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市场动态 > 正文
 

买债不如存银行 狗年债市让散户走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 08:50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王栋琳 北京报道

  如果说去年债券市场是给各类投资者带来大丰收的沃土,那么今年,诸位散户应该对这片土地上可能滋生的利率风险加个小心。以最有可比性的总收益率来衡量,目前交易所中比存银行定期合算的债券已经寥寥无几。

  先说收益率

  一直以来,债市让个人投资者最糊涂的就是“到期收益率”的含义。这一概念弄不懂,自然没有办法来衡量买债券的收益,也就不能和储蓄存款的收益相比较了。

  到期收益率是债券市场上一个重要而特殊的衡量标准。说它重要是因为像别的投资品种一样,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可以作为衡量投资得失的工具;说它特殊是因为债券市场上到期收益率与成交价格是反向运行的关系。这就不像炒股,理论上股价走得越高,股民赚得越多。因此,不能因为看到债券指数一个劲往上走,就贸然买进。投资债券还应该看一看收益率的情况。

  对到期收益率,中央银行给出了明确统一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定义是将债券未来现金流折算为债券全价的贴现率。读起来有点玄,其实意思就是现在买进债券后,未来每次分得的利息和最后到期还本所获收益,折算成现在债券全价的利率。债券全价是指债券全价和债券应计利息之和。不过,这些数据我们自己很难算出,公式十分复杂。投资者可以从每日报刊行情表或者各类

证券市场投资分析软件上获取。

  再看利率风险

  从上证国债指数接近110的高位后,各类机构、甚至包括央行行长对于债券市场利率风险的提示就不绝于耳。这里我们所说的利率风险也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如果存款利率上调,给债市带来的下行风险;二是指由于债券价格不断上行,目前各期限、品种收益率水平普遍很低,比2005年初均下降100个基点以上。这自然给投资者的收益造成损失。收益率技术上看明显存在反弹要求,一旦反弹,价格下降,投资者损失必然加大。

  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平时理财选择最多的还是银行定期存款,省时省心。目前银行税后储蓄利率基本上是这样的情况:6个月为1.67%、1年期为1.80%、2年期为2.16%、3年期为2.59%、5年期为2.88%。收益应该说还是比较可观的。

  从去年以来,关于升息还是降息就有种种争论。不过目前来看,由于我国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突出,降息会加剧这一状况,因而可能性不大;而升息呢,则会增加人民币的价值,缩小中美两国的利差,吸引热钱流入,所以也不可行。这样看来,近一段时间利率风险主要不是来自存款利率的变动,而是来自债券收益率的上行的风险。

  买债不如储蓄

  既然这样,是不是直接把债券到期收益率和存款利率相比就能衡量那种方式更合算呢?专家认为并非如此。因为到期收益率中含有一个假设,就是投资者能把每期所获得的利息都按到期收益率再次投资,也就是复利的意思。这对广大散户来说就有难度了。

  随着债市规模扩大、行情走牛,有的个人投资者开始大笔买进债券,这时,打清楚利息的算盘就很有必要了。例如投资者买了10万元债,那么每年按3%的票面利率可分得3000元利息。每次利息交付后,如果投资者不去管它,那么利息就躺在账户中按照活期利率计算了,损失很大。在此提醒众多散户,千万记得把每期利息提出来存定期。

  如果把到期收益率刨掉刚才所说的利息再投资因素,我们得到另一个收益率为总收益率。把交易所所有债券总收益率与银行存款利率相比较,银河证券的专家刘岱为大家计算得出,目前仅有剩余期限在5年以上的8、9只国债略高出存款利率,其余国债、企业债收益统统不如存银行。

  这样看在目前价位上买债已经不如存银行。而如果赌债市继续上涨,专家认为胜算不大,调整压力已经很明显,投资者谨慎为妙。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