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市场动态 > 正文
 

楼市调控 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1日 04:29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价格涨跌本是市场的客观规律。从来就没有只跌不涨的楼市,也不会永现只涨不跌的行情。当下高位运行的楼市,本身就是近年来部分投资客大肆炒作的后果,如今政府坚持民生需求,加以调控,如能遏制房价狂涨势头,引导楼市理性回归,撇去泡沫,化解风险,正是民意所在,规律使然。

  在城市住房自有率较高的情况下,房价下跌,往往意味着市民的家庭资产缩水。然而
,房价下跌,究竟是谁受损,又是谁得益,难道真的是大多数人破财,而少数人获利吗?

  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相继出台,一路狂奔的房价有所收敛,市场呈现观望僵持态势,甚至出现小幅回落的个案。对此,市民百姓纷纷拍手叫好,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房价只能涨不能跌,房价下跌将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诚然,楼市调控是柄双刃剑,其在打击投机炒作、消退市场风险的同时,可能导致房价回归,从而影响市民的房产市值,尤其在城市住房自有率较高的情况下,房价下跌,往往意味着市民的家庭资产缩水。然而,就算玩一把零和游戏,有失必有得,有损必有益,房价下跌,究竟是谁受损,又是谁得益,难道真的是大多数人破财,而少数人获利吗?楼市调控住房困难户将是受益者

  住房既是必需的生活资料,又被现代社会充作投资品,房产已成为市民最大的家庭资产。但是,作为投资品的房产,其价值已被虚拟化,房产缩水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实际利益受损。更何况房有大小之分,更有平房豪宅之别,家有房产,并不等于家有恒产。楼市调控,究竟将调控多少人的利益,究竟动了谁的奶酪,还应以事实为准,让数据说话。

  以上海为例。据上海市统计局城镇居民基本情况调查系列报告披露,目前在上海,七成城镇居民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其中,房屋产权属于商品房(含经济适用房)的占29.2%,售后公房(购买了所租赁的公房)占36.2%,自建或原有私房的占4.1%。另外三成居民家庭居住在租赁房屋中,其中,租赁公房的占27.4%,租赁私房的占2.7%。上海住房自有率较高,但居住水平并不很高,全市居民家庭住房建筑面积在70平方米以上的占30%,拥有2套以上住房的占21.7%,需要改善居住条件的占大多数。

  假如楼市调控而导致房价下跌,市民的损益得失迥然不同:

  1、居住水平不高、有改善住房意愿的市民是受益者

  在上海,居住在售后公房、租赁公房以及租住私房的居民家庭将近七成,其住房平均建筑面积50平方米左右。因此每次调查,有改善住房意愿的家庭的数量总是居高不下。如果调控政策能抑制住持续上涨的房价,甚至令房价小幅下滑,对这些家庭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与这些家庭当前的收入来比,房价已高得离谱,居住条件的提高只能寄希望于楼市的平稳,房价越低,实现目标的希望越大。

  2、住房水平到位的家庭,所谓受损的仅是数字财富

  拥有1套住房的家庭中,有少数居住水平已经到位,中短期内不会购房。对这些家庭而言,住房虽说是家庭最大的一笔财富,但住房的使用功能和使用价值仍然是第一位的。因此,他们对房价的涨跌并不是很关心,涨了,固然高兴,但只是心理慰藉,并不能兑现成现金;跌了,也不着急,数字财富,来去由之。

  3、2套以上住房的家庭,缩水的是溢价

  如果房价真的因本轮调控而撇去泡沫,真正利益受损的主要是拥有2套以上住房的家庭,比例并不会很高。然而对他们而言,主要也是抹掉一些溢价而已。道理很简单,作为先富起来一族,购房也是最早的,以前买房成本很低,房价的连年上涨,送他们进入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的行列,抹掉一些账面利润,应该不会大伤元气。至于这两年赚得盆满钵满的房产炒家,久战商场,终有失手之时,减去一些浮财,吐出一些暴利,理应是兵家之常事。

  综上所述,本轮楼市调控如能矫正扭曲的房价,可能从中受益的居民家庭将达70%以上,可能由此而造成房产缩水的仅在20%左右,缩掉的主要也是近年来的房产升水。真正可能亏掉本钱的其实是少之又少,除非他们是在房价大涨以前从没买过房产,楼市飞涨时又在高位入市,购买了2套以上的住房而成为套牢一族。房产缩水缩掉的是虚高的增值

  毋庸讳言,假如房价下跌而导致家庭资产缩水,涉及的对象主要是高收入群体。调查显示,上海居民住房面积与收入水平成正比,高收入家庭的住房面积高出全市平均水平的50%以上,拥有两套以上住房的也集中在高收入家庭。而且,与收入对应的是住房类型各不相同,大多数高收入家庭拥有的是商品住房,中等收入家庭拥有售后公房的比重最高,而低收入家庭租赁公房比重最高。

  住房、收入的正相关性已是我国的普遍现象。近年来的一些调查表明,高收入导致住房高水准,相对应的是,住房高水准又导致家庭资产快速增值,房屋资产已经是导致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最主要的因素。据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2002年的家庭调查,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总值中,房产占的比重最高,达64.39%,占第二位的是金融资产,仅为25.92%,其它资产的比重更低。而且家庭的各类财产中,房产的分布是最不均等的,其拟基尼系数(集中率)为0.4989,起着扩大家庭财产不均等程度的作用。将人均财产按十等分组进行分析,人均财产最少的10%的人口,其房产净值是负数,即其房产总值还抵偿不了尚未偿还的住房债务;人均财产最少的60%的人口,仅拥有25.06%的房产;而人均财产最多的20%的人口,却拥有52.36%的房产,其差距及由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令人深思。

  调查还表明,近年来,受房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居民家庭的房屋资产迅速增值。自1995年至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房产净值的实际增长率为396.3%,年均增长率为25.7%,是各类财产中增长最快的。而本轮房价实际是自2002年才进入飙升行情,由此可推断,当前居民房产分布不均等现象日益突出,由房产导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价格涨跌本是市场的客观规律。从来就没有只跌不涨的楼市,也不会永现只涨不跌的行情。当下高位运行的楼市,本身就是近年来部分投资客大肆炒作的后果,如今政府坚持民生需求,加以调控,如能遏制房价狂涨势头,引导楼市理性回归,撇去泡沫,化解风险,正是民意所在,规律所然。为什么,房价只能涨不能跌呢?

  房价狂涨,对富裕家庭而言,是飞来的横财;但对占多数的经济、住房条件较差而盼望改善居住条件的家庭而言,则意味着住房梦渐行渐远。如果将城市居民家庭简单地分为房产富裕家庭和房产贫困家庭,那么本轮房价疯涨,贫困家庭更多地承受了成本,而富裕家庭更多地享受了成果。房价如能回归本应有的理性,富裕家庭回吐些获利,反哺贫困家庭,无论对经济和谐还是社会和谐,都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当今的社会,已客观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房价的涨跌,对不同群体的影响差别很大,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房地产开发商及其相关利益群体。不同的群体各自表达利益诉求本是很正常也很正当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弱势群体相对而言尚缺乏话语权,有些掌握话语权的貌似社会公正的代表,代言的却是强势群体的利益。听他们讲故事,先得学一学穷人的经济学。

  作者:华晓

  (来源:上海证券报)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