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券 > 正文
 

货币紧缩面临三条路线 3000-6000亿资金需回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 05:45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王栋琳 北京报道

  一季度新增贷款超过全年目标一半,这种状况绝无仅有。旨在治理流动性泛滥的新一轮货币调控已经箭在弦上。央行将面临上调准备金率、加大升值幅度、放宽外汇管制三条路径,调控重点和效果则有所区别。

  3000-6000亿资金需回笼

  要规划出一条最合理的货币紧缩路线,首先应对目前需回笼的资金有一个量化。针对信贷扩张,此次央行调控的目的应该是将信贷控制在年初制定的目标范围内,即新增贷款2.5万亿元。

  此次信贷扩张与以往不同,信贷结构呈现出期限重心下移的新特征。例如,今年一季度新增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分别是3000亿元和4400亿元,占比60%以上。那么,今年短期信贷是否会继续放量,中长期贷款的增长趋势又将如何呢?

  国泰君安分析人士林朝晖指出,一般短期贷款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波动特点,即一到四季度递减的趋势,这符合企业以年度为周期循环资金运用的特点。因此一季度高峰过后,未来短期贷款可能增速放缓,后三季度预计新增2500亿左右。票据融资则更多受货币市场利率影响,随着利率走高,未来票据融资需求也会下降。后三季度预计新增2000亿至3000亿元。

  而中长期贷款主要受趋势和政策调控影响,且惯性较大。从2003年紧缩周期过后,中长期贷款三次保持三个季度的高速增长,未来很可能继续保持趋势性高增长,后三季度预计新增16000至18000亿元。

  据此推算,如果不出台调控政策,今年新增贷款将达到28000亿至31000亿元,超出计划3000亿至6000亿元。这预示着,央行要想将信贷和投资控制在目标范围内,需从银行回笼3000-6000亿元流动性。

  三条路线通向货币紧缩

  在央行可能采取的所有紧缩政策中,下调存款

准备金率的呼声最高。机构人士早已测算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至8%,将一次性锁定银行系统流动资金1500亿元。这距离央行需回笼的资金量还有不小的差距(以上限6000亿元为准)。但分析人士指出,央行可以配以央票发行,每月净回笼资金量增加1000亿元,这样将在4个月左右完成货币紧缩的任务。

  而上调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尽管见效快,可以一次性回收3000亿元,但这样剧烈的收缩对市场打击面比较大。目前银行备付率已经降至3%,准备金率大幅上调可能引起短期内银根紧张,利率迅速抬升。

  第二条路线就是通过放开

汇率波幅等办法,引导人民币再次较大幅度升值,例如升值3%或者更多。这条路线最大的好处是比较彻底,但对出口和经济增长的打击可能比较明显。

  大幅升值降低出口商品

竞争力,顺差可能减少。相应的,通过外汇占款促成的货币供应量增长可能放缓。尽管无法确切计算出升值3%以上对外汇占款的挤出效应有多大,但我们可以参考今年2月份的情况。2月份贸易顺差仅25亿美元,当月外汇占款减少至1300亿元,比平常水平减半。假设外汇占款保持这样的规模,流动性将在5个月左右自动挤出6000亿元。

  另外,升值本身将增大人民币对热钱的吸引力,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将有所顾虑,要保持低利率的环境,不能大力回笼资金。

  第三条线路是放宽用汇管制。一方面是经常项目项下,居民、企业的购汇、用汇自由度提高;另一方面是加快开放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在提出“藏汇于民”之后,上周央行出台六项外汇新政。分析师认为,有关允许银行将人民币储蓄投资于海外的规定,具备QDII的性质,影响深远。

  在银行具备了海外投资途径之后,央行可以采取不完全冲销外汇占款的办法。与第二条路线大致相同,挤出外汇占款,降低人民币资金流动性。但是,从新政出台到银行消化并积极运作需要一个过程,估计至少半年以上。这一路线见效显然是最慢的,但负面影响也最小。

  无论如何,要想把信贷扩张的势头尽快控制住,央行势必在三大路线中做出抉择。当然,在通往货币紧缩的三大路线中,不排除央行综合运用三种办法,并辅以行业调控、定向票据、货币掉期、互换等办法,尽快达到货币紧缩的目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