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热点聚焦 > 正文
 

储蓄国债发展空间广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 09:43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目前我国缺乏理想投资理财工具,面对中小投资者较强的储蓄投资需求储蓄国债发展空间广阔

  管圣义

  储蓄国债虽然不是政府债券发行的主体,但由于这种不流通债券的出现满足了广大储
蓄类个人投资者的需要,因而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考虑到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尚属起步且广大投资者缺乏理想投资理财工具的现实,该类品种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在的市场,并且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

  目前,我国凭证式国债发行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超发风险、包销风险、提前挤兑、品种设计上较为单一、不便于

政府债务管理人管理等,这些弊端都将促使发行人有必要改造现行的做法,构建储蓄国债新体系,以丰富国债品种、防范管理风险。

  以储蓄为目的个人投资者有两大偏好:一是流动性偏好,二是安全性偏好。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内部不同个人的偏好不同。这种差别主要取决于收入的水平和储蓄的边际倾向。在我国,大量的个人投资者既缺乏金融知识又没有市场投资经验,理财方面普遍偏好储蓄,但是他们对于不同储蓄国债的市场利率的变化并不如专业机构那么敏感,那么应该如何选择储蓄产品呢?

  由于储蓄国债不可在二级市场上市交易,中小投资者普遍视其为政府债券的优点。因为,只要不上市交易,就不存在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在二级市场受到资本损失问题,即储蓄国债不存在利率风险。因此,政府储蓄型债券特别适合于不希望有任何利率风险的投资人购买。对个人而言,储蓄国债作为一种理财产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品种设计上体现多样化,便于投资人选择。个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为了满足不同投资者品种需求,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居民储蓄特点,推出的储蓄国债品种也呈现多样化。如,除了保留现有的3年、5年期凭证式国债品种外,将可能有变动期限品种、浮动利率品种,甚至是指数化国债品种等。这些品种考虑到了现在及未来3-5年的需要,将来随财政筹资需要及市场变化还将会推出新的品种,如超长期储蓄国债、零息储蓄国债以及特殊性质和用途的国债等。

  二、期限选择上更加丰富。除了品种设计上多样化外,在期限的选择上也将更加丰富。比如2年、3年、5年、7年、10年,最短不能短于2年,最长为15年等,并逐渐过渡到国际通行的做法,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已的理财期限需要选择相应的投资品种。

  三、利率设计将体现投资者需求。就储蓄国债产品利率设计上的特点而言,除了保留固定利率外,还可以有可变利率品种。可变利率又可分为几种情况:一是,累进利率,即第一年的利率较低,以后逐年提高;二是,浮动利率,即利率每年参照一定的基准浮动。在利率的确定上更加市场化。为便于储蓄国债定价,在记账式国债的发行方式上要有目的发行一些与储蓄国债对应的券种。

  对于浮动利率储蓄国债品种,其利率的确定将可能以市场化利率为基准,在发行品种中较有重点的推出一些与市场利率相关的储蓄品种。

  四、投资者可随时变现。储蓄国债的变现性主要指获取本金的难易程度及有无损失等。变现性是储蓄国债流动性与安全性的直接体现,也是吸引投资者长期持有的原因之一。其变现方式主要有:提前兑付、债权转让、质押贷款、提前兑付和终止投资等。

  投资者储蓄国债购买后同现行的凭证式国债一样可以申请提前变现,申请提前兑付要进行利息扣除。利息扣除既可以按分档利率计算,分档利率由发行人确定;也可以比照国际做法,以简单明了的原则相应扣除一个固定月数,如三个月等。

  五、发行频率的安排有利于投资者购买。拟发行的储蓄国债设计了不同于凭证式国债的每年少量期次发行的方式,主要采取按月滚动方式发行,储蓄国债在年内大部分月份安排发行,发行期为发行当月的1日至20日,起息日期为发行当月的10日。但要考虑预算和资金需求,年末要留有足够的调整期。投资者有可以在每个月都可以去认购储蓄国债,但有一定的购买限额的规定。例如购买限额可以继续沿用凭证式国债的规定,即:购买起点为1000元,购买金额为1000元的整数倍,单笔购买金额最高不得超过100万元。

  六、在具体的销售形式或购买方式上更加灵活。充分考虑了投资地域分布的特点,储蓄国债在投资者购买方式上更加多样化,并根据我国目前储蓄国债投资者的购买习惯,其销售方式近阶段仍以商业银行柜台销售为主,代销机构采用现行的商业银行柜台交易系统模式销售储蓄国债,但需对现有的商业银行债券柜台交易系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造与完善。在未来可以考虑采取网上销售、自助银行、电话购买以及薪金投资计划等。

  尽管目前广大投资者可以选择的理财品种越来越多,如货币市场基金、记账式国债、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等,这些产品也各有其特点,但从收益率水平来看,储蓄类产品的收益率处于中偏上水平,但发行主体的信用级是最高的。

  从目前个人理财产品的实际情况看,储蓄类金融资产仍占较高比重。在目前可供居民选择的理财方式与投资品种中,长期储蓄仍占主要地位。

  在我国,住房贷款、教育贷款、汽车贷款等金融业务出现较晚,目前还很不完善。2002年底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余额为8253亿,约占当年GDP的8%,汽车贷款总余额为1150亿,约占当年GDP的1.1%,这些比例与其他国家同类数字相比非常低。因此,住房、教育商品化后,为购买住房、汽车和供子女上学,居民不得不进行长期储蓄。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

人民银行的调查和统计:在居民的金融资产中,储蓄类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储蓄存款和国债)仍然是最主要的金融资产,比例大约为75%左右。这表明,未来储蓄国债在中国仍有较强的需求基础。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