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券 > 正文
 

新回购业务成交冷清 边缘化问题考验交易所债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 08:46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陈继先 上海报道

  昨日是上证所推出新质押式国债回购交易业务的首个交易日。由于市场交易习惯以及交易所回购市场萎缩的影响,新回购业务首日成交颇为冷清。有专业人士表示,在债券市场大力发展的背景下,交易所债市却面临着融资功能逐渐退化的尴尬局面。日益边缘化可能是交易所债市目前最大的问题。

  尽管新质押式回购有1天、2天、3天、4天、7天、14天、28天、91天和182天九个品种,但当日市场只有7天期一个品种有交易,一共有7笔成交,全部成交量有4110万。最大的一笔是1万手,最小的一笔是100手。成交价格方面,有三笔是1.80%,其余都是1.88%。与此同时,旧质押式回购主流品种成交量都在10亿以上,同样的7天期回购,昨日老业务的成交量达到了29.11亿,平均价格在1.7%左右,比新回购的要低10个基点。

  据业内人士分析,就制度设计而言,新质押式回购业务最大的两个亮点在于风险控制和兼顾了市场反应。风险控制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实行质押库制度。新回购方案要求回购交易的融资方在进行回购申报前必须申报质押券,作为质押券的现券实行“转移占有”。即投资者必须指明哪些现券作为质押券,这些债券将被过户到质押库中;二是按照

证券账户进行回购交易和核算标准券库存。在新回购制度中,回购交易必须按照账户申报,结算公司按照证券账户核算标准券库存,防止质押券的挪用和串用;三是交易系统进行前端检查。只有在标准券足额的情况下,回购申报才有效。这意味着,投资者在进行回购融资前,必须首先申报足额的质押券,否则不能进行回购交易。

  正是存在这两大亮点,“对于交易所债市的主流机构来说,新旧回购制度没有任何区别,在我们看来,两种融资方式都一样。”一位券商的分析人士对记者说道。既然如此,新回购制度为何遭遇市场冷淡对待?

  上述人士认为,可能是大家的的交易习惯使然。“一般而言,新业务都有一个被市场逐步接受和熟悉的过程,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该人士相信,新回购业务会逐渐成长起来,成为交易所质押式回购主流,这毕竟是市场健康发展的方向,但肯定要接受时间的考验。

  也有业内专家认为,交易所债市正在不断被边缘化,可能是制约新回购业务的根本性原因。交易所债市被边缘化的主要表现是,2005年始,我国债市开始腾飞式发展势头,总托管量增长了40%。但是发展全落在了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债市托管量不仅没有增长,还不断萎缩,据债券网统计,银行间债市托管量与交易所债市的托管量从2004年底的10:1扩大到现在的20:1,也就是说,一年多的时间,差距翻了一番。

  一位规模较大的券商债券人士对记者坦言:“交易所债市现券托管量不够,尤其是国债,其中又主要是流动性较好的新国债、次新国债,托管量就更少了,相应的回购操作必然没有以前方便。”“同样品种的回购融资,在银行间市场的价格要比交易所低10来个基点,而且还是采用的协议交易,创新操作的余地更大。”“因此,我们回购融资的主战场只好转到了银行间市场,将交易所债市当成替补。基金也是在这么操作。”

  在债券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交易所债市却在逐步被边缘化。事实上,交易所债市的价格发现功能是银行间市场无法相比的,每当银行间一级市场有新国债发行,主要的定价依据也是交易所债市,然而在市场看来,这一优势似乎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有专家认为,扭转交易所债市颓势的最有效办法是丰富交易所债市的主体资格,让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市。这样才能让交易所债市价格发现功能充分发挥,同时也实现了两大债市的统一。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