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热点聚焦 > 正文
 

资金面只是暂时趋紧 市场不具备持续暴跌动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4日 10:08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北京农村商业银行 陈晓晖

  近期银行间市场可谓风云变幻,持续了近1个月的“看空而不空”的市场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继周三国债出现恐慌性下跌后,昨日基本恢复理性,交易所国债指数重新回归到110点之上,综合分析当前各种因素,笔者认为,市场还不具备持续暴跌的动能。

  宏观面支撑债市

  被空方认为是暴跌依据的,是央行副行长吴晓灵上周末在北京的讲话,联系到去年10月底的一轮市场暴跌也是缘于央行方面公开表示,不愿看到市场利率过低的局面存在,因此空方很自然将吴晓灵的讲话看作是市场下跌的根源。

  但是,此次吴晓灵的讲话产生于今年年初以来信贷增速明显、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创出新高的背景下,我们更愿意把吴晓灵的讲话看作是对信贷过热的一种警示,调控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也是针对压缩信贷而言的。

  2月份CPI再创新低,增幅只有0.9%;工业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8%。而今年1月份这几个数字分别是1.9%、3.1%和6.4%。在这种情况下,通胀压力已降到很低,拉动内需是当务之急,因此,虽然目前国际社会均处于加息通道中,但短期内我国还不存在此种预期。

  鉴于此,由于目前储蓄存款增速较快,而贷款增速会逐渐放缓,因此,即使央行未来将把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

准备金率作为调控目标,也只是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进行适度调整,不会引起市场的恐慌。

  而进入3月份以来,央行发行央票的数量明显少于2月份,回笼资金的力度有所减缓,波动幅度不大。本周1年期限央票发行了600亿元,而3个月央票只发行了100亿元,数量大幅减少,实际净回笼资金不到80亿元;利率分别为1.9576%和1.7726%,虽然比前几期有所升高,但还是在市场普遍预期的范围内。这也充分表明了央行稳定市场利率、保持适度流动性的意图。资金面发生断裂、价格急跌的局面是央行不愿意看到的。

  资金只是暂时趋紧

  目前市场资金突然紧张也并非没有原因。本周不仅有国债、央票的发行,而且随着市场逐渐进入发债密集期,10年期国债、农发行金融债也将于本周末、下周初陆续发行,这些新债对资金具有一定的收紧作用,资金的宽松程度肯定受到影响。但鉴于目前货币供应量、居民储蓄存款增幅较快,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向比较单一,在贷款逐渐收缩的预期下,债券市场仍然是相对稳健的投资场所。因此,有资金面的良好推动,债券市场不会持续暴跌的局面。

  暴跌不排除其他因素

  本轮暴跌是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联动的,而跌幅最大的恰恰是市场上比较活跃的中期跨市场国债,似乎是某些机构在两个市场上刻意打压,意图做空。再联想到同时,中央国债登记公司在交易所拍卖了20亿元被托管、清算的券商的国债,这也加速了债市的下跌,因此,一旦市场恢复理性,也将止跌回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