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 > 正文
 

保持城市商业银行的草根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 16:37 《银行家》

  黄光伟

  城市商业银行是在原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城市信用合作社改组、改制为城市商业银行以后,新组建的城市商业银行建立起了符合现代银行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制度安排,城市商业银行已经“脱胎换骨”,从城市信用合作社时代的扎根郊区、扎根社区的“草根金融”跃升为符合现代银行运行机制的“现代金融”。

  在向现代银行迈进的过程中,城市商业银行应该选择怎样的竞争策略,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呢?培育城市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进行再思考——城市商业银行从“草根金融”跃升为“现代金融”后,还需不需要保持城市商业银行的“草根性”?我们认为,保持城市商业银行的“草根性”是必须的,它是指城市商业银行在市场定位上应该继续选择“草根阶层”作为自己的主要客户,满足处于经济社会底层那部分人的金融需求。充分发挥其熟悉中小企业、熟悉社区、管理链条短、决策迅速、快速高效的优势,用差别化服务、错位竞争策略替代同质化竞争策略。始终围绕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来开展业务,通过经营理念创新、运行机制创新、管理体制创新、产品创新等创新手段和提升银行的科技水平来逐步培育城市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形成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乃至外资银行的错位竞争格局。

  保持城市商业银行的草根性,既是继续充分发挥城市商业银行的优势,应对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形势,培育核心

竞争力的需要,又是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建设
和谐社会
的现实要求,还是优化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布局的迫切需要。

  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要求

  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南充市商业银行的市场调查表明,即便在四川南充这样一个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截至2004年底,该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到16万户,从业人员45.8万余人,注册资金近240亿元,提供新增就业机会75%以上,为本地GDP提供40%~50%的贡献度。

  但是,这样一个重要的群体,其金融需求却难以得到有效的满足。南充市商业银行在本地的市场调查表明,70%以上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超过5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限制其业务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资金问题,认为目前向银行贷款“难”或“非常难”的更是达到了89%。

  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在金融中占主导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收缩战线,不同程度地撤出县级及以下市场是一个重要原因。而一直以“服务地方、服务中小”为市场定位的城市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与地方经济发展、与中小企业形成了“荣辱与共、共生共亡、血肉相连”的关系,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城市商业银行再脱离“中小”、脱离地方经济发展,一味走所谓的“高端发展”的道路,只有使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瓶颈问题更加突出,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只有更加贴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经济发展中的“弱势”群体提供更加全面、更加贴切的金融服务,才能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历史和现实赋予城市商业银行的神圣使命,是城市商业银行不可推卸的责任。

  外部环境竞争激烈的要求

  认真分析我国的金融格局和金融业未来的改革方向,可以看出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是“非常严峻”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国有商业银行转型成功后形成的压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目前正在进行转型,待其转型成功以后,竞争能力将有较大的提升,相应地会挤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到那个时候,如果城市商业银行还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同质化竞争,很可能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

  其二,股份制商业银行强烈的扩张欲望会使我们的区域优势逐渐丧失。种种迹象表明,股份制商业银行倾向于设置新机构达到扩张的目的,其业务也正逐渐向目前尚未设置机构的地区特别是一些二级城市扩展。比如在四川的南充市,有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明确表示愿意在这个经济并不发达的二级城市设立分支机构。

  其三,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将对中资银行带来新的挑战。2006年12月,我国将取消所有现存的对外资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进行限制的非审慎性措施,意味着中国金融业将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可以在中国境内开展人民币的存款、贷款及中间业务。届时,外资银行必然将利用其资本、品牌、技术等优势与中资银行争夺客户,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在内的中资银行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其四,利率市场化将会给城市商业银行带来新的挑战。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是必然的趋势,利率改革的进程也越来越快。利率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金融机构而言在设计产品方面是有一定的好处,但对城市商业银行而言,面临的将是更大的挑战,甚至这个问题可能影响到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因为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自身没有实力去研究利率定价问题,更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影响市场。

  其五,目前的竞争方式对城市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目前,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是城市商业银行,都是在同样的管理机制下,通过类似的产品和服务,去竞争同质、同类的客户(即所谓的高端客户),甚至各类银行的考核机制都大同小异。这种竞争方式对在管理、产品、技术、区域都处于弱势地位的城市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肯定是不利的。

  其六,监管的压力会越来越强。以前,在城市商业银行的监管方面,从保护其生存和促进其发展的角度出发,监管部门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监管是相对宽松的,但这种情况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从保证规范经营和健康发展等方面考虑,监管部门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监管肯定会逐步加强,特别是在资本充足率、贷款集中度等问题的监管上会逐步“强硬”,这是城市商业银行必须正视和面对的问题。

  面对愈演愈烈的业内竞争,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另辟蹊径,选择错位竞争策略,才可能在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甚至外资银行的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而保持城市商业银行的“草根性”,正是巩固了城市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

  有利于优化我国银行机构的整体布局

  我国银行业的格局素有“三个梯队”之说,第一梯队是四大国有银行;第二梯队是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第三梯队是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大多由城市信用合作社、城市内农村信用合作社合并而来。不过,看似有序的梯队格局并没有带来有序的竞争。长期以来,各个梯队的银行对自身的市场定位并不是很明确,出现了某些领域过度竞争,而某些领域无人问津的现象。例如很多银行纷纷去争抢大客户、大项目,对于中小企业和城乡普通居民却不甚在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研究》课题组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省份20家城市商业银行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担当市民银行的角色并不是很到位。贷款对象偏重于大型国有企业,偏重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果按贷款对象进行划分,城市商业银行向国有企业、500人以上大型私企、100~500人中型私企以及地方政府的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平均分别为17%、14.5%、18.6%和6.7%,对100人以下的小型私企的贷款占比平均为17.8%,而对家庭的消费贷款(包括商品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信贷以及其他耐用消费品贷款)更是显得微不足道,平均只有2.2%。

  所以,城市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切实调整自己的市场定位,继续保持“草根性”,以广大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为自己的主要服务对象,才能真正适应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多元化的需要。

  有助于实现城商行建立现代银行的目标

  城市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银行的目标可能有很多,比如充足的资本、完善的公司治理、独特的企业文化等,但作为商业银行,其改革和发展的最终目的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保证资产的高质量从而保护存款人;二是收益最大化从而满足股东分红的要求。通过对国外诸多银行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后我们认为,保持城市商业银行的“草根性”能很好实现上述两个目标。

  第一,定位中小客户群体对城市商业银行提高资产质量是有帮助的。欧洲复兴信贷银行在东欧及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微小企业贷款,事实证明,中小客户的贷款偿付率很高,超过了98%(在转型经济国家高达99.8%),分析其原因,大致包括:

  (1)中小客户缺乏可靠的融资来源,如果银行愿意帮助他们,他们就不会冒险而失去获得银行融资的途径,换句话说,中小客户的违约成本比大客户要大得多。

  (2)中小客户一般没有任何社会关系、政治权利或能够影响司法机关的力量去面对违约的后果,而大型的借款单位则有时会存在这种情况。

  (3)中小客户在其业务规划中谨慎行事,尽可能避免超出实际需要的借贷,因为他们不想损害他们惟一的生存来源。

  第二,中小客户能承受较高的利率水平,有助于银行收益水平的提高,因为:

  (1)中小客户没有力量去影响贷款定价。在中小客户与银行的谈判中,中小客户往往处于“劣势”地位,不会在贷款利率方面提出更多的要求,大客户在此问题上正好相反。

  (2)中小客户对贷款利率的敏感度不高。由于自身经营具有快速的特点,客观和主观上都要求银行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银行满足其需求的效率是他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对利率的关注程度就相对不高了。

  (3)中小客户自身的特点使他们被迫承受较高的利率。中小企业客户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制度不健全、不能提供银行要求的抵押担保等原因,很难从银行取得贷款,而当一家银行能为其贷款时,他们只好“心甘情愿”地接受较高的利率水平。中小客户相对大客户而言,更有能力承受较高的利率水平。世界银行的相关调查表明,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资本,中小客户能够获得的边际利润高达117%~847%,大大高于大企业的水平。

  有助于充分发挥城市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

  在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中,经过十年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能够取得骄人的成绩,充分说明城市商业银行是有竞争优势的,而且这个优势就体现在城市商业银行的“草根性”上。

  其一,决策迅速高效是其最大的优势。相较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或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管理层次少、管理半径、管理链条短,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其二,人熟、地熟、情况熟是其固有的优势。城市商业银行长期在一个城市(或区域)发展,已经和当地的客户形成了非常紧密的联系,而其他的银行要进入这个城市(或区域),他们对当地客户关系、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等方面的熟悉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

  其三,有一定的机构和人员优势。城市商业银行在一定的区域内机构多、人员多,而国有商业银行目前是机构收缩战略,股份制商业银行即使新设机构也无法形成这样的优势。

  其四,经营的灵活性是其不可忽视的优势。城市商业银行一般规模较小,经营区域的范围也较小,但“船小好掉头”,小也有小的好处,最大的好处是对本地市场变化的反应和调整速度快,是其他银行不可比的。

  其五,地方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支持也是其优势之一。虽然在银行的改革中要尽量避免地方政府的干预,但地方政府对当地城市商业银行的支持是真心真意的,因为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建设是有较大推动作用的。

  其六,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监管的宽松还将在一定的时间内存在。目前,为促进经济和金融的多元化发展,国家对中小银行的发展持提倡和鼓励的态度,监管方面也将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上予以扶持,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把握的机会。

  在城市商业银行不断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只有继续充分发挥城市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保持“草根性”的市场定位才可能在严峻的竞争形势下“成功突围”,才是实现城市商业银行快速、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出路所在。

  (作者系南充市商业银行董事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42,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