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热点聚焦 > 正文
 

信用投资风险控制亟待强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 08:40 中国证券报

  兴业银行 蒋松荣

  去年以来,短期信用产品市场(短期融资券)和长期信用产品市场(企业债)都取得了巨大发展,特别是短期融资券发展势头迅猛,从2005年5月至2006年1月末,发行总量已达到1638亿元。由于具有明显的信用风险溢价,各投资机构普遍加大了信用产品投资力度,但相应的内控管理亟待加强。

  在以往的企业债市场,发行主体主要都是公共垄断企业,加上银行提供连带担保,信用风险较小;短期融资券发展初期,也主要是优质企业,有关部门把关也比较严格,总体上,信用产品市场的行业代表性和主体代表性都不完备。这种不完备的市场格局造就了投资者不完备的风险控制能力。随着市场的加快扩容,企业信用风险必然部分向债券市场转移。但是目前许多投资机构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比较薄弱:有的机构忽视信用风险控制,将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投资等同于一般投资,授权管理不严,相应的投资管理措施缺失;有的机构(如商业银行)虽然整体上具有较强的信用风险鉴别能力,但内部存在债券交易投资和信用风险控制体系的脱节,而且传统的风险审查体系难以满足债券交易投资的时效要求;市场缺乏公正权威的评级体系提供信用支持,不同资质企业评级趋同化比较普遍;目前各家投资机构普遍缺乏既懂投资交易又熟悉信用风险控制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国内对信用产品的投资风险进行防控还是一个新课题,金融机构作为债券市场的投资主体,可以根据自身优势,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探索:

  首先,建立健全内部授权控制。由于引入了信用风险因素,信用产品投资的内控体系应当比一般的债券业务严格。从专业化分工和分权制衡的原则出发,应有一个独立于交易单元的部门负责信用额度的审查;信用风险的判断主观性较强,信用审批以集体决策为宜;科学指定风险限额,企业债券(融资券)是发行主体与所有投资人的集体债务关系,风险具有关联整体性,类似(100%本息or0%本息全无)的风险收益矩阵,一旦出现违约,投资可能会颗粒无收,投资机构特别是中小投资机构必须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设定最高风险限额;合理设计

考核机制,信用风险投资应统筹考虑信用风险与收益,科学设置风险系数(比如不同评级企业适用不同内部风险系数),不能单纯为了追求高收益而放松风险控制。

  其次,制定科学的授信管理流程。信用主体投资应当通过内部授信审查。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管理状况和偿付安排的可行性,合理核定主体的信用额度;自身具备信用风险分析能力的机构还应进行内部细分评级和风险度测算,弥补目前外部评级分类过粗、不够准确的缺陷。同时,授信审查也要考虑债券投资时效性强的特点,比如可以考虑把经过审查的信用主体纳入投资池管理,在信用额度有效期内,交易单元和交易员可以自行增减投资;债券具有很强的流动性,特别是新发行的券种换手率很高,可以考虑比较灵活的授信程序。

  第三,强化投资池组合管理,在资产池内设置相应风险指标,进行单个主体集中度控制、行业比例控制和信用评级控制;加强行业风险分析和地区金融生态分析,结合机构自身的风险偏好定期制定风险指引,前瞻性管理信用风险;加快引进或自行开发信用风险的计量模型,建立债券信用风险的分析和评价系统;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持续性的数据累积和跟踪评价。加强投资后的主体风险监测。企业一旦出现违约先兆,比如部分贷款逾期、银行授信政策收紧或者出现重大不利变动,投资机构应尽快止损出局或者采取其他风险处置措施。

  另外,加快培养既熟悉信用风险管理又熟悉投资交易的复合型人才,提高交易员队伍的信用风险判断能力。可以考虑由信用风险控制部门向交易部门派驻审查员,既贴近市场,又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