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利率何处去 加大利率市场化仍是当务之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 08:59 中国证券报 | |||||||||
本报记者 王栋琳 春节后,有关2006年利率走向的话题再次成为市场津津乐道的“谈资”。央行利率这张牌究竟打算怎样出,关系着信贷、投资、消费、汇率等的走向,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债市今年的命运。大家纷纷对央行今年的政策趋向作出猜想。
本周以来,央行公开市场上大手笔运作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毋庸置疑,这正是央行对大银行流动性过剩、货币市场利率低企试图修正的表现。储蓄率目前已上升至46%,去年过低的货币市场利率,再加上较高的存款利率令各大银行苦不堪言。 对此,市场人士纷纷支招,主要观点有:降低超额存款储备金率至零;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浮动或降低基准存款利率;最近的是关于动态调整再贴现率的建议。对此,申万证券研究所蒋健蓉指出,目前的利率机制下,央行频繁调整再贴现率的可能性不大;只有当存贷款利率的弹性更加市场化后,动态调整再贴现率才更有意义。 目前关于降低超额储备金率及存款利率的呼声较高,近日一位央行官员同意当前中国具备“减息”的空间。从利率调整的重要参考指标物价走势来看,CPI走低为降息腾出空间;从外部看,中国减息还将扩大与处在加息周期的美元之间的息差,届时外汇资金流入速度放缓,有助减轻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更重要的是,降息有利于缓解高储蓄的压力,刺激消费增长。但是,降息毕竟与国际升息趋势相悖,而且可能加剧流动性过剩,令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高温不退。 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表示,现在国内加息和降息似乎都不合适。许多企业利润率增长速度已经大幅度下降了,也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如果降息就恶化了这种情况。另外,也不能加息,因为银行系统流动性已经非常充分。 种种猜测暗示着利率处于上下两难之地,看来要确定央行的利率政策意图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不过令人欣慰的是,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稳步推进,狙击热钱流入已初见成效。分析人士认为,今年汇率对利率的牵制作用将减小,央行将谋求独立的货币政策。单纯一次升息降息,只能在短期内实现或部分实现政策目的,不是长久之计。加大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仍是当务之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