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研究 > 传媒观察 > 正文
 

游动的发行力量:报社自组流动售报的功用管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 16:43 千龙网

  流动在大街小卷、车站码头等人群密集处,或茶楼、饭店等公共消费场所进行售卖报纸的方式称之为流动售报。这种发行方式的利与弊,这支队伍的作用与管理非常有探讨之价值。我在广州《南方都市报》,北京《京华时报》和重庆《重庆商报》时都组织过和正在操作流动售报。因而,有比较深切的体会和思考,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流动售报的利与弊

  为什么在许多市场都存在流动售报,许多报社都在组织或组织过流动售报,因为其作用很明显。我将自组流动售报功能概括为三种:即直销效果强,宣传作用大,促销效果好。

  直销效果好

  流动售报是一种直销模式,它剔除了许多中间环节,产品到达读者手中的距离短,发行效果自然强。传统的零售发行模式为:

  报社   邮局   报商   报摊   读者

  而报社组织的流动售报的发行模式为——

  报社    读者

  两相相比,后者少了中间的三个层次。当然,还有一些零售模式可能不经过邮局,只经过报商,或者不经过报商,直接由报社组织队伍到报摊,再卖给读者。但不管如何,流动售报的通路是最短的。

  流动售报也是一种主动销售。报摊(亭)是一种被动的发行终端,摊(亭)主是守株待兔式的坐商。而随时随地叫卖的流动售报具有灵活性、便利性、主动性的特点,便于读者节省购买时间。比如,城市里的开车族或自行车族要买报纸,去报摊(亭)就比较麻烦,得先想办法停车再实现购买行为。流动售报则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非常便利。因此,往往一个流动售报员卖一种报纸的量等于几个报摊。《京华时报》创刊时,零售既走报摊(亭)也走流动售报。第1个月每个流动售报员的任务是60份/天,而当时报摊(亭)能卖10份就不错了。

  宣传作用大

  穿着报社的宣传服装,只卖一家的报刊,游动于城市的各个角落的流动售报员,显然把广告信息也带到市场,传达给读者。流动售报等于流动广告,而且是渗透性最好的广告。运用得好,其宣传效益远远超越其它许多广告手段与方式。比如《京华时报》创刊前的广告投入并不大,既没做电视广告,也没有太多的平面广告。北京市民迅速认识、了解《京华时报》,主要靠发行队伍。创刊当日,两千个小蓝帽突然降临京城,走街串巷,随处可见,水银泻地,无孔不入。此队伍持续三个月的狂轰乱炸造势宣传效果十分强劲。《重庆商报》组织的“红魔跑贩”(重庆习惯将流动售报称之为跑贩)队伍采取的是“定岗、定编、定时”管理制。规定跑贩所处位置,必须在十字路口,车站码头等人气旺地,所限时间必须是上下班的高峰,就是有意识达到一种宣传效果。

  促销功能好

  拥有流动售报队伍,可以灵活调动,执行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与投递队伍、送摊队伍相比,流动售报队伍的机动性、可调度性更强。因为前者负责的业务本身受时间限制较大。在重庆,报业经营竞争惨烈,其标志之一为“活动依赖症”,大家都在拼命做活动来提拉广告,通过活动增加广告的附加值,刺激广告商的投放热情。公开倡导以策划竞争替代自然竞争的《重庆商报》,频繁组织活动是其广告经营特色之一。每年都会有几十个活动推出。对于一些户外活动,特别有影响力的活动。发行公司都会派人现场宣传或现场订报、卖报,其主力多为流动售报。除了报社组织的活动,对于重庆一些重大活动,我们也会组织“跑贩”现场售报促销。从今年三月开始,“红魔跑贩”早上6:00至9:30,专门为报摊促销,强化其促销功能。

  有利就有弊

  恰似天与地、男与女相伴相生,任何事物有利必有弊,有功用,也会有负作用。作为流动售报的建立与管理存在着管理难、成本高的困窘。

  管理难

  流动售报员待遇低、素质低、非集中制的特点,注定了这支队伍难管。擅自脱岗,冲击报摊(亭),虚报名额,变卖废报,安全隐患等等都是流动售报管理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

  所谓脱岗,就是不听指挥,拿了报纸,不去街上卖;把报纸批发给报摊叫冲摊;零售站长为了骗取报社的底薪,填报假名额,套取底薪,这叫虚报名额;将报纸领回来转手卖废报,更是普遍容易发生的现象;人多且户外流动作业,肯定危险系数大,如果发生意外,罗嗦事儿且烦哩。

  究其原因,组织自己的流动售报,薪酬设计上最为尴尬,收入太高,有漏洞可钻,管理难度大;而收入太低,不可能招到人,进来后也给你糊搞,同样管理难。管理者再怎么绞尽脑汁,总会“道高一尺,魔高一仗”,关键要加强监管。据我们的经验,收入设计应该先保证其安居乐业,再加强管理来查遗补漏。

  成本高

  报社养一支流动售报队伍肯定要投入一笔不菲的成本。靠自己队伍卖报,肯定比批发给摊(亭)代价大。《京华时报》2001年的发行成本中,人员工资占60%左右,主要是因为流动售报的投入大。

  二、为何要组织流动售报队伍

  既然,报社养一支流动售报队伍的成本高,管理又难。为何还要去做呢?大致原因如下——

  传统渠道难以或无法保证发行质量

  传统零售发行渠道一是邮局,二是报商。邮局拥有传统国有企业的所有弊端,收费高,服务差,效率低。虽然他们也在改革,但积重难返,举步维艰。新的报刊或弱势报刊要想通过他们发展起来,可能是痴心妄想;报商的队伍有一定灵活性,但因为原来一直处于“地下作业”,没有政策支撑,多是家庭式管理,小打小闹。加上报商的素质普遍较差,营销能力与服务水平有限,发行质量难以保证。

  在传统渠道难以依赖的情况下,许多报社不得不自建队伍特别是组织流动售报队伍寻求突破。相对来说,自己投资建立的发行队伍总比传统渠道执行力强。

  流动售报往往是新办、弱势媒体的利器

  在传统的渠道被传统强势的报刊所占据,读者购买已形成习惯时。新办的或弱势媒体只能想办法另辟蹊径,寻求突围。而流动售报的组织建立往往是“杀手锏”,它拥有的直销、宣传、促销等功能,迅速在市场上起到立竿见影之效果。

  《京华时报》就是最典型的靠流动售报旗开得胜的发行案例。

  市场环境因素也制约着流动售报策略

  在营销战略设计上,我们必须遵循匹配的原则。包括针对什么样的产品,选择什么样的时机,适应怎么样的市场,其打法都是有区别的。面对惨烈的竞争,有时会逼着我们多花成本建立流动售报队伍。在有的市场,流动售报已经成为零售的主渠道时,也应该从此发力。比如在重庆市场,零售市场上,固定的报摊(亭)的销量只占总销量的30%左右。本地的报摊(亭)服务较差,迟开摊或遇雨天不开摊的情况乃家常便饭。在重庆有名的商务区解放碑,报摊(亭)一般9点之后才开门,在此环境下,组织好自己的流动售报便显得重要。

  三、广州、北京、重庆组织流动售报的实践

  从《南方都市报》到《京华时报》,再到《重庆商报》;从南国羊城,到首都北京,再到西南山城;从发行新创刊的报纸,到推动弱势报纸愈来愈强。我们都尝试过组织流动售报实现突破。结果发现,三地的差异是很大的,因此组织的方式,产生的效果也截然不同,非常有趣。

  《南方都市报》:刚开头就煞了尾

  1997年9月。我主管《南方都市报》发行,为摆脱发行滞后的瓶颈尝试组织流动售报寻求突破。我们在东山、天河、越秀、荔湾、海珠、芳村、黄埔等8区招募流动售报员,采取在发行站集中吃住的方式进行管理。薪酬为底薪加提成。最初我们吸引了上百人加盟,要报数曾突破1万份(要知道,当时《南方都市报》上摊实销量不过两千份左右)。然而,管理上的问题接踵而至,有送摊员投诉冲摊的,有投诉出现卖废报的。更重要的是,广州的环境不适宜发展流动售报。因为报摊(亭)较密,另外,城管抓得严,很多地方不给你站街卖报。造成卖报员积极性屡受打击,销量不佳。于是,运行两个月后,不得不宣布解散流动售报队伍。

  《京华时报》:水银泻地,见好就收

  若向《京华时报》初战告捷,“魔鬼发行”威名远扬的秘笈,首推流动售报的成功组织与使用。2001年3月10日,我带领一干人马北源进京。经过市场调查,我们认为要使《京华时报》一开始就是一棵大树,创刊当天就要将30万报纸推销出去,一周的宣传促销活动要保证质量,只有自己组织流动售报队伍。而且北京与广州零售市场有区别,北京地大城宽,报摊(亭)不如广州密集。而且北京城管不严,为组织流动售报提供了可能。加上有人民日报社的子报背景,可以充当保护伞。组建两千人队伍有发挥的空间。计划拟定后,先将站长确立,再让他们分头想办法找人,同时要求各站主动与城管、派出所搞好关系,为大规模的队伍街头亮相做好铺垫。

  据当时调查,街上现有卖《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北京娱乐信报》的流动售报人员加起来不足一千人。然而我们的计划却是其两倍,怎么办?我们采取了三招:一是通过提高收入(底薪提高100元),将现有市场上的流动售报员“叛变”成为我们的人。我们相信一切都是利益驱动,作为底层的卖报员更如此;二是租房集中吃住,大量招收一些来京打工者,只要有个窝,暂时住一下,就容易招到人。没有卖过报没问题,只要愿意留下来,我们进行初步培训后就可以“上战场打仗”了;三是鼓励大家从家乡拉人过来。曾有一位区站长从老家招募了两百人加入小蓝帽。三管齐下,效果尽显。《京华时报》创刊当天,满大街都是小蓝帽。后来我才了解到,《北京娱乐信报》《北京晨报》的零售队伍受到重创,大部分都转去卖《京华时报》。据《北京娱乐信报》后来接任的发行部负责人说:京华时报创刊后,其20个零售站,13个都瘫痪了。

  两千小蓝帽不仅将京华时报上市的信息传达到千家万户,实实在在促进销售。第一个月日发20多万份,退报率只有17%。此外,这支队伍参与了在地铁、西客站、100个小区、机场的立体促销战。因为是自己人进行促销,效果明显,避免了促销品被中间商贪污而使效果打折扣的问题发生。

  3个月后,我们决定解散流动售报队伍,一是发行量节节上升,投资方从成本角度认为要控制发行量;二是两千人的队伍成本高,管理难度大;三是解散流动售报队伍后,报摊销量会跟上来。

  为防止负面作用太大,我们采取软着陆的方式。对于一些优秀的卖报员,我们将其转为投递员、送摊员、征订员。对一般的员工,采取先提高流动售报的任务,从开始每人卖60份,增加到80份,后来到100份。有的人走了,还有人不走,我们又降底薪,从400元/月到200元/月,到没有底薪,与报摊待遇相同。当流动售报员卖一份报纸只能拿到报摊的价格时,基本上流动售报队伍自然消解。一场大规模的裁员运动静悄悄的完成了。

  从此,京华时报在报摊的零售开始成为早报老大,并一直保持至今。

  《重庆商报》: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

  初在重庆,我们想复制《京华时报》零售的成功,通过组织流动售报队伍一蹴而就。然而,我们发现不成功。《京华时报》的成功是难以复制的,重庆不是北京,《重庆商报》也不是《京华时报》。其关键是我们的产品与同城媒体相比处于弱势。我们的产品当初存在着“打摆子”与“广告报”的恶名,读者印象不佳。虽然采编部门进行了许多努力,但要改变这种印象,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产品需要发生更大的变化。毛主席说: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对老产品的改造比重新制作一个新产品有时更难。《京华时报》能旗开得胜,其产品的设计和新闻理念在北京市场当时是领先的,发行可以做到事半功倍。而产品弱时,发行可能会事倍功半。

  在此情况下,只有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为此,我们采取动态的平衡把握原则。即流动售报的投入与产品提升相匹配。产品弱时,成本高一些;产品渐强时,流动售报成本逐步削减。今年1月20日,《重庆商报》的改版比较成功,读者阅读率与满意度上升较快。我们的流动售报人数逐步从原来的上千人减少至五百人左右。今年5月《重庆商报》的发行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5%,以至于印务压力越来越大,加上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强,流动售报队伍又要考虑裁员了。流动售报要长久坚持下去,最关键就是管理的力度。经过大半年的摸索,我们形成了一套有效管理流动售报的制度。包括考核制度、集中制度、定岗、定时、定编制度、监察制度、价格制度等等。

  应该说:《重庆商报》使我们摸索了一条更为精细化管理流动售报队伍的经验。

  四、管理流动售报队伍的关键

  前文我们讲述了流动售报可能出现的管理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以毒攻毒,防微杜渐,制定相应的对策,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防范。

  根据我们的实战经验,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监察队伍

  由于再好的制度都可能有漏洞,再好的制度缺乏执行等于形同虚设,加上流动售报队伍在收入设计上的尴尬。必须加强监管的力度,建立一支监察队伍十分必要,所谓事在人为。在《重庆商报》,我们建立了一支10多人的监察大队,对队伍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监控。监察队是一种威慑力,就像我们睡觉时,头上悬着一把刀,肯定不踏实。监察队使员工不敢轻意搞鬼。监察队伍有严格的制度,随时随地进行监察。发行公司实行严格的惩罚制度,发现问题马上处理,保证了团队的健康发展。

  2、“定编、定岗、定时”制

  《重庆商报》流动售报采取“定编、定岗、定时”制度。选择人群密度高的繁华地段布置人力,不允许瞎串,同时规定上岗时间,辅以监察配合,以此解决擅自脱岗问题,同时又能保证其宣传效果。

  3、集中制

  《重庆商报》流动售报实行集中制,每天规定3次集合时间,早6:30、午4:00、6:30。第一次集中讲解卖报要点、呼口号;4:00再集中后,继续卖报,直到6:30集中总结后解散。此举能防虚报名额现象,又能起到互相帮助之作用,减少发行浪费,增加团队凝聚力。

  4、价格制度

  一般情况下,与流动售报结算的报纸价格与报摊是一致的。为防止卖废报,必须注重价格的合理性。批发价不宜低于废报价。《重庆商报》实行弹性的价格策略,一周三价,因为周日、周一的报纸与周四、周五的报纸相差30多个版,如果一种价格,厚版时卖废报就赚钱了,肯定会影响摊(亭)主售报积极性并产生大量浪费。所以,不得不采取弹性的价格。虽然,一开始摊(亭)对此意见很大,但坚持就胜利,现在市场已经慢慢习惯。

  5、考评制度

  要建立综合的考评体系,人均销量是考核这支队伍最重要的指标。与此同时,要有管理指标挂钩。由于《重庆商报》流动售报还有为报摊促销的功能,所以,又把报摊上升的指标同时纳入流动售报的考评因素。总之,要同时而变,建立科学规范的考评体系。

  6、淘汰制

  由于流动售报管理非常复杂,出问题机率多,必须严格,发现问题从严从重及时处理,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实行每月末位淘汰制,能及时清理队伍中的垃圾,激活大家的上进心,值得推广。

  当然,管理的问题远不止这此。不同的市场,不同的环境都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俗话说:兵来将档,水来土掩。在组织与管理流动售报队伍时,我们要不怕困难,不怕麻烦,胆大心细,执行到位,就能取得最后胜利。

  来源: 千龙网 作者:谭军波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