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紧货币无碍债市走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5日 05:45 财经时报 | |||||||||
牛丽静 近期央行的调控政策仅仅是微调,债券市场资金面宽松的格局在年内不会因此发生根本性改变 6月16日,央行突然宣布将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债券市场受这项政策的影响
招商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监周理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表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在短期内不会造成债市剧烈波动。 据他判断,未来一段时间,不排除央行还将视经济数据的情况,采取进一步的紧缩措施,加上目前股票市场新股发行重新启动,新股申购对资金的分流会使得债券市场资金面趋向有所偏紧。不过,总体来看,债券市场资金面宽松的格局在年内将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影响甚微 据央行估算,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大约将一次性冻结流动性1500亿元,相当于一次定向发行央行票据的规模。 但这并不足以消弱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这是因为,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的法定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约2.3万亿元,且持有7万多亿元流动性较高的国债、金融债券和央行票据等资产。 因此,周理认为本次调控属于微调,金融系统流动性宽裕的基本格局,在短期内并不会发生根本性地改变。 在周理看来,央行本次提高准备金率只是今年系列调控措施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项举措反映了央行实际执行偏紧的货币政策,以适当降低不断攀高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信贷增速。 据他判断,未来一段时间,不排除央行视经济数据的情况而采取进一步的紧缩措施,加上股票市场新股发行重新启动,新股申购对资金的分流作用,债券市场资金面总的趋向有所偏紧。 债市依旧 周理同时认为,债券市场资金面宽松的格局在年内将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在他看来,支撑上述判断的论据很多。首当其冲的因素是,人民币的升值步伐很可能在下半年适度加快,这将使得外资持续流入,人民币利率水平攀升的幅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其次,债券仍然是机构投资者目前的主要投资品种。 由于商业银行存贷差不断扩大的趋势还将持续,今年货币政策的主要控制目标仍是降低贷款增速。 可以预期,商业银行在下半年仍然不得不将余额高达10万亿元、而且还在不断增长的存贷差资金的增量部分,主要配置到债券资产上去,或者部分通过自身的理财产品而投资到债券上去。 再次,今年债券净发行规模相比于去年将大大缩小。 尽管今年债券市场继续大步扩容,但是今年也是债券大量到期还本的年份,根据万得资讯系统的统计,年内债券到期还本加付息共约4.2万亿元,实际净发行规模大约8千亿元,而去年净发行近2万亿元。 因此,即使考虑到央票发行规模进一步增加,今年债券的实际供给总规模仍然是大大缩水,巨额的再投资需求将在客观上减少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对流动性的影响。 周理强调,股市回暖和IPO重启对资金的分流作用,在经历了初期的猛烈冲击后将归于平缓和正常。随着货币政策的实施,银行收紧信贷尤其银行承兑汇票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 因此,资金分流入股市的力度预期短期内将有所减弱。同时,随着中行的巨额发行和申购,估计网上发行冻结资金的规模将达到年内高峰后回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