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亿美元左右外资行短期外债指标继续适度从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4日 02:20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徐以升 发自北京 “外汇局已经核定了今年外资银行短期外债指标,与去年基本持平,也就是对短期外债仍然实行适度从紧的原则。”上周末,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司副司长孙鲁军在第二届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上回答《第一财经日报》提问时作了上述表示。
短期外债口径指从境外借入的所有约定期限在1年(含)以内的短期债务资金。2005年4月1日,外汇局下达了2005年境内外资银行短期外债指标348亿美元。外管局当时即表示,是本着控制短期外债规模、调整短期外债结构的原则确定的额度水平。此外,去年4月8日,外汇局下发通知核定2005年度中资银行和部分非银行机构短期外债指标总额为243.91亿美元。 自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以来,我国短期外债增长迅速,从加强对外债,尤其是短期外债管理的角度,目前我国对外资银行短期外债仍然实行总量控制。然而2006年这一总量控制水平是多少,外汇局还未发布公告。 “孙鲁军透露的信息给了我们一个模糊的数据,就是今年外资银行短期外债总量控制在350亿美元左右。这的确是适度从紧的,去年这一数据出来时,就有不少外资银行惊呼额度肯定不够。”一位外汇领域专家昨天对本报记者表示。 实际上,“适度从紧”的外资银行短期外债指标具有更为重要的背景,那就是我国短期外债余额占外债总余额的比例已经大幅高出国际警戒线,而国际收支在结构上也表现出让人担忧的短期化和不稳定性。 “我们也慢慢意识到短期外债增长较快的问题,今年资本项目管理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在维护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目标的前提下,加强对外债尤其是短期外债的管理。”孙鲁军说。 此外,孙鲁军还提及了我国国际收支的结构性问题,他总结为几个比例的升降。其一,稳定性高的贸易顺差占国际收支顺差的比例在降低,而资本项目顺差渐渐占到了最主要的位置;其二在资本项目顺差之中,稳定性高的外商直接投资占比在不断降低,而证券投资尤其是其他投资项目的顺差流入占比则不断攀升。其三,外债资本流入中短期外债占比不断攀升。 “除了1998年,从1994年以来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出现双顺差。从2001年开始资本项目顺差逐渐取代经常项目顺差,成为决定国际收支顺差的最主要的因素。这确实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也是关于国际收支平衡的一个大问题。”孙鲁军分析指出。 “结构性变化是否会导致我国国际收支突然逆转的可能性增大?据此,对我国外汇储备最优规模的判断是否要考虑这一因素?”孙鲁军并未正面回答本报记者的提问,他表示,外汇储备最优规模这一问题没有一个标准,要根据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对外依存度,以及整个国内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建设情况加以宏观判断。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