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热点聚焦 > 正文
 

公开市场今年第一次数量招标 一年期央票1.7%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 03:52 第一财经日报

  据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央行昨天以数量招标的方式,向确定的几家金融机构发行了一年期限的央行票据,票据利率确定为1.7134%。但对于票据具体的发行数量,有人士称规模为300亿元以上

  本报记者 徐以升 郭茹 发自上海

  虽然央行在公开市场上暂停了3月、6月票据发行,但在昨天却以定向发行的方式向几家银行发行了较大规模的特种票据。

  据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央行昨天以数量招标的方式,向确定的几家金融机构发行了一年期限的央行票据,票据利率确定为1.7134%。但对于票据具体的发行数量,有人士称规模为300亿元以上,也有消息称最后成交的数量总额在400亿到500亿元。央行前日“暂停发行3月期和6月期央行票据”的公告被债市称为“央行警报的解除”,昨天债市开盘走高,上证国债指数最高到达108.25点。但到了昨天下午,各债券市场纷纷回调,上证国债指数最终以108.15点收盘。

  《第一财经日报》向央行新闻处求证定向发行的规模、发行对象机构以及各机构的具体数量,但截至发稿时未收到回复。

  分析人士称,这是央行今年首次以数量招标方式发行票据,与价格招标方式相比,数量招标可使央行提前锁定发行价格,从而有利于维持市场的价格稳定。

  定调利率水平

  “这项业务给市场最突出的信号是其一年期限央票利率水平——1.7134%。”一位分析师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她分析,自10月份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着力拉高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一年期央票利率已经从1.3%左右上升到了最近一次的1.9%,利率短时间内拉高是几家大行合作的结果,但这并不代表市场真实的流动性水平,在初期央行是比较愿意看到利率水平上升的,但目前的水平可能并不为央行认可。

  “也正因此,此次央行今年首次先定价,然后以数量招标的方式来进行定向的公开市场操作,央行对一年期央票的定价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1.7%左右的水平可能是央行较为认同的利率水平。”她分析说。

  一国有银行债券部门人士对本报表示,抛出1.7%的利率水平,显现出央行并不愿意看到利率水平过于波动,也可能是央行不希望看到市场利率上升太快。一年期央票利率12月6日的1.9056%已经是今年6月以来的新高,12月1日3月期央票1.8131%的利率水平也是数月新高。

  机构定向

  分析人士称,选择流动性相对较高的机构来定向回笼货币则不会对整体资金面产生大的影响,同时还可以针对部分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情况予以窗口指导。

  “据我了解到的信息,参加这次定向票据发行的有四大行中的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中可能有招商银行和浦东发展银行等。”一位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这次定向机构的选择与此前央行货币掉期操作所选择的机构大致上一致。在11月25日的货币掉期操作中,与央行交易的几家机构为中、农、工、建四大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浦东银行、招商银行。

  “这样的选择可能是央行根据各家银行头寸的情况来进行的,不是普遍的都要紧缩,金融机构贷款增长与流动性情况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一位国有银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他说,当前各家银行的流动性情况并不一致,有的流动性更高一些,而央行定向票据的特点就是选择流动性相对高的银行来发行,这样可以避免货币政策操作的“一刀切”,因此央行定向发行票据的效果也相对于提高存款

准备金率等紧缩流动性的政策操作更有针对性。

  实际上,2004年5月央行就以这种定向发行方式发行过近500亿元特种央行票据。“2004年这次票据定向发行,央行选择的机构就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在2004年前4个月中贷款增长速度偏快,央行的目的也很明显,就是通过定向发行回笼这些机构过多的流动性,以进一步控制信贷的增长,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他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