该看到,我们国家这几年财政收入的增长还是非常强劲的,增长幅度比较高,这对于我们平稳渡过偿债高峰期是个非常有利的因素。另外就是,在公共部门的其他的债务和风险方面,也已经有比较多的讨论和关注,这也会使我们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增加一些有利因素;但不利的也有,因为虽然财政收入增长比较迅速,但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我们的赤字只能缓慢地下调,今年可能能够调到3000亿元左右;在各种制约条件下,偿债按现在的基本制度,很大的程度上还是要靠借新债还旧债。从市场经济情况来看,这个情况并不可怕,它是个滚动的过程,借新债还旧债的情况每年都有,那么在高峰期这种因素可能占的比重更大一些。

  丛明:中国进入偿债高峰期的说法是成立的。因为2004年中央财政共发行国债面值达6900多亿元,如果扣除弥补当年的赤字3198亿元,剩下3700多亿元即为偿债额。但是,我们看待一个国家的负债情况,不仅要看负债总额,而且要看经济总量。国际上通常衡量一个国家财政负债情况的指标是国债负担率,即国债余额与当年GDP之比,目前欧盟的警戒线为60%。从我国情况来看,国债负担率最高的年份是2003年,达22.5%,因为当年中央财政赤字达3198亿元;2004年中央财政赤字依然为3198亿元,但经济增长速度加快,GDP总量增加较多,当年国债负担率开始下降,为21.1%;预计2005年国债负担率还会进一步下降。我的结论是,偿债高峰期只是表面现象,关键是看国债负担率指标,由于国债负担率开始下降,表明国家财政负债程度正逐步减轻,不必惊慌;况且,国家财政保持一定的负债,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安体富:咱们这几年一直在讲,从债务余额和债务负担率来看,还不算太高。但是,考虑到其他方面,如果加上隐性债务和或然债务,那就非常高了,一般认为,已经占到GDP的100%了;把这些都考虑在内,肯定会很高。即使不考虑那些,我们这几年一般是3000多亿的规模,这个也有相当的负担;不过,从最近几年财政增收比较多的情况来看,还是可以承受的。

  经济观察报:国债每年偿还3千-5千亿元,压力不小,我们有什么手段来应对这个偿债高峰期?

  贾康:刚才实际已经说到手段了,现在既然主要的手段要靠借新债,那就要考虑到债务怎么尽可能安排好。这个新债又要成为以后需要还本付息的旧债,就是怎么尽可能地把它合理化。

  丛明:大家知道,从2005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实际上是适当压缩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这为今后逐步减轻财政负担和压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就是最好的应对。

  安体富:现在一般还是通过发新债还旧债的方式,最终还是要靠税收收入。我们税收收入现在增长比较快,所以,如果合理安排支出,现在还是可以承担的。根据现在的情况,应该逐渐控制长期建设国债规模,还要控制债务总规模。现在也有这个条件了,经济形势已经变了,不像前几年,想控制也不行,当时还要考虑拉动经济增长;现在这个情况已经变化了。所以要控制发债规模,包括发债总规模和长期建设国债的规模,再一个就是注意效益问题。

  经济观察报:中国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财税、金融制度改革,在这个时候进入偿债高峰期,会不会对这个改革造成严重影响?

  贾康:各种改革里面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在这个角度上应该说是有一定影响的,它也是我们操作空间的一个影响因素。那么,还是要按照统筹协调这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各种因素放在一起,然后求其合理化。

  丛明:财税改革和金融改革是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例如:新一轮税制改革涉及较大规模的减税,尤其是在全国全面推开增值税转型的改革,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静态估算要减少2000亿元左右;此外,出口退税机制的改革,使中央财政将累计欠企业和地方的2400多亿元退税基本偿还完毕,但中央财政要消化这2400多亿元的支出,需要一定的时间。按照改革的部署,今年要继续消化出口退税改革带来的成本,而不会全面推开增值税转型的改革和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后两项改革何时推出,还没有时间表,要取决于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与偿债高峰期关系不大。从金融改革来看,所需要的财政支付成本不是很大。去年实行的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国家注入450亿美元,不直接是财政的钱。金融改革按照既定目标推进,与偿债高峰期的关系也不是很大。

  安体富:这个属于财政总体安排方面的,一个是财政总的承受能力应该说现在大大加强。当然,这几个事情凑在一起,从财政的角度来看,它当然有一定的压力。但是,我们也要调整结构,把支持的方向安排好,调整好了之后还是可以的。比如去年增收了5256亿,这笔钱到底用在哪里?一个是增加各种支出,要么就是有些尽量减少,把钱用在税制改革方面,当然也可以支持金融改革,像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以及国企的改革等方面。应该把用在改革方面的资金,放在主要地位。因为它涉及到机制问题,机制创新是一个长远的问题。而且我们财政支出有些效益不是太好,结构也不是太合理。所以,应该做一些调整。

   经济观察报:偿债高峰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如何?比如说,会不会对中国的利率水平、物价、投资造成重大影响?

  贾康:它就是占了我们一定的发债空间,因为现在主要是靠借新债还旧债,偿债的付息部分是在经常支出里面安排的,还本的部分没有别的来源的话,那就要靠借新债的途径。对利率水平、物价和投资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说起来每年几千亿的资金,在整个的货币流通量和整个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里面,这还是一个相当小的比重。但不能说没有影响,国家会慎重处理好这个影响,不会造成很大的冲击。

  丛明:刚才说过,只要国债负担率呈下降趋势,所谓偿债高峰对宏观经济就不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这点不必过于担心。但是,在宏观经济形势有趋热表现的情况下,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也要防止经济过热,国家有可能采取逐步加息的手段,这将加大国债发行的成本;反之,每年发行巨额的国债,也会提升市场发行利率的趋势,对利率水平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物价影响不能光看财政负债,关键是看货币信贷总的闸门。目前货币信贷政策总体上是略为收紧的,这就从总量上控制住明显通货膨胀的发生。由于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政府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进行投资的数额在相对减少,对整个社会投资的影响不大。

  安体富:从现在来看,因为它涉及到整个宏观调控,包括利率等其他的政策。如果我们发债规模过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会影响到利率,但是我们现在利率还没完全市场化;一个发债规模逐渐在压缩,它占的比重不是继续膨胀的,再一个,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怎么配合的问题,所以,会不会影响到利率,它实际要涉及到整个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现在还到不了那个程度,所以现在谈起来还有些远。

  经济观察报:财政风险也讲了有几年的时间,几年以前,中国崩溃论盛行的时候,其主要论据之一就是中国大量的债务,包括隐性的、显性的债务。在偿债高峰期这个背景下,如何评估中国的财政风险?

   贾康:我个人认为,主要的风险还不在于表面的这些统计数字上,还应更关注一些大家已在谈论的隐性负债和或有负债。一提或有债务也不能说就大祸临头了,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在今后几十年的时间里面,有很多因素可以来化解这些债务。隐性债务,有些也是直接的负债,不过不体现为显性的,这需要更多地关注,也是要在具体的政策上分门别类地讨论,它们的构成结构相当复杂。这些相关部门还是非常重视的,有很多的研讨,还是准备要化解这些实际债务,有些措施也都在考虑。

  丛明:?或有债务?真正能够分摊多少,何时分摊,是一个动态的可变化的过程,它将取决于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和控制经济风险的能力。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越好,国家控制和化解经济风险的能力越强,各种债务转化为财政风险的压力就越轻,反之就越重。从中长期看,只要我们始终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健康发展的态势,各种隐性债务对财政造成的压力就会逐步减轻,甚至得到逐步化解。中国目前一直有财政风险,但财政风险不等于债务危机,不必大惊小怪。

  安体富:财政风险问题是应该重视的。从表面的、公开的赤字来看不是太高,还是可以的。问题在于,我们隐蔽的赤字有多少?比如很多“挂账”,如果把隐性的赤字算在一起,它的规模要比较大一些。另外,债务风险如果从债务负担率公开来看是20%左右,不高于欧盟60%的警戒线;但是考虑到隐性债务和或然债务,它的规模就很高了,可能高于100%。特别是地方债务的规模,财政部也做了很多调研,这个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县乡债务更为严重。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债务的效益存在不少问题。所以,它的风险就要体现在这些方面。当然,有人说,这个或然债务它不一定会形成或发生,但是我们国家原来是计划经济,很多的国有经济最后兜底还是财政,跟国外还不太一样;所以,如果把这个考虑在内,现在的主导观点还是认为,这个还是很严重的,这个风险也是很高的。所以,风险问题应该充分重视。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财政部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