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市场动态 > 债券市场 > 正文
 

发债真空期被打破 今年债市资金供需将基本平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1日 07:20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日前,财政部公布了2005年各关键期限记账式国债发行计划,根据这个时间表,从3月份开始将启动今年记账式国债发行。也就是说,过不了多久,眼下发债真空期的平静被打破,由此新债发行将成为影响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年包括国债在内的各类债券的发行总量将达多少规模?市场潜在的需求又是怎样一个状况?市场供需结构会否平衡?

  实际新增供给量约9000亿元

  国债发行情况预计:去年财政部在国内发行凭证式和记账式国债筹资约6876亿元(不包括专项国债及其他方式发行的债券),其中凭证式国债筹资2510亿元,记账式国债筹资4366亿元,如考虑境外筹资量,全年发债在7000亿元以上。今年我国的财政政策基调将由积极转为稳健,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量将从去年的1100亿元降为800亿元。考虑到2005年至2010年是财政部的还债高峰期,预计近几年国债发行量不会大幅减少。考虑到今年到期的国债还款额约4200亿元,财政赤字额预计为3000亿元左右,因此今年的国债发行量至少应在7000亿元左右。由于今年记账式国债集中的还款时间在3至6月,约占全年还本总量的60%,从分布时间来看,预计今年国债发行压力会集中体现在二季度至三季度。就发行品种来看,今年财政部计划将记账式国债承销团合二为一,组建一个统一的跨市场国债承销团,因此今年的记账式国债将全部是跨市场债。发行结构上,可能将继续短期化,财政部除继续发行2、5、7年基准跨市债外,很可能会增加浮息品种、远期品种、可选择权品种。

  金融债发行量预计:去年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分别发行政策性金融债3550亿元、340亿元、408亿元,去年金融债发行总量约4300亿元。考虑到政策性金融债发行量一般较稳定,及控制信贷增长速度对政策性金融债发行需求的冲减效应,预计今年金融债的发行量在4200亿元至4500亿元之间。

  银行次级债发行量预计:去年商业银行开始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金,中行、建行、民生、招行、上海银行、华夏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等7家银行相继多批次发行次级债,全年次级债发行量约为800亿元。考虑到今年商业银行普遍需提高资本充足率及中行、建行今年将改制上市仍需发行次级债等因素,预计今年银行次级债的发行量应在1000亿元以上。

  企业债发行量预计:去年全国发行企业债券约322亿元,发行模规仍相对较小。为促进企债融资渠道,去年年底央行推出了《银行间债券交易流通审核细则》,鼓励达到一定条件的企业发行企债并在银行间托管、流通。预计今年企债将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机会,发行量可能在300亿元至500亿元之间。

  综上,预计今年债券发行量在13000亿元以上,考虑到存量债券到期兑付因素,债券市场实际新增供给量约9000亿元。

  增量资金在10000亿元左右

  债券市场的主要需求方是银行、邮政储蓄、保险公司、社保、证券投资基金以及证券公司等。从去年债券一、二级市场的情况来看,证券公司、大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等的份额都有所下降,四大国行、邮政储蓄的市场份额上升明显。

  商业银行:从税率角度考虑,预计今年商业银行在保持稳定的央票投资量的前提下可能会适度加大国债的投资量。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和投资比例来测算,今年商业银行投资于债券市场的资金大致在8000亿元至9000亿元(包括央票)。

  保险公司:受险种期限相对集中和保费收入增长放缓的影响,今年保险公司可能会更倾向于7年以上的长债及高票息的企债、低风险的银行次级债,预计今年可投资于债券市场的资金量在1300亿元至1500亿元。

  邮储和社保基金:邮储和社保基金目前是债券市场投资的重要力量,尤其是邮政储蓄,目前只能投资于国债、金融债和央票,预计今年仍会积极参与债券投资。按邮储去年参与一级市场的规模,估计其今年的投资量约300亿元。社保基金去年参与债券投资的力度并不大,大致在100亿元左右,今年的投资量可能会略有增长,按拨入资金的25%投向债券计算,社保今年的投资额可能在100亿元至150亿元。两项合计可贡献资金约400亿元至450亿元。

  基金、证券公司及其它机构:受股市和债市双重打击、今年交易所回购体制变革、清理受托资产等因素影响,券商参与债券市场的热情已急剧下降,能量也极为有限。预计基金、券商及其他机构投向债券的资金量在500亿元左右。

  综上,预计今年债券市场增量资金在10000亿元左右,四大国有银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货币型基金将是市场的购买主力。

  综合供求两方面的因素之后,我们认为:今年债券市场资金供求基本平衡,随着商业银行开设基金公司及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增加,市场资金将会相对充裕。投资者的意愿和倾向将决定市场实际情况,相对而言,1至5年的固定收益产品将会更受青睐。上海证券报宏源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杨浩波 刘轶 吴瑞利 张智红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