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券 > 正文
 

短期融资券步入多事之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8日 15:13 中国经营报

  作者:徐永

  随着偿付期的临近,偿付能力风险逐渐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融资券的风险可能发生在“短债长用”过程中。目前虽然企业循环发债的趋势还不明显,但多期滚动发行的企业不在少数。

  “预计今年短期融资券发行总额将超过4000亿元。”光大银行广州分行方桐认为,目前短期融资券(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以下简称“融资券”)发行规模并不过大。

  2005年5月份,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5家企业率先发行109亿元融资券。截至今年4月份,我国发行融资券的企业已过百家,发行额度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但随着偿付期的临近,融资券风险逐渐显现。目前,已经有基金公司在着手建立资料库监控预测融资券风险。

  迅猛扩容引发偿付担忧

  “在银行放贷收紧的情况下,融资券在成本、周期、审批程序和自主性等方面的优势,对需要补充流动资金的企业很有吸引力。”国信证券研究所所长何诚颖分析融资券迅速扩容的原因时说。据中信银行有关人士测算,年内融资券发行规模不低于4000亿元,甚至有可能达到6000亿元规模。

  但随着偿付期的临近,偿付能力风险逐渐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记者,融资券的风险可能发生在“短债长用”过程中。目前虽然企业循环发债的趋势还不明显,但多期滚动发行的企业仍不在少数。在到期偿付过程中,企业如果出现流动资金困难,首先会考虑和承销银行之间签订“过桥贷款”协议。例如企业在6月融资券到期,企业会依靠银行贷款偿还支付,而在9月后再申请发行新一期的融资券。但随着融资券发行规模的逐步扩大,到期偿付压力也越明显,甚至可能引发“过桥贷款”高潮。“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发生整体性的金融动荡。”这位人士说。

  基金警惕 到期前脱手

  3月底,央行在深圳召开分化融资券风险研讨会。一位参与了此次会议的人士告诉记者,央行希望能在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方面,加强对融资券的管理和控制,甄别风险。

  作为短券市场上主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货币市场基金也在着手加强风险控制。广发基金的基金经理黄仲辉告诉记者,该公司有专人分析新发行的每一个短期融资券,并逐个分析其投资可行性。

  而据长城基金的基金经理刘海介绍,其货币市场基金在风控上主要为三步走:首先,建立发券企业对象数据库,通过对企业经营环境、管理层活动等的分析,初步筛选是否购买和购买额度。目前该公司单只基金持有短券的上限控制在4000万元,而投资比例一般控制在30%左右。其次,对象数据库只是完成了初步监测的功能,刘海告诉记者,该基金还在和多家信用评级机构洽谈跟踪评级事宜。发债后企业的市场活动变化,会影响企业的偿付能力系数,只有持续客观地跟踪,才能及时控制风险。最后,在偿付期临近时,为了控制风险,基金可能还会选择在交易所售出所持短券,同时也能起到免缴利息所得税的作用。据悉,货币市场基金在偿付期临近时脱手,已经成为基金公司风险控制的一个常见办法。

  承销准入惹争议

  如果说融资券在发行扩容上做到了“公私兼顾”,没有引起市场非议的话,在承销团扩容上则由于破坏了利益格局而麻烦不断。

  首先是保险

资产管理公司进入承销团。人保和人寿两家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已获央行批准进入承销团商行列,据了解,
平安保险
等资产管理公司也在积极申请。

  何诚颖认为,这是保险机构逐步走向金融混业经营的尝试,有利于在这个市场形成定价竞争机制。广发证券债券部相关人士认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更多是出于买券便利和成本控制的考虑。“保险机构作为融资券市场上仅次于

商业银行的机构投资者,在客户和资金实力上具备一定优势,使其在融资券市场具备相当话语权。”

  但也有业内人士对这一观点持不同看法。前述券商人士指出,银行在融资券承销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并不负偿付风险责任。同时银行还大量持有自己承销的融资券,这使得银行在条款设计和定价等方面很难做到客观,导致去年融资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价格差距颇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加入,实际上使融资券市场上买卖双方角色混淆的影响面扩大,承销商的推荐通道流量变小,更加不利于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形成。”

  争议还来自于央行对券商的“过紧”政策。从去年开始,商业银行就抢尽券商在债券承销上的风头。央行只批准了中信证券进入主承销商行列,多家券商人士都希望央行加快放开的步伐。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47,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