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热点聚焦 > 正文
 

低利率催热债券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 00:23 北京现代商报

  2005年是债券市场的又一个牛市。在这一年,部分企业债券的涨幅甚至可与许多上市公司的股价走势相媲美。这一期,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过去一年里国债、企业债、转债等品种的走势情况及背后原因,或许会对投资者2006年的操作有所裨益。

  低利率难长久 国债涨势渐微

  太平洋彼岸频频加息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国内的债券市场,得益于长期低位徘徊的国内利率,交易所债券市场从2005年初开始,走过了一波波澜壮阔的行情。上交国债指数从95.6点起步,一路涨至2005年10月20日的109.73点,最大涨幅14.7%。

  在全年的国债牛市中,中长期债券备受投资者青睐。其中,发行规模260亿元、年利率3.4%、债券期限20年的03国债(3)涨势最猛,年内涨幅高达22.91%;21国债(7)紧随其后,年内涨幅22.69%。如果以年利率3.5%计算,一年的涨幅相当于6年半的利息收入。

  对于长期国债的上涨,交易员们认为,央行发行的票据收益率连创新低是对市场信心构成支持的主要原因。以今年7月份央行公开市场发行的150亿元一年期央行票据为例,其中标收益率仅有1.5950%,远低于03国债(3)和21国债(7)3.4%的票面利率水平。

  另外,资金面的充裕也是构成债市上扬的另一个主要原因。2005年,股市依然低迷,对于券商、保险等机构而言,低风险的债券市场无疑是富余资金的避风良港。

  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国债的这种强势似乎也有到头的迹象,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国债指数10月份创出109.73点的新高后便急速回落,至今未回到当初的高位。

  全球性的升息风潮也对债券市场的上涨构成压制。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经过十几次调息,已涨至4.25%的高水平,相对于国内2.2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而言,息差高达2%。

  坊间流传,抑制央行加息冲动的主要原因是不想刺激人民币升值。但分析人士指出,国际热钱豪赌人民币升值,其资金成本至少在每年2%以上,而中国和美国存款息差已高达2%,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小于该数值,对于他们而言是赔本买卖,所以这种说法似乎并不可信。

  该人士认为,真正让央行不敢妄动“神器”的是房地产,因为如果加息到4.25%水平,将会对房地产也构成重大打击。因此,只能通过行政手段让它慢慢降温。这是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决策,一旦经济过热超出政府容忍的范围,将不得不采取最直接有效的武器——升息。也许到那时,国债的牛市就真的走到头了。

  企业债券火热

  股改百害,惟利企业债。2005年是企业债券市场扬眉吐气的一年,深圳交易所丰原转债以42.94%的年度涨幅成为该市场内涨幅榜的头牌。从2005年8月的104元起步,仅用4个月时间便最高涨至165元。除此之外,万科转债2、华菱转债、华西转债等均有9%以上的年度涨幅。

  从这些今年上涨的企业可转换债券走势上看,除因整个债券市场收益率下滑,带动本券上涨外,更大的动力来自于发债上市公司股价的上涨。以丰原生化为例,该股7月下旬从1.56元启动,到11月初已最高涨至3.62元。由于转债可以按发行时约定的转股价和转股比例换成股票,上市公司股价的上涨自然也就影响到债券的价格。

  债券分析人士认为,通常情况下企业债券的信誉等级较国债要低一些,因此无论是其票面利率还是实际收益率都较相同期限的国债要高1%至2%。由于目前国内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认为它们有国家信用在支撑。

  该人士认为,正是市场内充裕的资金和国债市场平均只有1.7%左右的回报率使得大量资金涌入企业债券市场,使该市场的平均回报率从5%迅速与国债接轨。

  资产证券化将登陆深交所

  “3·27”事件后,国债期货退出市场。在此后数年时间里,无论是银行间债券市场还是交易所债券市场,都鲜有振奋人心的新品上市。不过,这种局面在2005年最后一个月有了改观。

  12月中旬,由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分别成功发行高达43亿、31亿人民币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化产品。这意味着业内期盼6年之久的资产证券化正式拉开序幕。

  人民银行官员当时表示,资产证券化产品之所以选择首先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主要是考虑这类产品在国内还属新兴事物,普通投资者一时难以熟练掌握。该官员称,当市场逐渐熟悉这种新品种后,将考虑引入到深沪证券交易所市场中。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事情会进展得这么快。就在该官员说完上述话后,深交所便传来消息,上市公司

东莞控股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莞深
高速公路
收费收益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有可能将于明年1月初在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统上市交易,从而成为深交所首只资产证券化产品。

  业内人士指出,过去三四年间,我国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各

商业银行积累了1万亿以上的房地产贷款资产。相对而言,这部分资产收益稳定、风险相对较低,是资产证券化的优质“原料”。同时,对于银行而言,尽管这部分贷款质量好、风险低,但也会占用大量资金。将它们“打包”出售给投资者,无疑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该人士同时表示,除信贷资产证券化外,像上面提到的高速公路收费收益权以及发电厂、自来水等公益项目都适合做成资产证券化产品,也都有数千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他认为,一旦开发银行、建设银行和莞深高速公路试点成功,将很快在国内推广开来,从而成为继国债之后债券市场的第二大交易品种。

  商报记者 张景宇 S082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