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今年增加央票发行力度和功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8日 16:24 《财经时报》 | |||||||||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的安排中,央行将3年期票据已经纳入常规发行工具之一。通过央行票据在过去一年的表现可以看出,2005年央行会更有意识地增加央行票据的发行力度和种类,增加央票的功能
本报记者 魏璇 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已成为央行吞吐基础货币的公开市场操作,在2005年有可能继续加大力度。 根据央行日前公布信息,在今年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安排中,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原则上定于每周二发行1年期央行票据,每周四发行3个月期央行票据;3年期央票也将于周四发行;其他期限品种央行票据发行时间不固定,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将根据情况灵活安排。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的安排中,央行将3年期票据已经纳入常规发行工具之一。通过央行票据在过去一年的表现可以看出,2005年央行会更有意识地增加央行票据的发行力度和种类,增加央票的功能。 控制流动性的首要关口 2004年央行发行的票据,其规模之大、运作之系统、期限品种之丰富均前所未有。一年内,央行一共进行了77次公开市场操作,累计操作量达到1.82万亿元,是1996年建立公开市场操作时的约900倍。无论是操作的频率还是操作的力度,均创下了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由始以来的最高纪录。公开市场操作已经成为央行货币政策调控工具中最为重要的工具。 在1月5日召开的央行工作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总结去年工作时,首先提到公开市场操作业务,称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适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挥好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加强信贷政策引导,既控制了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又基本满足了经济增长的合理需要”。 由于公开市场操作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大规模吞吐基础货币,不仅增强了央行对货币供应量和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控制力度,而且实现了央行货币政策由行政调控向市场化调控的重要转变。 在2004年1.82万亿元的公开市场操作数量中,央行票据的发行量达到了1.45万亿元,占了80%。央行票据的这种创纪录发行,大量回笼了因外汇占款造成了基础货币投放,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回笼基础货币量5292亿元,比前年猛增约2400亿元,增幅达到88%。 与往年相比,去年公开市场操作的手段更趋灵活性,而且针对性加强,因此有效地向市场传递出央行货币政策信号,使公开市场操作成为了金融机构判断货币政策走向的风向标,进而已经影响到了机构信贷投放和债市操作节奏。 例如,去年一季度,公开市场针对金融机构贷款增长速度过快和外汇占款不断上升的情况,加大央行票据发行力度,增加了一年期央行票据的发行;二季度由于宏观政策力度加大,债券市场经历较大波动,公开市场又适当减少央行票据发行,并恢复数量招标方式探测市场利率;四季度,公开市场针对过度宽松的资金状况,并结合今年货币政策取向,推出了3年期央行票据,并且发行远期利率票据,探测春节后市场利率水平,这些安排延长资金锁定期限,再度向市场发出了紧缩货币政策的信号。 完善收益率曲线 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的增加,客观上促使短期基准利率形成,完善了货币市场收益率曲线。2004年,央行票据在公开市场按照3个月、6个月、1年期形成有节奏持续滚动发行,形成了货币市场短期利率的基准。 2004年下半年,央行票据取代了金融债券,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头号交易品种。截止到目前,央行票据的发行余额累计已经超过9000亿元,成交量占货币市场的40%。 在刚刚结束的央行工作会议上,周小川提出今年十项工作任务,指出要继续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按照计划,2005年货币政策的预期目标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预期增长为15%,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 要切实提高对经济金融运行趋势判断的前瞻性;进一步完善间接调控机制,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合理增长;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加强和改进中央银行“窗口指导”;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 根据上述要求,可以预测,公开市场操作将承担更为重要的职责,而与之配合的,必然还有工具创新、力度加大等等。 【版权声明】本文为(媒体名称)授权刊登之作品,其他网站不得转载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除非经和讯网-《财经时报》授权许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