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 > 正文
 

风险监管:农信社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 09:52 金时网·金融时报

  主持人:韩雪萌

  特约嘉宾:浙江银监局副局长杨小苹

  重庆农信联社理事长袁明杰

  主持人:日前召开的全国合作金融监管暨改革工作会议,是在深化农村信用社金融监管与改革进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银监会提出,要通过抓好五级分类工作,摸清风险底数,坚持以风险监管为主线做好监管工作。这意味着银监会已经将工作重点从农信社改革的组织指导转移到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监管上来。请问为什么要发生这样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意义体现在什么地方?

  杨小苹:两年多来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但农村信用社今后改革发展的困难仍然不少,从全国来看,农村信用社机制建设刚刚起步,大部分治理结构有其形而无其神;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仍十分突出,剔除票据置换因素,不良贷款“双降”的实际成效还不明显,四级分类的不良贷款总量仍然很大,而且还有许多潜在

不良资产没有反映出来;账面利润主要是靠贷款利率的提高和大量新投放贷款的利息收入形成的,拨备严重不足,经营能力没有明显增强;农村信用社股金虽然增加很多,但基础很不稳固;由于资本充足率计算标准不同,农村信用社实际资本充足率仍然很低;加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内控制度很不健全,案件频频发生等等,潜在风险不容乐观。基于这种背景和考量,
银监会
工作重点从农信社改革的组织指导转移到风险监管上来,是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进一步要求,是风险监管形势的迫切需要,是客观的,也是必然的。另外,去年底中国银行业协会农村合作金融工作委员会的成立,也使监管部门能集中精力抓好农村信用社监管工作。

  袁明杰:今年全国的合作金融监管暨改革工作会议将工作重点从农信社改革的组织指导转移到农信社的风险监管上来,应该说是银监会在充分分析形势基础上,审时度势的正确决策。因为从全国讲,农信社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深化改革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通过5至10年努力把农信社建成社区现代金融企业。实现这个目标,当然要下决心抓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增强服务功能,但当前农信社存在的潜在风险仍不能忽视,仍然是影响农信社生存发展、实现5至10年目标的最大障碍。因此,把风险监管作为重点,既符合“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也符合农信社实际。实现这个转变,将促进农信社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规范管理、规范经营、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这对农信社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建成社区现代金融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银监会提出要用5至10年时间,分期分批逐步将农村合作金融办成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机构。东部地区要按照商业化取向,加快组建银行业类机构。在前期深化改革的工作中,浙江全部采取了股份合作制这一产权模式,面对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如何调整思路,尽快向股份制转变?

  杨小苹:目前,浙江辖内的农村合作银行资格股实际占比很小,不到5%,而且绝大部分入股股东既有资格股,也有投资股。从近两年情况看,由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状况良好,股东持股信心充足,积极性高,个别联社的再次增资扩股也较为顺利。在经营管理上浙江的农村合作银行因地制宜积极吸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在法人治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积极探索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一些做法与模式。如,去年已有3家合作银行实行外部中介机构年报

审计,并公开信息披露;所有合作银行已进行贷款五级分类,不良率4.19%。按提足拨备的要求,去年合作银行新提拨备22.46亿元,拨备覆盖率80%以上。业务发展方面,许多农村合作银行正在创造条件申请开展国际业务、保函业务等中间业务,不少行还在探索客户经理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银监会提出5至10年把农村信用社建成现代金融企业的远景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将以改革与创新的思路,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制定达标规划。我们在按照股份制商业银行标准做了3年达标规划的基础上,今年将对照股份制商业银行标准进行影子评价,评级结果显示浙江农村合作金融银行在管理能力、人员素质、信息系统、中间业务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针对差距,各行将制定出达标措施。二是优化股权设置。股权结构是法人治理的基础。下一步将积极探索股权流通机制的建设,通过市场流通与增资扩股提高法人股股金占比和单个法人股东持股比例。三是完善法人治理。主要是建立分工协作、有效制衡的“三会”制度;强化董(理)事会履职能力;强化信息披露与外部监督。四是转换经营机制。2006年将选择一些经营状况良好的农村合作银行搞好三项试点,即经济资本、流程银行、合规部门建设等试点。通过探索引入现代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升级改造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和风险管理方式。五是深化农信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以五级分类为基础,加快改变信贷管理粗放的局面,逐步提高农信社信贷管理能力。六是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帮助杭州联合合作银行搞好引进荷兰合作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投资入股试点工作,以真正引进管理、引进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主持人:银监会要求农村信用社所有法人机构2006年底之前全部完成贷款五级分类,2007年开始实行以五级分类为主,两级分类数据共同报送的“双轨并行”制度。在进行这项工作时,你们两地各自的情况是怎样的?通过贷款五级分类,可以摸清风险家底,但是,这样做是否会影响股金的稳定性?应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杨小苹:浙江省银监局主要做了五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建立组织。浙江银监局已成立了五级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同时,浙江银监局督促省联社也成立了相应组织。二是集中力量,分期培训。三是指导督促,规范操作。根据五级分类进度和质量情况,通过统计、汇总、分析、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定期不定期编发专题简报、总结、交流经验等方式,区分好、中、差机构,分类重点指导,配合省联社指导督促农村信用社规范开展五级分类工作,做到标准严格、认定准确、操作规范、反映真实、动态监测。四是抽查验收,提高质量。今年上半年,我局将对实行五级分类试点的32家农村信用联社(合作银行)进行抽查,在此基础上,7至9月份再抽查20%左右机构。通过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力求真实反映风险状况。五是总结交流。在适当的时候组织经验交流会,将五级分类工作中的成功经验进行推广。

  袁明杰: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我们重庆于去年开展并基本结束。根据五级分类结果,全市不良贷款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但不平衡,最高的区县联社提高了21个百分点。这次会后,我们要按照银监会要求,进行重新组织、重新发动,重新培训,并进行全面回头看,层层开展检查验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补课。我们始终坚持通过五级分类实事求是反映贷款占用形态,虽然在短期内有可能影响股金的稳定,但我认为这是一个早暴露与晚暴露的问题,早暴露更好,有利于弄清家底,保持头脑清醒,增强忧患危机意识。否则,今后出的问题更大,对社会、对农信社更不利。从我们的实际情况看,只要工作做细一些,实事求是采取对策,并不影响股金稳定,全市至今都没有出现任何退股的要求。

  主持人:在农信社系统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存在什么困难?在此过程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不良贷款“双降”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袁明杰:农信社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主要困难是部分员工专业知识不足、贷款户数多且账目不全。我们在实践中狠抓了先培训、再试点、后全面推开,对小额农贷实行打包处理,对各类公司客户严格按标准逐户评定,并发挥农信社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着重从风险度分析确定,为了确保不良贷款“双降”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我们一是把不良贷款发生率作为考核指标;二是计算机综合系统开发了控制贷款贷新收旧的专门软件,基层不能人为随意调整形态,一旦产生不良贷款,计算机系统会自动生成并反映;三是年年开展经营目标任务完成真实性稽核,把不良贷款“双降”作为重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