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国债将再次发行 增加投资工具成当务之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0日 22:02 21世纪经济报道 | |||||||||
陈蓉 经历4年的空白之后,2005年我国将再次发行300亿到400亿的定向国债,这是财政部国库司在今年4月“2005年二季度国债筹资及市场分析会”上披露的信息。 定向债券是国债的一种,最早出现在1994年,具有确定的发行对象,不可上市流通
除此之外,财政部1998年发行的用于拨补四大商业银行资本金的2700亿特别国债,1998年和1999年发行的专项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基础设施投入的1600亿国债,这些由于都是仅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行,也具有定向国债的性质。 一般认为,政府发行定向国债的用意不仅在于筹措资金,更重要的是为那些具有长期负债的机构如社保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和国有商业银行等大资金提供投资渠道,利于其资产负债的平衡配置和管理。 但在市场化机制下,这种定向发行制度难免有失公平,可能正是出于这一考虑,财政部2001年决定开始停止向养老及失业保险基金发行定向债券,原先定向债券专用的收款单也全部清理销毁。 时隔4年,财政部再次决定发行定向国债,且除了原先的社保基金和寿险公司之外,邮政储蓄成为最主要的发行对象。而其中的政策用意不言自明。 自从2003年8月央行决定停止向邮储的转存款支付高达4.347%的利率,改为按照金融机构准备金利率计付利息之后,无法继续坐收高额利差的巨额邮储资金如何进行市场化运用就成了关注的焦点。 据统计,到2004年6月末,邮政储汇局存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仅次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其中有1700亿资金已经自主运用,主要用于对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国内商业银行的协议存款,国债和金融债的承销,以及银行间债券交易,但是仍然有高达8000亿以上的资金仍在寻找出口,定向国债显然是政府为邮储资金提供的一个投资机会。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发行定向国债也有吸收市场流动性的作用。从去年下半年至今,中国债券市场尤其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资金充裕,尽管处于加息的猜测中,债市价格走势仍然一路攀升。因此,财政部发行定向国债,吸收部分资金,显然有助于改善债券市场资金供过于求的局面。 其实,为邮储等机构提供投资机会也好,吸收市场流动性也好,定向国债的重新发行,实际上凸现了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市场投资工具仍然相对缺乏。随着存贷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和竞争,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和业绩考核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从沉淀中被激活,日益积极地寻求具有特定风险收益特征的投资机会,这些都构成了市场上日益充沛的流动资金。 而反观我国的市场状况,投资渠道相对单一,市场分割仍在,缺乏能提供多样化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现有的投资工具总量亦有限,必然导致大量资金追逐有限的品种,出现一些非常态现象,阻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力。 同时资产形式过于单一还将增大投资主体的市场风险,降低其进行风险管理的能力,隐患重重。 其实近日人们所关注的“人民币理财骤停”等现象也同样说明了市场投资品种缺乏的问题。这些事件表明,如何在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推出更丰富的投资品种,增加投资工具总量,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监管层和市场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