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券 > 正文
 

储蓄国债下月开卖 三大银行明起接受开户申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 07:10 信息时报

  专家认为国债投资占家庭收入一两成为宜

  时报讯 (记者 张玉) 从7月份开始,市民投资又多了一种新的产品——可提前兑付、可任意选择到期返本付息或者按年付息的储蓄国债,将于7月初上市。据理财专家分析,储蓄国债比较适合那些目前收入比较稳定,追求长期稳定收益或是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不高的投资者。

  试点期发行两个品种

  据了解,代销储蓄国债的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将于明天起接受开户申请,个人可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储蓄卡(或活期存折)到代销网点办理国债账户的开户手续。另外4家获准代销储蓄国债的银行包括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和北京银行,它们也将在近期开始受理开户申请。

  据介绍,储蓄国债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不能购买。发行方式上,储蓄国债与记账式国债类似,都是以记账的形式记录债权,并可提前兑付。储蓄国债票息的确定较为市场化,利率设计上有一定的灵活性。

  昨日,记者从中国银行天河支行获悉,银行开办储蓄国债业务目前还属于代销试点阶段。在试点期间,主要发行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和固定利率变动期限两个品种,分别是A类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储蓄国债和B类固定利率变动期限储蓄国债。A类期限为3年或5年,B类最长持有期为10年。

  利用加息获利储蓄国债

  虽然国债被称为“金边债券”,但投资国债并不是没有风险。由于国债收益与银行利息此消彼长的关系,投资者购买国债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人民币是否加息将直接决定投资国债获多少利。

  据了解,国债的风险与银行利息相关。如果银行加息,投资债券的利息收入相对就要减少。

  卓越

理财分析师李兰菁指出,投资储蓄式国债还是有窍门可循的。比如,在目前存在加息预期的氛围下,一旦银行加息,国债(记账式)的市场交易价格就会下跌。特别是那些中、长期债券,将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折价。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个时候在交易市场分批买入折价的国债比较划算。而如果银行利率下调,聪明的投资者是不会坐享稳定的国债收益的,因为利息下降时,债券市场价格就会上涨,这个时候投资者根据获利与否逢高卖出,还可以收获一笔不错的市场折价收入。

  李兰菁认为,从家庭理财的角度来看,国债并非越多越好,而要根据家庭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平衡和选择。对于资金实力小的家庭,国债投资只应占到家庭总资产的10%~20%之间。

  相关 储蓄国债更适合稳定投资者

  储蓄国债为记名国债,采用实名制。与其它

理财产品相比,这种新投资方式具有三个特点:

  1.以100元为认购起点

  储蓄国债以100元为销售起点,并设立最低、最高购买限制额。其付息方式除了利随本清,还可以定期付息,主要采用电子式的方式发行。与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类似,储蓄国债到期后,银行自动将投资者应得的本金和利息转入其国债账户,投资者不用去银行兑付。

  2.不收利息税

  不收利息税应该是储蓄国债最大的特点,虽然利率水平还没最终敲定,但和储蓄存款相比,收益肯定要高一些。据中行广州分行五山路支行国债专柜负责人透露:“5年期的票面利率有望确定在3.14%~3.49%之间,3.49%的可能性最大。”

  按照规定,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要缴20%的

个人所得税,以1万元为例,在银行存入3年期定期存款,扣税后存款人实得利息777.6元;如购买票面利率为3.14%(低于储蓄存款名义利率0.1%)的3年期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储蓄国债,三年共获利942元,比存款利息高出164.4元。

  3.需设立个人国债账户

  投资者购买储蓄国债时,需在试点银行开立个人国债账户,而且,在同一试点银行只允许开设一个账户。据了解,储蓄国债不可流通转让,但可办理提前兑取、质押贷款、非交易过户等。

  投资者进行债权查询时,可到银行柜台打印个人国债账户对账单据,或者拨打银行客户服务热线电话查询;若对以上两种查询方式得出的结果有疑问,可以再拨打中央国债公司的复核查询电话查询债权。

  工商广州分行五山路支行客户经理冼明指出,由于储蓄国债主要是以吸收长期储蓄资金为主要目的,因此,提前兑取储蓄债券,或者是提前赎回将只能得到较低的利息。储蓄国债比较适合那些目前收入比较稳定,追求长期稳定收益或是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不高的投资者。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