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券 > 正文
 

美国升息为央行提高利率水平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 05:45 中国证券报

  嘉实超短债拟任基金经理 郭林军

  在美联储连续15次升息,将联邦基金利率升高至4.75%后,联储在会后的声明中仍旧表示,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紧缩政策,暗示进一步升息的可能,从而提高了市场对美联储5月再次升息的预期。与此同时,欧盟一些国家也提高了利率或者表示要提高利率,日本央行也宣布放弃实行多年的超宽松货币政策。那么,中国人民银行会不会也采取类似的货币紧缩政策
呢?

  市场收益率水平有望抬高

  我们认为这种货币政策的同向变化,尽管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但是各个国家在执行货币政策时,主要还是根据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独立决策。美联储2004年开始升息,但是日本直至2006年才宣布放弃超宽松的货币政策,考虑到日本国内的经济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水平仍然非常低,日本央行并没有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行为。

  同样我们分析美联储升息对中国债券市场和市场收益率的影响,也要着眼于

中国经济的实际状况。央行在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时将主要从维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的目标出发,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从而间接的影响到市场的收益率水平。

  2005年下半年以来,由于银行资金供给充裕,货币市场利率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刺激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增长,新开工项目和计划投资额不断增长,特别是2006年前两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为26.6%,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了6300亿元,外贸顺差为119亿美元,外汇储备更是达到8017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尽管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只增长0.9%,但是政府管制压制了价格水平的上涨,潜在的通货膨胀水平要远远高于0.9%的水平。人民银行有必要通过紧缩的货币政策,通过抬高市场的收益率水平,控制这种经济过热的势头。

  应降低投资组合的久期

  由于我国并没有实现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和浮动

汇率制度,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必须兼顾到汇率的变化状况,实际上这也是造成2005年以来我国资金供给过剩的主要根源。

  为维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减少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压力,央行采取了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保持中外的适当利差提高了投机资本进入中国的成本,减少了热钱的冲击,这种政策保证了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平稳进行。在

汇率改革仍然没有完成的今天,人民银行是否仍然会保持较低的利率水平,而刻意保持中美之间的利差呢?我们认为,人民银行将主要根据国内情况,通过适当的货币紧缩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保证宏观经济的平稳增长。实际上2005年10月份人民银行已经采取了类似的措施,今年3月份,吴晓灵副行长也提到了将可能继续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而美联储持续升息,则为人民银行提高市场利率水平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将导致债券市场的价格下降。

  因此着眼于中国经济自身的发展状况,是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也是影响市场收益率走势的主要因素。在目前市场状况下,从投资的安全性考虑,应该降低投资组合的久期。从中国长远的发展情况来看,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在解决了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后,资金供给超宽松的局面将不复存在,追求低风险的投资产品应该考虑到利率风险对投资收益的影响。嘉实基金推出的超短债基金,在国外也称为货币增强基金,充分考虑到了未来我国市场利率水平提高的可能性,将投资组合的久期控制在不超过1年,不仅可以提高组合的收益,还可以很好的控制组合的利率风险,是一种安全性高、流动性较好,又能提供适度收益的真正的低风险产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