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热点聚焦 > 正文
 

交易所冷清银行间火爆 银行间机构热捧企业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 09:57 证券时报

  在交易所市场交易冷清的企业债却在银行间市场火爆———银行间机构转向热捧企业债

  实习记者 吴清桦

  在《公司债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的有关事项公告》于去年底出台后,与交易所企业债市场仍然平淡如常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银行间市场企业债则活跃得多,银行间市
场的保险公司与基金积极追捧。受此影响,在2005年企业债发行总规模达654亿、比2004年的300多亿激增一倍多的情况下,业内普遍预计2006年企业债发行规模将一举突破千亿元。

  政策开闸显成效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企业债在交易所市场中较为冷清首先与其交易方式有较大关系,如撮合竞价、零售交易等,这种较为繁杂的交易方式阻碍了其市场交易。另外,企业债发行数量规模不大,上市的部分更是数量偏小,从而难以吸引大型机构投资。相比之下,企业债在银行间市场的投资者主要为保险公司和基金,由于我国长债品种不够丰富,选择范围较小,保险公司便将目光转移到企业债上,其持债比例达到60%以上,为企业债市场的最大投资者。

  显而易见,银行间市场的活跃主要是由于最近政策的放松,银行可以进入企业债银行间市场。2005年末,央行又发布《公司债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的有关事项公告》。一个最大突破是,将公司债券交易流通审核从事前审批改为备案制,允许所有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投资,要求发行人进行持续信息披露和跟踪信用评级等,为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虽然企业债风险权重规定为100%,但是,按照规定,企业债发行一般都有银行担保,信用风险较低,风险权重实际上为20%,相当于一般金融债;并且当前市场收益率下滑,企业债收益率相对较高而稳定,也是吸引投资者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投资者对目前及中长期形势的预期也造成了企业债银行间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随着通缩预期及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增大,为保证
汇率
改革而营造的低利率的环境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不变;除保险公司对长债的需求一贯较大外,信用社等其他金融机构对企业债的需求也逐渐增长。

  部分机构仍然较为谨慎

  据了解,部分机构特别是四大行对投资企业债较为谨慎。有银行交易员表示,投资企业债涉及到授信额度,而目前企业债鱼龙混杂,企业财务状况信息披露不够清晰,加上国内信用评级制度不健全、标准不统一,这给银行在投资操作带来极大困难。另外,虽然企业债的发行采取银行担保的方式,但是只有在对企业提出诉讼时才会涉及到担保人,很大部分企业债信用风险让人担忧,导致流动性差,这成为银行投资企业债的最大顾虑。相比之下,短期融资券的期限更短,流动性更强。

  更有银行人士直言,银行刚刚被允许进入企业债银行间市场,对这块业务的风险还需要摸索,还需要时间建立起一套相关的操作方式。

  另外,企业债规模小也是阻碍银行对其进行投资的原因。2005年企业债发行规模为600多亿元,虽然较2004年有大幅增长,但规模依旧不大。随着政策的放松,企业债投资主体增多,将迅速拉动企业债的扩容,届时或许银行对企业债的投资会更加积极。

  尚需进一步配套政策

  目前,我国企业债市场的发展还面临着发行规模、发行利率、发行主体限制过多的瓶颈。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出台了企业债相关法令,允许

商业银行进入企业债投资领域,但是尚缺乏相关具体操作细则,对于商业银行投资企业债的方式和模式仍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商业银行期待着相关配套法规的出台。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