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研究 > 正文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面临技术挑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 01:22 第一财经日报

  时卫干

  近日,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提出,招行正在进行战略转型,未来的招行将转变成一家资本节约型银行。此论一出,随即在业内掀起巨大波澜,银行业务转型的问题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商业银行面临的五大技术挑战

  从大的方面看,毫无疑问,几乎所有中资银行都面临着如何改善治理结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这两大难题,尽管这可以通过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及管理技术、股改上市等方式逐步予以解决,但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并非本文要讨论的内容。

  单纯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技术角度看,当前银行业正面临着五大技术挑战,而这五大技术挑战正在逐步推动商业银行业务转型。

  首先,是如何按照巴塞尔协议,满足最低资本充足率8%的要求。2004年初,

银监会根据中国国情,并综合借鉴新老巴塞尔资本协议而颁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2007年1月1日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最后达标期限。商业银行计算资本充足率,不仅要按不同权重计算风险总资产、各项资产都必须充分计提损失,还需要将市场风险纳入资本监管体系,当交易资产达到一定规模或一定比例都需计提市场风险资本。按国际标准计算的资本充足率达到8%以上,将会对商业银行现行的经营产生实实在在的冲击,其经营目标将会从过去的扩大资产规模转为以提高资本充足率和资产收益率为目标。

  其次,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难度大大提高。今年1月份,央行发布《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不仅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路径,更明确了央行将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3月中旬央行将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原来的1.62%下调到0.99%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难度加大,银行经营模式转型压力加大。

  商业银行作为一个运营资金的机构,其主要赢利模式是通过其网点以较低的成本吸收社会存款,然后将这些资金加以运用,获取其中的收益差。商业银行主要的资金运用渠道包括:发放贷款、货币市场投资、在央行存放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等。各商业银行资金管理模式大同小异,往往都实行分理处——支行——二级分行——一级分行——总行链条式的资金上存模式,经营行吸收来存款后,除发放贷款之外无法运用的多余头寸逐级上存上级银行,最终由总行资金运营部门统一进入银行间市场进行运用。各商业银行的资本成本在1.3%~2%左右,而央行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倒逼出超过1万亿元资金并带动银行间市场利率不断下降,总行资金运营收益也会下降,相应的只能调低一级分行上存资金的利率,而一级分行相应会下调二级分行上存资金的利率……如此反复下去,对商业银行内部各级营业机构都会形成非常大的赢利模式挑战,转型需求极其迫切。

  第三,银行需要为贷款寻找出路。整个金融市场利率不断走低,商业银行的优质大客户由于资信良好、信用等级较高,可以转而选择发行短期融资券或债券、境内外上市或增发等成本更低的方式融资,不愿意向银行贷款(近年来发达地区银行贷款发放量都在持续下降);而受风险识别与风险能力管理不足、信息不对称等制约,银行又没有足够能力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于是,一方面大客户减少银行贷款量,一方面中小企业又不得完全获得银行贷款,最终银行出现头寸管理难题,银行贷款发不出去。根据央行11月份刚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本外币存款增加3.66万亿元,但本外币贷款只增加了2.06万亿元,新增存贷比仅为56%,银行贷款需要寻找新的出路。

  第四,银行面对“脱媒”挑战。

  所谓“脱媒”表现为同时发生的两个现象:银行存款在居民金融资产组合中的地位下降,银行贷款在企业融资结构中的地位下降。为了降低银行贷款风险,监管部门一直大力推动直接融资的比例。今年5月份央行颁布《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在当前利率很低的市场条件下,短期融资券这一直接融资方式很快成为优质大型企业的首选融资方式,发行规模已经接近2000亿元,对商业银行贷款这一间接融资方式形成直接冲击。

  第五,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与销售,这类企业亟需中国银行业提供全球性的金融支持。但由于各种原因,中国银行业普遍缺乏在全球金融市场提供国际水准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能力,国内企业不得不选择外资银行甚至是国际投资基金。例如,在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业务这一全球收购项目中,金融服务方几乎全是外资机构,极少中国金融企业参与。全球化之下,中国银行业提高国际运营能力已是刻不容缓。

  商业银行转型:在路上

  如前所述,在改善治理结构及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等两大宏观课题之外,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五大技术挑战正在迫使中国银行业摒弃传统业务模式,去寻找与建立新的业务模式和赢利模式。

  首先,必须真正把资本约束观念贯彻到银行的各项经营工作中去,在总资产中逐步降低信贷资产,特别是风险权重较高的批发业务信贷资产比重,提高非风险资产比重,这要求银行必须在有意识收缩信贷业务的同时,增加收费项目,大力推动中间业务发展。

  其次,明确发展战略,在

零售业务方面不要“大而全”,而做到有所长有所专。零售业务品种非常多,对产品和创新的要求非常高,每一家银行都应该根据自身不同的优、劣势而重点发展其中的部分业务,做专做强,然后再推动其他零售业务发展。

  第三,适应“脱媒”趋势,提高风险定价与风险识别能力,提升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定价能力,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是中国银行业不得不走的路,因为没有银行可以完全依靠大客户而生存下去。

  第四,加强全球金融运营能力建设。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要使用金融衍生品、要面对利率与

汇率风险、需要了解当地的法律与金融市场,只有中国的银行业首先懂得这些东西,才能为客户提供服务。(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